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语
小时候,巷子里的老太太總是拿着一台收音机,兴致盎然地听完七个小时的《珍珠塔》。而我,也渐渐爱上了那婉转的曲调。
学戏时,除了篇幅较长的唱段,大多都是老师一句一句教会的。
先校一遍咬字。吴地十里不同音,何况是无锡与苏州?待一遍一遍练会了发音,老师才开始教曲调。调子千回百转、绵绵长长,既要抓住转折的时间,又要抓住转折的音高。一开始,老师每次教两三个字,我们一个小时只能学会一小句。学了两三年以后,慢慢有了感觉,再学新的唱段,便是听一遍就会了。
戏曲听的是声,看的则是身段、眉目、唇角、步履、指与腕……第一次学动作,学的是小云手、大云手。小云手练的是腕,大云手练的是臂。学小云手时,老师示范了好多遍,我的手腕却总是不听指挥,动作远不如老师的轻盈。老师说,这是要有契机的,说不定哪天转着转着,就练出来了。后来,大概过了一个多月,偶然间手臂起落,手腕轻转,突然就自然而然地转过去了。之后,我再也没有忘记过那种感觉。
戏曲中,水袖也是门道之一。
水袖很长,是丝绸织的,摸上去又滑又凉。
袖子上有一道折痕,我们要翘着中指,沿着这道折痕将水袖挑上来、叠上去,然后再甩出去。刚开始练的时候,我们连袖角都抓不住,只好两两对坐,帮另一人规规整整地叠上去。断断续续练了大概一个月,我才勉强能自己完成。
水袖的动作随情而起,亦随情而落。记得很清楚的是《珍珠塔》中的一幕,方卿说了一个“好”字,陈翠娥做害羞状,把水袖抖落,一手抬起遮着脸,一手拈着水袖,从两袖间偏头看他。
这一段是我最喜欢的,也是《珍珠塔》中最精致的一部分。一个女孩子面对似是似非的感情,小心翼翼地试探,两颊绯红。有人说它冗长,总是咿咿呀呀,但在我看来,正是那些无限放大的细节———挑起的眉眼、流云般的纤手、交织着的情意,让这部戏显得分外动人。
为什么爱听戏呢?因为戏里有别人的故事,也有自己的情感。
有人说,传统文化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流行元素,才能重新兴起。
的确,文化不该被锁在无人知晓的木匣子里,它应该被推广,被更多人了解,被更多人记住。但是,它不该失去它本来的面貌,不然戏曲就不叫戏曲了。
午后微醺的阳光,伴着清甜的微风,透过粉墙黛瓦,透过镂花木窗,落在戏服衣摆的金穗上。故事啊,就慢慢荡开了。那句“我一生与诗书做了闺中伴”令我痴迷,那句“我从此不敢看观音”让我沉醉……这些戏文字里行间的情意,听者只有细细品,才能感觉到。
而戏曲带给我的,又远不止是一段藏在记忆中的戏文。唱戏时的心境,听戏时的沉醉,那些皆大欢喜的结局,那些令人泪沾衣襟的唱段……无不让我魂牵梦萦。所以,我不愿看到戏台上的清影隐没、湮灭。
文化要传承,必然得谋新的路。但是最本真、最古朴的样子,仍然不该被忘记。
承了那一包干点心,陈翠娥垂眸了,方卿高中了,台上人醉了,台下人痴了。
那时戏清影,我何时才能再看见。
教师点评
文章以回忆的方式展开,用清雅的笔墨绘出一个又一个戏里戏外的身影,让读者从细节中窥见“戏梦人间”。作者从听、学、爱、痴、品中一步步放大内心情感,最后从唱戏的自身经历与感悟中回看戏曲背后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提出传新不应忘本,真正热爱之人才能领会艺术的本真。在这段回忆中,有喜爱、痴迷,也有遗憾。这不仅仅是回忆,也是对在忙碌的互联网时代中寻求文化传承之路的思考。(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