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21-01-02 23:27:10芦倩倩方敬爱常沁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乙酰化肾小管高血糖

芦倩倩,方敬爱,常沁涛

目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被认为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并发的肾脏微血管病变。在发达国家,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病因是糖尿病肾病[1-2]。预测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糖尿病肾病将会超过慢性肾炎,成为造成ESRD的主要病因[3]。近年来,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家族逐渐被认识,研究发现该家族在肾脏疾病中发挥着作用。SIRT6是SIRT家族的一员,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中,其拥有多种酶活性。既往研究表明,SIRT6在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功能与SIRT1相似[4]。本研究主要综述SIRT6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 SIRT6的结构与功能

人类最早发现的是沉默信息调控因子2(Sir2),属于sirtuins家族,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其本质是去乙酰化酶,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而且Sir2能延长酵母寿命[5]。SIRT家族共有7种不同的亚型(SIRT1~7),由275个氨基酸组成。很多研究提示SIRT1、SIRT6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SIRT6在定位和功能上与酵母Sir2密切相关[6]。慢性病的发生与进展过程中多有SIRT6参与,糖尿病也不例外。

在人类的19号染色体上(19p13.3),存在SIRT6基因,总长8 427 bp,能够编码蛋白质355个氨基酸残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9.1×103[7]。SIRT6的本质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拥有二磷酸腺苷(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去乙酰化酶活性,迄今为止,发现SIRT6的3种去乙酰化底物,分别为C末端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蛋白、H3组蛋白上第56位赖氨酸(H3K56)、H3组蛋白上第9位赖氨酸(H3K9)[8]。SIRT6由N端、C端和保守的中心域组成,N端主要负责H3K9和H3K56去乙酰酶活性和与染色质结合,C端则负责将胞浆内新合成的SIRT6移入核内。

2 SIRT6与足细胞

在肾小球基底膜外部存在一种高分化的细胞,叫足细胞。肾小球滤过屏障主要由种类多样的裂孔膜蛋白构成,它们存在于足细胞内,包括Podocin、Nephrin、α-actinin-4、CD2AP、TRPC6等,互相嵌插组成类似于分子筛的结构,进一步阻止除小分子量的蛋白质漏出[9]。足细胞的进行性损伤丢失是肾脏疾病发展的标志。糖尿病肾脏病变(DKD)蛋白尿的产生与足细胞的数量改变、结构异常、功能丧失密切相关[10]。肾小球滤过屏障受到破坏时,可导致糖尿病病人的肾功能受损[11]。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足细胞丢失和足细胞结构的改变是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开始发生的[12]。一些研究显示,过高的血糖浓度能够抑制近端肾小管细胞和足细胞的自噬活性,主要是通过过度活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复合物1(mTORc1)靶标来完成。高血糖引起的足细胞损伤可以由SIRT6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包括抗凋亡、抗炎症、激活足细胞的自噬、减少足细胞骨架重排[13]。Liu等[14]研究表明,SIRT6在一些疾病中的表达降低,如阿霉素肾病、糖尿病肾病,这些特异性的SIRT6缺陷导致了足细胞损伤,从而使蛋白尿的产生增多。高血糖可以导致足细胞损伤,SIRT6可以保护足细胞,这与它在巨噬细胞中表达增加,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的M2转化有关[15]。也有研究发现,高血糖引起足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的激活有关,高血糖可以激活NF-κB,进一步促进p65的入核,从而对足细胞产生损害作用[16]。Fan等[17]研究发现,足细胞在体外高浓度的葡萄糖中会发生线粒体形态紊乱、凋亡,同时出现SIRT6表达减少及p-AMPK的水平下调。高血糖对线粒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减少线粒体数目、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增加线粒体内超氧化物总量。此外,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ROS)在经过高血糖处理的足细胞中也显著增加。与之相反,高血糖导致的上述线粒体损伤可以通过SIRT6质粒转染来缓解。高血糖可以增加H3K56ac和H3K9ac的水平表达,但这些变化可以在被SIRT6转染的足细胞中削弱。高表达的SIRT6还可以抵抗高血糖导致的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

3 SIRT6与肾小球系膜细胞

肾脏固有细胞包括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s),能够保持肾小球的结构稳定、维持其功能,这归功于它所具备的产生细胞因子、分泌细胞外基质、吞噬及清除大分子量物质、细胞收缩的功能[18]。研究表明,GMCs在高血糖的环境刺激下,ROS会过多生成,促进炎性因子的紊乱表达,产生过度的炎性反应,致使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导致沉积[19- 20]。GMCs在肾小球炎症反应中起到了中心环节的作用。SIRT6能够去乙酰化组蛋白3中的SMAD家族成员3(SMAD3)、Lys-56、Lys-9,从而结合并抑制关键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基因的表达[21]。So等[22]研究SIRT6在镉(Cd)诱导的肾脏毒性中的作用时发现,Cd暴露后一种自噬相关基质[p62/sequestosome-1(SQSTM1)],以两种形式堆积于小鼠肾小球膜细胞中,包括单体形式和多泛素化形式(polyUb)。经Cd处理后,SIRT6和p62会从细胞核移出,重新定位到细胞质中,SIRT6过度表达使肾小球膜细胞中polyUb-p62的水平发生变化,减少细胞凋亡。

4 SIRT6与肾小球内皮细胞

肾小球内皮细胞对于肾脏非常重要,它能够维持血管的通透性。糖萼是内皮表层(endothelial surface layer,ESL) 包被着内皮细胞[23],呈凝胶状,主要由多糖-蛋白质复合物组成,其带负电荷,对于稳定局部细胞周围环境、维护内皮细胞的传导信号、肾小球滤过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表明,在糖尿病肾病病人体内,高浓度血糖持续存在,肾小球内皮细胞会因此出现破坏[24- 25]。肾小球内皮细胞数量的绝对改变与尿蛋白的水平具有相关性,此外,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用尿白蛋白浓度表达。宋其蔓等[26]研究发现,高糖处理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uman renal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HRGEC)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显著上升,表明HRGEC在高葡萄糖浓度的环境刺激下会出现损伤。SIRT6在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动态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内皮功能障碍的保护靶点。有研究表明,SIRT6的过度表达使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和ROC的产生减少,SIRT6的降低加重了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27]。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NAMPT)是一种重要的酶,它参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生物合成。Chen等[28]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球明显萎缩、减少,内源性NAMPT过度调节。经NAMPT调控后,肾小球细胞NF-κBp65表达率升高,Sirt1表达率下降,而纤维化因子的表达量增加。

5 SIRT6与肾小管上皮细胞

大量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早期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为特征,高血糖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29]。在体内和体外,高血糖使SIRT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中的表达降低。SIRT1基因敲除模型组病理切片检查显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肥厚、肾小球增大等异常变化。高血糖诱导的SIRT1表达下调使锌指糖尿病肾病A/RNA结合转录因子阴阳1(YY1)脱乙酰基减少,这是高血糖诱导的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异常的原因。SIRT1介导的YY1脱乙酰基的刺激显著降低了糖尿病肾病中高血糖诱导的间充质转化[30]。高血糖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是由蛋白激酶C(PKC)、ROS产生增加、AGEs积累等引起的[31]。有研究认为,高糖能使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从鹅卵石转变为类似成纤维细胞的梭状,引起HK-2细胞的间充质转化,这一过程没有渗透压参与[32]。ROS可以介导激活NF-κB信号传导通路,同时可使HK-2细胞内皮细胞转化、细胞内间质纤维化。Zhang等[33]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过表达的SIRT6可降低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细胞凋亡,提高HK-2细胞SIRT6、LC3B-Ⅱ/LC3B-mRNA和蛋白的调控水平,促进细胞自噬的水平。

6 小结与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肾病所致晚期肾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多种因素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SIRT6具有抗炎、调节自噬和抗凋亡的作用,对肾脏细胞有保护作用,从而拉长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但SIRT6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要更多的研究为SIRT6靶点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乙酰化肾小管高血糖
抑癌蛋白p53乙酰化修饰的调控网络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自我保健(2021年4期)2021-06-16 07:36:46
慢性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增强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5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