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应用策略探究

2021-01-02 10:34拉毛东智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拉毛东智

摘要:“游戏教学”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初由意大利学者蒙台梭利所倡导,并且得到西方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时至今日,这一教学法仍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本文结合小学的教学特点,以当前教育背景为基础,探讨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游戏教学就是将整体教学过程变得更具趣味性,以游戏为依托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小学数学中融入游戏教学能体现过程性、娱乐性、多样性的特点,也能营造良好、轻松的教学氛围。当然,游戏教学的运用不能简单地将目标知识直接转换为简单的游戏,而要设定科学化、合理化、娱乐性的教学目标,通过演示或示范的方法让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降低理解难度。

一、游戏教学法的意义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教育不只是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还应当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玩耍游戏莫过于最快乐的事情。根据小学生爱玩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为之设置相应的游戏,将游戏代入数学教学课堂中,这能够将枯燥无聊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不但可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以他们喜欢的方式教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2.培养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处在对社会产生初步认识的重要阶段,活泼好玩又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动力,而如何让小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数学产生好奇心,是数学的难点。通过游戏教学法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可以使数学学科体现灵动化、生动化的特点,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其以后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推进课程的改革

通过不断改革的数学教材不难看出,新课标对教学提出的相应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只有随着教学要求的变化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才可以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通过游戏教学法设计的各种类型的游戏,可以有效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加之小学生对游戏兴趣的浓厚,可以保证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促使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会深入思考。

二、游戏教学法的实践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年龄、心智、思想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学习兴趣成为推动小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当小学生对学习产生足够的热情时,教师不需进行过多的督促,学生就能够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并与教师进行广泛、良好的互动。小学生格外喜爱游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教学,激发小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扑克牌,将J、Q、K、大王、小王等牌提前挑选出来,仅留下牌面数字为0到10的扑克牌。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扑克牌,然后将牌面数字朝上、杂乱无章地放置在桌面上。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投放一个小于或等于10的数字,学生迅速从扑克牌中找到和大屏幕上的数字相加等于10的扑克牌。

2.设置合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能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所学内容框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根据数学游戏的概念界定,老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满足科学性,也就是说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以及数学的教学原则,教学目标要具备实效性。其次,教学目标还要体现过程性,即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参与数学游戏中,增加数学自信。最后,教学目标要满足安全性,不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或者安全事故。根据这一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在设定数学游戏时就要从多方面考虑,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与相关技能,提高数学兴趣。

3.丰富课堂教学途径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材,教学的途径是讲授,教师反复讲解需要教学的内容,总认为讲授的深度越大,教学效果就越佳。其实,教师过分依赖讲授,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千篇一律,教学途径过分单一,只会让小学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对小学数学学习产生逆反情绪,进而降低数学教学效率。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开展游戏教学。首先,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开一个游戏软件,界面弹出,屏幕上出现了绿色的树藤围成的两个边框区,每个边框区顶部开始掉落一个个10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和一个个数字,只要点击算式,然后点击正确答案,算式和数字就会同时消失,旁边的积分栏中就增加一分。游戏需要两个学生共同参与,最终积分最高的学生就是获胜者。这样的教学活动将单纯的讲解和机械的计算训练进行了灵活变通,用小游戏和小竞赛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实现了教学改革。

4.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保证学生能够学会和掌握数学知识,保证数学教学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效。但是,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理解情况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教师应从更多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转变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效率的更快提升,游戏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生活中与0到9等数字相像的事物。在这样的活动中,小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游戏,深刻掌握了数字的写法,实现了学习效率的迅速提升。

5.有效巩固教学内容

小学生虽然接受知识的速度较快,但如果不及时巩固加深就很容易忘记所学内容,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要根据“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借助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数学游戏的练习环节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升数学能力。在学习完“加减运算”这节内容后,老师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安排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数学运算的技能。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小组PK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出老师布置的数学运算题,如:24-18=、63-35=、68-7=、35+46=、75+82=、16+64=等,看看哪组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正确率更高,并予以相应的奖励。通过这种对抗性、競争性的游戏,既能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升数学计算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综合能力。

6.丰富数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既是学生客观掌握自己的学习水平,又是老师改善自身教学行为的一种方法。小学数学老师要根据教学评价的优势特征,结合数学游戏的方法,让教学评价更全面,使教学评价不仅涵盖教学结果还包含教学过程,通过过程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的双向结合,实现教学课堂的高效搭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比如,老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不能再沿袭传统结果导向性的评价手段,而是在游戏比赛的方式下,不断发现小学生的“闪光点”,让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结语

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在使用游戏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游戏的设计要贴合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游戏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游戏教学,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彪元.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0).

[2]林丽琴.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24).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