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炬
(杭州西湖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浙江 杭州 310000)
如今,人们在消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需求不断增长,这给旅游企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商机。然而,由于我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各个旅游景区都在想法进行旅游产品创新,一些地方通过大额投资创设了一批人文景观,从而导致文旅行业竞争态势更加激烈。而如今,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不断变化,对旅游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长,文旅企业如何抓住机会,促进集团转型升级显然十分重要。文旅集团必须针对旅游消费的特定需求,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做好转型升级,这是文旅集团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
旅游产业受到区域影响较大,旅游产业转型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文旅集团转型升级要做好文旅资源整合,吸引新资源投入进来,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增加更大的发展机会,促进竞争力提升,保证区域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因此,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文旅集团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人们消费观念不断变化要求文旅集团做好转型升级。过去,由于人们经济条件有限,能够去旅游的人员有限,加之旅游信息不畅通,旅游资源以传统品牌资源为主,竞争性并不强。而现如今,由于人们的收入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对旅游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同时,对旅游的认知有着明显提高,旅游者在消费中占了主导。加之旅游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旅集团必须做好转型升级,主动应对旅游消费市场的变化,在旅游服务上实行创新,通过合理规划旅游产品,促进旅游服务效益提升。
其次,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求文旅集团做好转型升级。与传统的旅游模式相比,“互联网+”对传统旅游业冲击很大,旅游客户通过网络提前了解旅游信息,运用网络直接订购旅游产品,消费者与旅游服务直接对接。旅游用户通过网上预定组织自助游、自由行等,一些旅游网站分化了一批线下旅游社,使旅游行业面临洗牌。因此,文旅集团必须充分掌握这一变化,利用好“互联网+”优势,加大网络投入与网络宣传,积极应对旅游市场竞争。
最后,社会资本大量投入旅游业推动文旅集团必须转型升级。作为一项热门产业,由于旅游产业中存在着较大的商机,受到众多投资机构看好,不少社会资本投入到旅游产业中,这为旅游产业增加了资源来源的同时,也使产业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的旅游企业面临着严格竣的挑战。因此,文旅集团要发展,保持优势优势,实行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
本文所选的案例某文旅集团成立于2018年7月,主要目标是整合全区国有文化旅游资源配置,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壮大产业、打出文化旅游品牌,统筹景区、宾馆及文体产业等,并以投资、参股、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本经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作用,着力打造文旅产业平台。
该集团系当地政府直属国有独资企业。集团共下设多家子公司,分别为农旅公司、风情小镇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文体会展公司、宾馆管理有限公司、湿地旅游发展公司、湿地综合保护建设有限公司等。组建三年以来,集团认真制定并落实企业发展规划:围绕“旅游景区、研学板块、酒店民宿、文体会展”四大业务板块,坚持项目为纲,经营为主,效益为王的工作理念,建成开放了新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面招商启用文体中心,成为省内最大的单体运动场馆;建成了风情小镇,列入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名单,初步打响了品牌知名度。2020年,集团共实现税后营收1.9亿元,消费接待280万人次,截至年底资产总额达157亿元,集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发展活力更足。
集团围绕“做大做优做强”目标,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坚持项目提速、经营提效、产业提级、管理提能“四提”工作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市场化运营,强主业优产业,强发展重创新,强平台优布局,强队伍提精神,找差距、找方向、找办法,扎实开展“全面运营管理提升年”主题活动,全力打造核心项目,全力培育产业平台,加强资本运作,加快文旅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打响文旅品牌知名度,夯实集群化、效益化、数字化发展基础,当好西湖区文旅产业发展主力军、西湖风景线的排头兵,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善之区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文旅集团以“积极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善之区作出文旅贡献”为总目标,不断提高站位、放大格局,抓好资源整合、实行全域共抓创建、推行文旅产业融合、搞好配套设施建设,狠抓创新管理,实现旅游产业稳步健康发展。采用了如下具体策略。
集团从旅游资源整合入手,着力创建旅游品牌,形成以本域为核心,以相近旅游区资源为两点,构成“北建景区、南建小镇、中强文体”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全域内形成了两个4A景区、一个文体场馆、一个湿地文创园和一个文化编剧村。其中,风情小镇在某个景区中系全新打造,成为国庆精彩亮点,为本域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开通假日旅游免费巴士,将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整合开发产品,形成了两个网红打卡点、三条精品游线。去年前三季度,旅游接待创新高,接待总人数 100余万人次,打响了旅游品牌。
通过“旅游+”与农业、文创、体育、信息等产业结合,积极拓展“旅游+”融合发展,开发优质旅游产品。依托本区农业产业和民俗风情,开发新型的都市农业研学游和灵山田园运动观光游。打造出田园学校和“花事艺术馆”“乡村印象馆”“运动教场”“姆妈农场”“城市菜地”等五大重点学区,建成启用一米菜园、时光玻璃屋等项目,同步利用“名企、名校、名镇、名人”发展研学旅游;同时,开发了禾家欢·田野乐园、婚庆主题公园、红梅茶博馆等旅游项目,并致力于打造集溶洞演艺、轨道车、亲子休闲等于一体的沉浸式互动景区。依托江渔文化,研发江渔浦风情主题项目。
对标国家4A景区和省级风情小镇创建标准,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一主两副”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建成开放开元颐居酒店,按照《区全域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识系统规划及设计方案》,对景区外围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及入城口形象标识进行了完善和设计,建好主客共享交通系统,修建了18公里电瓶车接驳、自行车慢游、马车巡游三大交通线路,完善景区水陆两线接驳换乘系统和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总长10公里的“一线三站”自行车慢行系统,串联40余个景点、建设了综合性驿站,为游客提供各种游线体验。建设景观、绿化设施,完成12公里主游线景观绿化,建成水库眺望台等观景平台,建设景观小品和城市家居雕塑,增强主客共享体验感。新建3个停车场约1万平方米,缓解了停车压力。
按照“北创景区、南建小镇、发展沿江”建设思路,加强省市部门对接,组织专家实地指导,全域规划乡村旅游蓝图。景区以“都市最美郊野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总目标,围绕“农学”主题,突出打造“一个核心学校、四大研学基地”,形成集知识科普、自然观赏、户外运动、实操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旅游基地。风情小镇以铜鉴湖为核心,高标准建设周富浓情、下杨问农、双灵品茗、灵山养心、湖埠揽湖5大项目,全力打造“一湖、一镇、五大片区”的省级风情小镇,其中,演艺小镇策划重点以山林湖景为依托,建成多空间、大演艺、全息影于一体的世界演艺秀,助推建成标杆小镇。沿江策划以“渔文化”为核心,挖掘水、渔、农三大资源,将双浦沿江美丽乡村打造成集“湿地风光、渔俗体验、农业观光、乡村休闲”等于一体的渔乡生活休闲旅游区。加强文体场馆的建设,为后续发展体育旅游、会展旅游奠定基础。目前,投资12亿元文体场馆已打造成本域文化体育中心,成为网红游客打卡点,举办了咪咕数字阅读大会等大型会议和活动600余场,接待36万人次。目前,其他两大文体中心和体育馆建设正在推进之中,建成后将增加12万方的文体空间。
以城市大脑文旅场景应用为抓手,智慧旅游不断升级。建设完成文旅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客流预警、市场营销、评价监控等内容的智慧化、精准化管理。全面开展“多游一小时”工作,串连“湿地、宋城及千古情”等场景,推出趣味旅游数字专线,实现20秒扫码入园,宾馆饭店30秒自助入住,增强了游客体验,大大节约了游客时间。以本地景区资源为主体,打造未来景区,实现刷脸入园及当天多次有效入园,打造“城市大脑先行区”,实现无杆停车、先离场后付费,WiFi、监控、支付宝扫码全域覆盖,力争做到游客购票入园刷脸率达90%以上,逐步淘汰纸质票。深化“厕所革命”,加快景区厕所建设。建立快游客服务中心,更新景区标识标牌,景区景点标识牌全部更新。
创新景区化管理体制,制定《一体化长效管理实施办法》,深入开展全域环境管理。针对乡村景区管理,建立街道牵头、部门协同、村社共管的协作机制。创新旅游目的地管理机制,探索建立“5+X”旅游目的地执法模式,“5”是指由文旅、城管、公安等5个单位安排人员集中办公,“X”指属地街道安排若干执法力量,全面优化景区秩序。开展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成立文旅服务队,开展文明劝导。创新旅游行业管理,探索协调宾馆餐饮协会、旅行社协会、民宿协会和茶文化研究会参与行业整治,通过协会不断规范行业管理。
集团要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市场化运营,应当以集群化、效益化、数字化发展为基础,当好区域文旅产业发展主力军,为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挥重要作用。为此,集团要围绕“做大做强做优”目标,以“大整合、大转型”为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坚持思想整合、资产资源整合、渠道整合、资金整合、管理整合,通过干部带头、顶层推动、全员参与,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五大整合”为载体,以大转型促进大发展。
集团各级党委加强思想统领,支部加强党建引领,通过对标学习、对外考察、对内思考,各部门及各子公司通过学习考察2个~3个转型发展的对标赶超对象,学习借鉴转型发展经验与做法,深刻领会新发展阶段本域旅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五大历史使命”,精准把握市场行情,坚持“数智旅游.宜居旅游”的发展导向,全面贯彻全区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肩负的使命担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提升集团发展质量、发展实力和发展空间上。要抓住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加快高能级平台体系构建等三大机遇,为加快产业平台发展、开展外部投资合作和打造文化运营平台等做好思想准备,进一步推动集团产业集群化、数字化、效益化发展目标实现。
坚持“发展为核”,整合资源,挖潜增效。强化内部资源整合,围绕产品、渠道、载体创新经营模式,全面整合集团下属景区、酒店项目和产品,与景区周边业态实现交通串线,形成红色、特色、绿色组团产品,推动产品“以点成线”,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强化平台资源整合,探索与头部企业、社会资本及编剧村等优质资产资源合作,加强旅游智慧化及商业地产产业运作,推动集团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大力发展商业地产、对外投资及文创平台,力争做大平台体量规模,抢占新的制高点;强化物业横向整合,着眼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构建集团国资物业招商平台,积极用好本区湿地保留物业资产优势,有效扩大零散物业集聚效应,发挥组团招商优势,捆绑招商、组团招商,打响西湖文旅金字品牌,把物业空置率控制在5%以下。强化人才整合,对照集团创新跨越式发展要求,加快引入宽战略视角、高业务能力和强资源支撑的产业高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拓宽思路创新度,提高工作严谨度,加强流程规范度,扩大资本市场对接度。
提升理财管财质量,发挥资金整合效能,积蓄发展动能。坚持资金保障,积极降本增效,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流贷授信,确保资金链安全;坚持资金融通,做实融资平台,积极对接银行和券商机构,开发利用好中期票据(MTN)等融资工具,有效发挥融资功能,积极开展资本运作,解决资金需求;加强财务标准化建设,提升财务大数据平台处理能力,推进财务与业务融合,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注重横向整合,支部要加强统筹,结合业务特点,加强传统营销渠道体系建设,强化横向营销渠道融合整合,形成大营销渠道资源。要以周边交通串线、旅游资源串接等手段,推动景区、研学、文体、酒店系列产品同步上云,真实、实时、全面地展现集团下属项目产品;全方位推广本区的旅游资讯,探索基于大数据的旅游信息推送功能,实现立体化精准营销;注重云上整合,推动渠道创新,创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拓展营销渠道,推动系列产品营销上云,实施科技赋能,学会借力抖音、快闪等手段开展营销,高度重视政治推介“网红”威力和国学拓展等开展“云上游”引流推牌,提升本域文旅品牌的知名度;注重IP整合,推动活动创新,强化流量、网红、国风概念,加大与知名“IP”合作力度,开展大影响、大IP主题活动,助力经营发展冲刺奔跑。
加强科学高效管控,对标国际国内一流企业,结合集团实际,对集团管控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明确管控模式、工作目标和职责分工,全面推行ISO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体系认证,加速建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总部战略管控,做好资本运作、风险管控、投资战略和监督审计职能实体化,充实和加强总部相关专业化人才力量,以强总部推进强企业。加强差异化管控,以简洁、高效、规范、可控为原则,研究推进业务板块化管理和差异化管控,完善集团分类动态授权机制。
在“互联网+”背景下,文旅集团的发展面临着极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格竣的挑战,文旅集团应当加大文旅产品创新力度,做好文旅资源的整合,充分运用好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加强文旅资讯推广。要多层次、全方位做好旅行市场精准把握,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做好旅行开发,依托“互联网+”,实现文旅集团运营模式创新,推进文旅集团转型升级,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