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2021-01-03 11:40:24金艳秋
启迪·中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问题对策

金艳秋

【摘要】现代学徒制属于新课改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集现代教育与传统学徒模式于一体,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支持、产业参与、企业和院校合作的培养模式,既可以深化校企合作效果,而且还可以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将会对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专业培养重要性,并探究高职专业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此来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的优势,提高高职专业培养效果。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专业培养;问题;对策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要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来培养一批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如今,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其主要是从人才需求角度出发,注重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向工作者的有效转变。作为高职院校,要强化对现代学徒制的应用,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阶段出现了缺乏相应制度保障、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双师制缺乏匹配的管理机制等问题,本文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匹配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提高高职专业培养水平。

1.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要性

1.1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

如今,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平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地区的发展。在现有产业结构中,虽然传统产业占据着很大比重,然而其发展水平相对比较偏低。与此同时,在现有产业结构中新兴产业不仅所占比重较小,而且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尤其是传统型企业,大多数职工存在技术水平不高、受教育程度较低、流动性较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了更好的推动企业发展,就需要加快企业转型,通过与高职院校交流、合作来构建优秀的职工队伍,以确保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

1.2校企协同育人,更好服务社会

在现有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其既可以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技术过硬的专业型人才,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未能够实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从而导致技术要求高的岗位无法招聘合适的人才,但是在普通岗位方面又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状。基于现代学徒制下,要强化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有效结合,构建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其既能够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而且还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企业发展。

2.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专业培养常见问题

2.1缺乏相应制度保障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教师教导和企业参与是两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将会产生权责不清晰的灰色地带,进而影响人才培养效果。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将会导致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无法形成统一整体,依然是从两个不同方面来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无法充分体现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基本上是各自为营,从而导致高职专业培养效果不理想。就现代学徒制而言,依然存在制度上的缺失,無法从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来为学生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发展策略,从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2.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体制的约束,导致人才培养理念普遍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不仅出现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也出现了企业用工荒的尴尬局面。同时,大多数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从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中慢慢演变而来,加之受办学历史因素的影响,导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进而对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专业培养对策

3.1细化和完善高职专业培养制度

(1)强化政府引导,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基于现代学徒制下,在企业与学校连接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虽然校方对其有渴望,但是企业合作意愿较低,这样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合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在促使校企合作方面,政府也要对企业的需求和利益给予综合考虑,尽量达到“双赢”,以此来提高高职专业培养效果;(2)校企协作完善人才培养与考核方案。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要做好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工作,使学生以更加专业的视角来参与学习,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企业负责在实践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技巧和分享经验,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技能导师共同协商完成,就要强化学生理论知识考核,又要看重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以此来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3.2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

(1)细化课程体系和学分认证制度。现有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侧重于理论课程,缺乏对实践操作的重视。而在现代学徒制下,要充分体现课程体系对学生的约束,在课程方案中融入工学结合的课程,并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选课。同时,大部分课程安排侧重于传统学期内的校内课程,在时间和地点上为了体现工学结合课程的灵活性,还需要高职院校尝试增设寒暑期实践课程,以确保学生借助假期时间开展校外实践。此外,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完善学分认证制度,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热情和积极性;(2)加强企业实践与比赛活动,走出校园学知识。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果仅限于理论知识讲解和考核,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此时,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组织实践与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学习知识,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3.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双师型”教师一般是指教师不仅具备专业工程师的素养,而且还具备教师职业素养,既能够教书育人,也能够给予学生职业引导,这样就需要“双师型”教师不仅具备与专业相匹配的职业素养、行业知识,而且还可以根据行业分析、市场调查、岗位职责和职业规划等内容来对现有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不具备上述要求,此时就需要学校注重对优秀专业人才的招聘,并聘请社会专家到校兼职,以此来有效提高学校教师团队水平。同时,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还可以邀请行家里手到学校兼职教师或讲座,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使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现象得到解决。此外,作为高职院校,还需要结合现代学徒制特点,来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师评价管理体系,在加强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在高职院校教师的选聘和评估系统中引入企业技术人才,并细化和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符合新课改发展要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实现从理论知识讲解走向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体系,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作为高职院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并通过细化和完善高职专业培养制度、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对策来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柴向卫.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魅力中国,2020,5(33):15-16.

[2]杨晓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3):63-64.

[3]赵文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21,8(6):191-192.

[4]马小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17(21):88-89.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43:59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企业导报(2016年5期)2016-04-05 14:46:36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