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实施“五育并举”

2021-01-02 09:39:55陈影影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5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新冠疫情

陈影影

摘要 2020年新冠疫情的到来打破了很多原先的教育模式,作为一个肩负着神圣使命的教育者,要及时探索如何更好的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本文从一个班主任的视角出发,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实施“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技术,在新形势下达到了很好的全面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五育并举 新冠疫情 全面育人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一、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德育为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人生观。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我校学生家长家长写下了“父母之心,不敌医者仁心”这篇独白,令我们感触颇深。这位同学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学医,这对一直期待他投身金融行业的家人本是不能理解的,但在武汉病毒肆虐的时期,远在美国求学的他不仅极力阻止了家人出远门回湖北老家,还一直关注疫情发展,为家人朋友给出防控措施。切身的经历,令家人终于意识到白衣天使的伟大,终于明白在疫情袭来之时,“医者才是社会的良心、民族的脊梁”。身边活生生的实例就是最好的教育素材,正好借开学第一天的晨会课上我深情朗读了这篇文章,以此鼓励学生们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作为人生的方向,而不是功利地一头扎进金融等行业,并借此机会肯定和鼓励班中立志学医的孩子们,鼓励全体同学要担当起民族复兴之大任。

二、开展线上课题预答辩,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作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创新素养及能力的培养。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选题、制定方案、实验实施、结果分析、论文撰写、展板制作、成果交流等过程可以很快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2020年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第35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更改为线上答辩,这是这项大赛举办以来第一次改为线上答辩。我班共有6位同学入选,须要开展一次线上课题预答辩。主要的目的是在帮助入围终评的6位同学熟悉答辩流程,在比赛中取得更优成绩,同时也在本次班会中分享优秀课题,交流研究经验,丰富课外知识,拓宽知识视野,也使其他同学学习入围同学的优秀课题,从中反思自己课题中待提高的部分,在未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好成绩。

1.同学A关于《微塑料与心脏损伤》的课题

微塑料在全世界范围内可以引起一定的环境危害,微塑料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徐同学采用实验小鼠进行模拟研究,其结论为:微塑料短期摄入对小鼠心脏造成了一定损伤,同时干扰了小鼠的嘌呤代谢。微塑料短期摄入对小鼠肾功能和糖代谢没有明显影响。同学们针对实验方法、研究数据分析等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2.同学B关于《甘薯传统食品加工的废水净化及蛋白质回收技术的探究》的课题

利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于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找到了甘薯传统加工废水中蛋白质的最佳回收方案,为今后更好地净化甘薯加工废水提供了技术参考,也使回收的蛋白具有利用价值,实现废物利用。同学们主要针对蛋白质回收技术这一方面提出了问题,展开了探讨与讨论。

三、体育的本质是以体育人

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的全面阐述强调:想要建全人格首先是道德,道德之本在于修己,修身之首便是体育。体育的本质是以体育人,伦敦奥运会主题:激励一代人。体育是怎么激励一代人的,体育教会我们的孩子如何按照规则去赢。体育真的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她能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她能激发人们内心的那种斗志,尤其是当她和青少年结合到一起是定能激发出火花。

四、新冠疫情下的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在五育并举中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在科技创新实验班这个大环境下是最重要的一环。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同学已长期待在家中缺少运动,体会不到春天所带来的希望与活力,心理与身体都被疫情压抑了很久。在上海疫情有效控制时,为了更好的实施教育中的体育教育、美育教育,让学生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沐浴阳光挥洒汗水,体会大自然的魅力与运动的活力,在这一特殊时期更多地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与希望。同时可以与家人一起完成这次活动,利用好这个特殊时期,促进亲子关系,体会家人的温暖。我们开展了线上《拥抱自然、畅跑无限》主题班会。将班内同学按照学号5的余数分为五组,每位同学戴好口罩进行慢跑,在家附近单独完成本次活动。每位同学至少跑1万步,有时间的家长也参与了其中。跑的过程中同学们用照片或者线上视频的形式记录下身边的大自然与自己挥洒汗水的身影,并和组内小伙伴通过通话视频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户外活动结束后小组长领导组内成员拼图出了每组的创意照并汇总了本次活动的心得,在班级群中进行了展示和交流。

五、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为了丰富学校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鼓励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语

教育是认真的,教育是神圣的,要时刻提醒自己一辈子学教书,一辈子学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6.23. https://baike.baidu.com/item/

[2]文汇报.父母之心,不敵医者仁心.2020-2-18.http://www.whb.cn/zhuzhan/xinwen/20200218/325721.html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新冠疫情
关于新冠疫情社区防控管理的几点建议
大经贸(2020年2期)2020-05-08 08:43:25
新冠疫情下若干劳动合同问题研究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大经贸(2020年1期)2020-04-07 03:50:09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大经贸(2020年1期)2020-04-07 03:50:09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演变、价值诉求与未来建构
中小学管理(2019年5期)2019-06-30 23:25:24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