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美 李知恩 李 靖 黄慧英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第一中学 吉林延吉 133000)
随着我国高中教育的普及化,其质量问题始终是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教育主管部门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与发展路线,从而以稳定和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各个学校也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中导师制。高中导师制已在部分地区、部分学校实践起来了,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但对于民族地区高中来说是一项新的育人与管理模式,因此,需要了解在运行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其突围路径,且有待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民族地区导师制的需求可知该制度是学生现实发展的必然需求,但是当前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仍旧处于策划阶段,如要在民族地区高中开展高中导师制还有很多困境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制度是衡量一个教育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制度是让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入脑入心、逐步自觉践行的必要条件。民族地区高中实施导师制作为一个有待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至今尚未确立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也有很多教师都不太熟悉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的体系能够给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的实施给予方向性和目标性,如果体系没能建立好,致使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的目标、功能及导师的职责复杂化,那么在推广该育人模式上会出现问题。
尽管教育界一致认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对实行导师制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达成了共识,但由于目前多数的教师一般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再去承担导师所承担的任务与工作时,难免会力不从心。此外,由于教师与教师之间存在着整体素质的差异,在担任导师职务时存在着对工作的认识和态度参差不齐的状况,甚至有个别的导师对导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厘清,这些都导致了其工作状态不尽如人意,进而影响到导师对工作的动力。
教师只担任学科教师,那么关注点在于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对学科教师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担任导师不仅需要有与学科素养,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将该知识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划、生活等方面进行引导与教育,因此,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能力上要求较高。
实行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会涉及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的诸多问题,是有关于教育观念的改变,管理制度的系统改革。
民族地区高中既要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也要紧跟国家教育方针的步伐,将固有的传统的教育理念转变为适合现阶段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教育理念。让民族地区高中教师认识到学生管理制度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调动每一位教师参与学生管理制度改革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让教师们深入理解、接受、践行新的管理制度方案与模式,并能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满足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更迅速地将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换,可以定期举办各种经验交流会,让教师多接触有关新兴的学生管理制度、现阶段国家对高中生的成长要求、现阶段社会发展对高中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教师的新型角色转换等问题,让教师们领悟到先进的教育不仅仅是局限于自身的学科教学方面,而是要把关注点放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让教师们全员参与到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上,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新型学生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共同去探究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积极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国高中教育的大幅度变革时期,我国很多地区普通高中为了跟进步伐,都在逐步尝试并实施高中导师制,但是尚未做到系统化、体系化。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为民族地区高中教师的行为实践提供比较系统、科学的指导,规范教师的指导行为,从而促使其在指导学生发展的各方面真正发挥作用。
那么,民族地区高中也可以借这一改革的契机,逐步尝试建立系统、完善的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当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作为一项学校的日常制度时,才能推动教师们逐步践行,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化为一项融于日常育人生活的教育实践。规定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应该开展哪些指导工作、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导师指导成效评估、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培训制度、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奖惩制度等一系列细节问题,也就是在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体系的建立上要明确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
要想开展好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导师的角色定位将要明确,即导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业领航人、心灵呵护人、职业规划人和成才把关人、生活指引人。民族地区高中导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划、生活四维度,在此关注点的基础上,将民族地区高中导师的任务需要细节化,将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期、每一个月、每一周都需要给学生进行怎样的指导,将民族地区高中自身学校独有的文化环境特征和民族地区高中生自身所持有的特点结合起来,制定出民族地区高中导师的职业与任务,让导师们更明确地指导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民族地区高中导师需要全面了解指导学生的个性特征,导师需要为自己负责的学生完成每个阶段所需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民族地区高中导师不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情况,给予不同阶段、不同问题、不同现象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实际指导内容要与各个阶段学生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指导效果。
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任务分为学习、规划、 心理、生活,其中主要任务是提高民族地区高中生的学习能力、规划能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真正养成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分析问题、批判性思维。因此对民族地区高中生进行全面的指导,需要民族地区高中导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及精力,这样可能会导致民族地区高中导师的工作量会变大,那么对导师的要求自然而然就会提升。
(1)学校应组织导师认真学习有关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的基本信息,让导师们从理念上、操作上尽快熟悉起来;(2)制定督导制度,定期组织导师制督导研讨会,对学生问题进行归类整理讨论,并给导师提供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3)请有丰富管理学生工作经验、工作成果被广泛认可的优秀导师开展交流会,给其他高中导师在开展工作中起到借鉴的作用;(4)新上任(任教未满5 年的教师)民族地区高中导师要在有经验的民族地区高中导师身边学习一学年,通过其他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审核测评,才可以独立担任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工作;(5)定期开展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相关的理论学习会,给教师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如:SFBT、PBL、脑科学等。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高中生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培养。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缔结师生发展共同体,纵向贯穿民族地区高中生在高中学习生涯的始末,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规划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指导等四维的全面育人方式,使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教学角色。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应立足校本实际情况精准发力,积极探求破解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度实施困境的新路径,使民族地区高中导师制真正成为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优质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