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一名学生救了一个小孩,欣然接受了其父的感谢之礼,被指责贪心;另一名学生赎回沦为奴隶的同胞不去报账,被夸赞品格高尚。孔子的态度却与众人截然相反,他认为:受赏可鼓励人们见义勇为,当奖;不报账妨碍他人行善,当责。(复述命题材料中的故事,以引入话题。这种开篇方式很常见,缺乏新意,可以选择更新颖、更有意味的方式。)
不知从何时起,“道德高下与受利多少成反比”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为何帮助了别人却不能接受别人的谢礼?为何一定要蒙受损失才能证明自己是品德高尚的人?我认为,道德与利益,并不是相互冲突的。(“道德高下与受利多少成反比”这一提法颇有新意。这一段结尾还可以补充一句表明作者观点的议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道’之利,取之何妨?”不过,这是一个几乎人人皆可看出的浅显的立意,作为中心论点很难写出深度。修改升格时可以以此为第一个分论点,再补充一个更有深度的分论点。)
古时有一位医者董奉,悬壶济世,妙手仁心,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当地多数百姓家中并不富裕,但是这位医者却不免费为他们治疗,而是让他们栽种杏树作为诊金。每当他治愈一个重病患者,就让患者家在山坡上栽种五棵杏树;治愈一个轻症患者,则栽种一棵杏树。杏子成熟后,董奉就将杏子换成粮食。董奉靠行医谋生,若长期免费,他的生计就没有着落。再者,贫困程度该如何衡量?有些人家刚好卡在能付诊金却比较贫苦的那根线上,收不收费?有些人好吃懒做以致家徒四壁,有些人付得起却冒充付不起,这样的人收不收费?……因此,这一方法可谓一举多得,既体现了医者仁心,又使自己有了收入,还成就了“杏林”这一千古佳话。所以,适当的有偿,反而能比无偿收到更好的效果,也并不影响医者的高尚品德。(这个例子很典型,用在此处恰到好处,充分表现了合理“取利”的必要性。但是,议论文在运用事实论据时,语言表达应当尽量精炼,避免以叙代议。所以这一故事可以适当压缩,增加对所引事例的分析阐述。)
一个人如果做了好事,他可以接受奖赏,并且应当接受奖赏。但是他脑子一转,觉得如果接受了奖赏,自己的品格就不高尚了,于是加以拒绝。那么这样的拒绝是虚伪的,是为了道德而道德。道德其实并不是一个迂腐的概念,道德之于社会就像池水之于游鱼。水是活的,鱼才能自由自在;水是死的,鱼就不能长期生存。利益则如水中浮藻,三者关系处理得好,鱼才能茁壮成长。没有浮藻进行光合作用,就没有充足的氧气,鱼容易闷死;浮藻多了,消耗的氧气也多,鱼还是会闷死。所以道德与利益之间应当关系平衡,道德不应被利益绑架,也不应被利益污染。(这一段的分析,揭示了“利益”“道德”“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且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道理阐释得深入浅出。但是,其内容仍局限于“德”与“利”的关系,未能对主题深挖和拓展。所以这一段完全可以删除,然后添加第二个分论点———做任何事,不仅要考虑此事对自己个人的意义,更应考虑到此事的社会影响,并进行更深层次的论述,使文章立意更具深度和新意。)
前些时候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女孩的钥匙丢在了奶茶店,被工作人员拾起并归还,女孩本来满心感激,但是这位工作人员却趁机索要报酬。虽然数额不高,但还是令人生厌。道德不应在利益中迷失、变质。接受感谢可以,但作为奶茶店员工,本就应当归还顾客遗失的物品,不应提出无理要求。受利不被道德绑架与谋利不受约束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这一段强调不能无视道德而谋求“无道”之利,是对文章中心的补充。既然文章由上一段起就进入第二个分论点的阐述,所以这一段亦当删除。)
把握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平衡,让道德不被绑架,才是弘扬美德、讓良好品格植根于人们心间的长久之计。(既然加进了第二个分论点,这个结尾内容就不全面了,需要改写,以收束全文内容。)
不足之处
这篇作文立意明确,层次清楚,分析议论有理有据。但在关键的审题环节上,未能切中命题材料的要害,提取的观点不够精准。
修改升格的方法是压缩原文内容,删除一些无关紧要的语段,在后半部分添加“做任何事,不仅要考虑此事对自己个人的意义,更应考虑到此事的社会影响”这一观点作为第二个分论点,通过分析论证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