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桢柯
摘要:习惯有多种,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学习习惯又包含了多个方面,如主动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读题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学习规律,让学生终身受益。基于此,以下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遇到文字较多的题目时,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但当教师厘清题意后,学生便能够顺利地解答问题。造成这样的现象有几个原因: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的确看不懂题目;学生没有养成读题的习惯,对题目意思一知半解就盲目答题;学生没有掌握读题的方法,不会正确地读题。
一、授予读题方法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读题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习得正确的读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数学不久,他们对数学读题的要求和方法不够了解,因此在读题时发生各种问题属于正常现象。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与指导作用,教会学生正确读题,使他们掌握读题的技巧,养成独立读题的能力。笔者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摸索出“指读法”“图画助读法”“四到读题法”等读题方法。“指读法”是让学生在读题时用手指或者笔尖指着题目,一字一句地读,读一个字就把手指或笔尖向后移动一次,逐字逐句逐行地读下去。该方法适用于读题教学的初级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有序读题,避免读题漏字现象的发生。“圈画助读法”即读画结合,学生在读题时可以圈圈画画,用笔标注,画出关键字词或易错字词,圈画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帮助学生读懂题目。“四到读题法”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做到“四到”,即“眼到、手到、嘴到、心到”,学生读题时要看仔细、读出声、画重点、想题意。“四到读题法”是一种读题综合练习法,把看、读、画、想有机融为一体,是提高学生读题能力的有效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读题习惯的重要方法。
二、圈出题目中的重点词语信息
在数学题目中,出题人会将重点信息或者必要条件清晰或不清晰地展示出来,而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信息大多明晰,想要完成数学习题,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都非常明显,在此阶段,教师和家长只要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题习惯,在进入中高年级段时才能有所突破和提高。例如,在读题过程中要求学生用铅笔圈出题目中的重点已知條件,而这些重点已知条件必须是解决这道题目的必要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圈出重点和必要条件,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疑难点时可以反过来去重点关注这些已经圈出来的基础条件,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减少出错率。
三、丰富课堂实践环节,构建创新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学生实践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感官刺激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运用多感官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数一数”一课时可以展示一张图片,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后,让学生拿出铅笔、橡皮和尺子,数一数,教师可以索要不同种类的文具,也可以索要图片中的文具数量。另外,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游戏让学生参与。例如,让教师随机讲话,要求学生根据数字正确分组。学生只有通过参与才能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理解图片中的有效信息。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中的信息,将课堂实践与图片识别过程相结合,实现学生阅读图片能力的提高。
四、让学生说出题目的含义
其实小学低年级学生读题能力差的问题除文中所提到的两点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重要的因素。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协助学生改善读题能力,利用费曼学习法来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读题之后,将这个题目的要求和解题的目的重新用自己的话复述给家长听,如果学生在复述过程中产生了问题,家长可以让学生再次读题,并重新复述,以此方式来提高学生读题时的专注度和理解力,不过费曼学习法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难以坚持,需要家长的配合和长期的监督,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另外,在完成题目之后,学生还应该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在检查过程中也要对题目进行再次阅读,并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甄别,检查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计算结果是否与题目中所要求的目标一致。
五、养成标的习惯
学生读题的过程中需要找到已知条件间的连接点,即弄清楚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学生对关键字的理解会影响甚至决定学生对整个问题的理解和解答效率。标出关键字是行之有效的读题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常见的关键字有大、小、多、少、长、短等,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标出题目中的关键字并对其着重理解,便能有效促进学生对题目的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学生理解关键字是重要的,但教师要避免学生养成看到某个关键字就采用某方法解题的习惯,而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问题本质,不能仅凭借关键字就列式计算。
结束语
如果小学生有较好的读图能力,就能有效地把握主题条件,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阅读能力的培养很难兼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点,因此教师需要设计课堂情境,将学生阅读图片能力的培养与课程内容有效地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描述图片信息检验其阅读图片的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祁梅青.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与研究[J].新课程,2020(20):190-191.
[2]王洁.基于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年轻人,2019(12):55.
[3]黄文华.如何有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