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分析

2021-01-03 06:09:20张慧文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张慧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将相关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其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保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与个人素养。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步伐,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数学课堂教学,以此推动学生想全面发展的方向进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引言

在素质教育不断普及的背景下,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其对于教育教学拥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培养,对与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消极的心理问题,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在充分展现自设辅助作用的同时,发挥数学学科的优势,以此为心理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从自身做起,发挥榜样的力量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通过不断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善于沟通、热爱教学的教师往往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也正是因此,受到学生喜爱的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更能地爱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体的教学效果也相对明显。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数学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与积极向上的心态。只有教师始终保持平和心态的基础上,其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时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并缓和数学教学氛围,进而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始终拥有良好的态度与积极的学习兴趣。另外,为了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榜样,数学教师应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完善,以此提高数学教学的规范性。在数学课堂教学开展期间,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并给予其相应的尊重,以此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无形的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整合心理教育信息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理科教学内容,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复杂性,同时其在着呢改革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倾向于理性知识教学。虽然其文化性知识相对较少,但心理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依旧占据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相关内容,以此明确教学方向,进而找到明确的切入点与结合点,从而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以数学课堂教学中“数与代数”这一课时为例,为了帮助学社过更加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教师首先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意识着手,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实践教学探究过程中,以此引导学生成功,并获得相应的自信心。持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将实际生活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以此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习情感

可以说,绝大部分的数学致使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数学教学逐渐拥有了更多的要求,教师不仅仅需要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讲解,还应将其与实际生活之间进行紧密的链接,以此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期间积极开展各种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以此为学生茶创设出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另外,由于数学致使中包含着大量的定义以及计算法则等内容,因此实际的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枯燥性。为了确保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的直观体验下,学生不进灰获得更多的感悟,还会在极大程度上爱上数学。

四、优化教学过程,构建良好心理状态

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教师首先要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为后续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其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其还是为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在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与思想交流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重视情感投资的重要习惯。在教学期间,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以此来构建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心理,提高数学教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其次,为了进一步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以此掌握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教育。长久以来,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与抽象性导致学生抗拒学习数学,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见思考的困难,学生便自我放弃,甚至产生一定的消极心理,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学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在教学期间给予学生不断的鼓励与评价,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以及较强的心理素质,进而为学生能够直面困难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尽心有机的融合,不仅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还能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与优秀品质提供有力的依据。为了更好的推动学生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与标榜作用,并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对教学措施进行不断的完善,以此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劉娟.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21(26):68-69.

[2]王聪慧.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3):158-159.

[3]周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156-157.79CEAFD1-90FC-4645-AAF6-3BCFF485F3C6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7:47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37:54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35:05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