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荣东
摘要:在国家大力开展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也在不断得到完善,除了教学内容外,教师也开始重视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而言,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课前的预习。而且,新课程改革针对的不仅仅是城市教育,它对农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提出了要求。因此,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面对这样的要求,根据农村教育的现实情况,就必须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农村教育的方方面面。所以,笔者本文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前预习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对农村数学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教育;课前预习;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獻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以往相比,农村生活水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农村教育的问题,只有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才能促进农村地区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农村教育中深入贯彻新课改理念,将农村学生综合实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可以极大地推动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
数学在小学教育中有其自己的特点,相较于其他学科,它以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为重点。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重点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数学教学的全部环节之中,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而且在课前预习时,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既提升学习效率,也提升教学效率
一、新课改下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
在国家大力开展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不再主导教学,课堂的主体慢慢转变为了学为了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学习方式也成为了对学生的一种要求,相较于以往的被动接受,学生现在也逐渐开始主动进行知识的预习。所以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对学生就要重点强调课前预习,通过学生的预习来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预习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而且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找出自己不会的知识,在课堂上针对性提问,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因此,在教学时,学生课前预习能力是教师要重点培养的
二、农村小学数学课前有效性预习的策略
(一)树立预习意识,提高自学能力
农村小学数学开展时,因为数学特有的抽象性,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个人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是教师的重点。但是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弱,所以教师在教学就要将学生预习意识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预习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提问,然后解决自己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乘法》这节课的时候。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将以前学习过的乘法口诀进行回忆和复习,并且能够准确无误的背诵下来。接着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预习将要学习的乘法的知识,通过这种方法,让预习的意识时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如果学生能够很顺畅的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以此来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与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二)积极创设预习条件,布置预习任务
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能力和态度,在预习时,对于重难点知识,学生可能会存在把握不准的情况。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时,就不能只依靠学生的自主预习,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好的预习条件,然后在预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学生预习思考难度适中的知识,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预习,找出自己的问题,上课过程中认真听讲,以此来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分数的意义》这节课中,由于学生刚刚对分数有所接触,很难保证自主预习的环节不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就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进行预习,创设预习条件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讲故事,问问题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通过自主思考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预习能力和预习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三)培养预习习惯,给予预习指导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预习方式,教师在指导学生玉溪市要让他们掌握合理的预习方法,然后根据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合理预习。预习小学数学,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初步了解是重点。因此,在预习的时候,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盲目进行预习,就很难提升预习效率,达到预习目标。所以学生在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后,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找到好的预习方法,以此来提升预习的成效。
教师在课上检验预习效果时,通常会出现许多学生预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间的时间,向学生传授预习方法,学生掌握一定方法胡,就可以有效进行预习,提升预习效果。
(四)鼓励学生合作预习,提高预习效果
在当前的农村教育环境中,学校的建设通常都是以村为单位,这就使得学生和学生的家庭之间距离都比较近,这也就为教师指导学生结组合作预习创造了条件。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个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进行合作预习,这样可以有效提升预习效率。在进行合作预习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在讨论中完成预习,然后共同解决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合作精神和发散思维,提高预习成效。因此,在预习是,教师就要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划分小组,让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提高预习的效率。
三、结束语
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探究农村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策略这一问题。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积极开展有效预习策略的研究。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自己的任务,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到科学的预习方法,为学生划分合理的预习小组,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通过有效的预习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江山.优化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2021(26):16.
[2]江虹.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前有效性预习策略[J].读写算,2020(24):1+4.
[3]胡丽珍.农村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有效性衔接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28):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