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蕴含的中医医德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2021-01-02 12:29刁尹雷虹艳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黄帝内经时代价值

刁尹 雷虹艳

摘要:《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其对于中医养生的总述--顺应自然,形神和谐,为以后的养生理论奠定了基础;以及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的建立,对于现代的养生原则与方法都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其关于“治未病”的叙述,更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思想的形成。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关键词:黄帝内经;医德思想;时代价值

1.《黄帝内经》蕴含的中医医德思想

1.1贵身爱身,宠辱皆忘

《黄帝内经》中主张人要宠辱皆忘,不要为追逐名利、荣辱、得失等身外之物而伤身,认为只有真正懂得“贵身”“爱身”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将重视人的生命看作人生的第一要义,这种高度重视生命的思想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职责,医生必须重视人的生命,珍视人的生命。《黄帝内经》就明确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重视人的生命是对医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医生要做到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这均源于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遂潜心医药,著成《伤寒杂病论》[1]。孙思邈有感于人命有贵于千金,遂将自己的医学著作命名曰《千金方》。

1.2精益求精,体悟大道

医学是“至道在微,变化无穷”的学问,为医者必须才高识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广泛涉猎群书,精研医术,才能真正领悟医道。《黄帝内经》将“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列为医生的过失之一。一代大医孙思邈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博览群书,到了老年仍是手不释卷,他在《大医精诚》[2]中谆谆告诫习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自幼就勤学苦读医书,他忧心于历代本草谬误较多,立志编写新的本草,历时三十年的艰辛始著成《本草纲目》。医乃活人之术,医道不精则会延误病人的病情,无异于以医杀人。

1.3谦虚处下,尊重同行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尚书》中就有“谦受益,满招损”的思想[3],这种思想为《黄帝内经》中所继续。谦下、不争是老子哲学的重要观念,他认为能体现此德者莫过于水,谦下、柔弱、不争是水的特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滋润万物却甘心居于下位,“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不争,天下反而不能与之争。人应该像江海一样容纳百川,处下不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告诉人们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要“功成而弗居”,就是要人们做到谦虚、内敛、谨慎,这是顺应天道的。这种谦虚谨慎的品德为医家所重视,历代有名望的医生都是谦虚谨慎之人,因为谦虚故而能尊重同行。扁鹊救治虢太子尸厥后,谦虚地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孙思邈曰:“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孙思邈把自满、诋毁诸医看作行医的大患。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尊重同行,互相学习,才能取長补短,不断提高自己。

1.4淡泊名利,无为自然

在《皇帝内经》中追从道教的思想文化,淡薄名利,无为自然一代大医孙思邈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博览群书,到了老年仍是手不释卷,他在《大医精诚》中谆谆告诫习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自幼就勤学苦读医书,他忧心于历代本草谬误较多,立志编写新的本草,历时三十年的艰辛始著成《本草纲目》。医乃活人之术,医道不精则会延误病人的病情,无异于以医杀人。

1.5平等待人,博施济众

这种万物平等、人人平等的思想,对中医医德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医学直接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医生责任非轻,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平等待人、博施济众,强调对每一位病人都应给予同样的关心、爱护。孙思邈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一位医德高尚的医生对待病人不应该贵富而贱贫,而是应该“贫富专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苟能如此,于道几希。

2.《黄帝内经》的时代价值

在《内经》以前,先民进行了长期的医学实践,但一切都是零散的,浅薄的,有效性高低不一,缺乏深入的认识,《内经》的作者们做了透彻的理解,用一套完整的体系加以归纳概括;当下也类似,百多年来,人类在生命保全上做了大量探索,产生了大量成就,但各种新工具新方法是零散的,人们的理解还限于表面,需要用整合的、全局的眼光审视,得出更深刻的认识。

那时候,各种外感急性病占据主导,不由分说地就置人于死地,人们充满禁忌,而无所逃脱;现在已经很先进,还是有大量疾病横亘在每个人面前,各种疾病都“突然”爆发,暗示当下和古往没多少区别;人们遭受的疾病不同,受到的折磨却类似,关于这些疾病的认识也非常不够,大量现代化的禁忌长盛不衰,这方面两个时代也类似。

前人是成功的,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辉煌的中医大厦,就暗示这个时代的新局面,暗示当下的中医创新者可能具备的荣光。那时候的人们能做到当时的最好,我们发扬他们的精神,借鉴他们的方法,发扬他们的品质,就能做到当下的最好。一个时代的先进和落后,不应当静止地谈论,人的价值,就在超越当下而升华,就像船儿要超越水面。只要人们没有完全摆脱病痛,就意味着广阔的机会,就需要聪明的创造。科学在发生转向,从物的科学转向人的科学;技术在发生转向,从控制人的技术转向协同人的技术;时代在发生转向,从物的时代进化到人的时代,这些都是大幅度的改变,暗示我们这代人的荣耀,可能创造生命保全上的另一次辉煌。太阳之下无新事,生老病死还是那样,人类的欲望也没有根本的变化,说明古往的思想对当下的价值。从《内经》代表的古代先师的精神中,获得驾驭当下的力量,是这代人的光辉使命。我们需要“法其所以为法”,建立思想上的转换关系,抽取那时候的人们的思维模式,以用于当下的医学创新。

参考文献:

[1]西门杏庵.一纸经方传承千载——医圣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三)[J].南腔北调,2021(09):48-59.

[2]夏洁楠,曹洪欣.大医精诚的当代意义[J].医学与哲学,2021,42(10):38-40.

[3]刘立壹.古史“层累”与典籍译介——理雅各的《尚书》译本及其中国古史观[J/OL].中国文化研究,2021(03):163-172[2021-10-19].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医药文化协同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黄帝内经》蕴含的中医医德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研究”(2020WH072)。

作者简介:刁尹(2001-),男,四川成都人,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学生。

通讯作者:雷虹艳(1986—),女,四川成都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特色医学伦理学。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时代价值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养心的境界
《黄帝内经》“酒伤”理论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