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陶 陈文娣
(安徽华人律师事务所,安徽 合肥 230001)
商业银行法律、规则、准则的制定,需切实参考自身的金融产品、服务范畴等,且基于相较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降低商业银行发生法律风险、经营风险的可能性。关于商业银行合规管理中法律风险与防范的研究,应能够对自身可能存在的引发法律风险的关键要素进行全面了解,即无论是违法行为,还是违法国家监管要求而产生的合规风险,都应基于合规化的管理流程与法律监管程序,将其发生的几率减至最低。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自身的经营特征进行深入了解。由此,能够对法律风险要素进行科学的识别、判定、监管等,逐渐形成具有高度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需在正式地位上、管理模式的先进性等方面有所体现,即在董事会商议批准后,需赋予相关部门的合理地位。既要体现各个职能的独立性、权威性,还需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与经营办法与细则。合规职能应独立于银行的经营活动,并能制定符合部门管理特征、推进总的战略规划的管理措施与流程,切实体现商业银行管理的合规性,基于系统化的调配与管理,落实各项经营管理活动。
商业银行合规职能的主要优势,更多体现在对合规风险的预测、评估、控制与应对等方面,且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形成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预警机制。相关部门在及时发现法律风险、最终判定法律风险类型与等级后,需快速做出反应与应对。基于合规措施与合规流程等,做好法律风险事前、事中、事后等控制工作,即能对合规风险与违规行为等进行精准、客观的识别与判定,由此尽可能地降低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
法律风险与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经营范畴、服务领域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法律内部风险与管理行为、合规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战略决策正确性等因素相关。内部法律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等方面,又会与自身的法律风险意识、风险防范体系相联系。具体来说,关于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大的方面。一是内部人员非法操作引发的违法风险,即与密切的关系人产生信贷关系、以拆入资金的形似变相投资等行为,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基于个体的错误认知与违法行为,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二是违规操作引发的法律风险,即各个部门未能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等,落实各项业务活动。例如,办理信贷业务时,未对服务企业的信用、资质等进行调查与核实。倘若服务对象缺乏偿还能力,会给商业银行的后期追款工作带来极大的隐患,甚至引发法律诉讼等风险。三是合同法律风险,即为按规定订立、签署、履行、变更合同等。以此,可增加引发法律风险的更多可能性。四是担保法律风险,即在贷款业务方面倘若存在漏洞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风险隐患。例如,接受不符合法律规范的抵押物而产生的借贷活动、担保手续缺失等,都属于担保类的法律风险。五是行政管理法律风险,即在人才招聘、录用、解聘等方面引发的一系列管理问题。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风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缺乏完善、与时俱进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部分商业银行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未根据自身的金融产品类型、服务范畴等,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内容与手段,以及合规化的实施细则。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引发法律风险的概率。第二,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产生冲突与矛盾,没有真正突显法务部门的职能作用与优势,即在制定法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未对国家层级的制度、规范等建立正确的认识,使得内部法律管理规范缺乏市场指导性与适应性,无法对法律风险进行良好的控制与检测。例如,关于商业银行中有关“复利”制定的内部法律管理制度,从整个大环境来看,显然具有一定的不协调性。我国司法实践中,部分区域并不支持商业银行有关“复利”的法律诉讼。若因相关事件产生法律纠纷,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并很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及负面社会影响。第三,其他外部因素可能造成的法律风险。比如,合作企业出现违法、违规、破产等行为,给商业银行造成间接性的法律风险。同时,因地震、洪水等天然灾害,由不可抗力因素引发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
关于商业银行合规管理中法律风险的防范,管理人员需对所面临的内部法律风险与外部法律风险的主要内容进行动态性的了解与关注。在建立专门法务部门基础上,需注重体现该职能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作为具有技术性原理的法律管理工作,应对市场运行机制、经济发展规律在进行长期性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对管理技术、法律风险应对措施进行升级与完善。法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业务能力、政治敏锐性等,多会对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范的成效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在组建法律管理团队的过程中,应吸纳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超强专业技能,以及具备丰富法律工作经验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体现法务部门的权威性。而关于商业银行法律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专业层面的尊重。商业银行在开展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中,能够从专业视角出发,制定科学、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不应过于彰显领导层的主观意识,应能够基于法律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方案,进行法律风险应对操作。而商业银行只有切实体现法务部门的独立性与专业层面的权威性,才能切实迈入合规化管理进程。从某种角度来说,法律风险的防范效果与合规管理具有密切的关联,并关系着商业银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能否保持健康、稳定、安全的发展。法务部门基于自身的既定职责与义务,需做好法律风险的识别、预测、监测与控制等工作,能够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协同工作关系。核实各项法律合同,确保商业银行真正做到合规经营、合规管理。
从法律管理视角出发,对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进行分析,应能够注重完善与优化法律风险各个管理流程,并能够结合可能存在的一切法律风险诱发因素,制定更加科学、完整、合理的法律风险应对程序。通常情况下,法律管理部门必须能在商业银行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快速识别法律风险,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评估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以及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法律风险分别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基于精准的法律风险控制与防范,推进商业银行的各项战略规划有序、顺利地开展,法律管理部门应发挥缓释环节的优势,令其与控制工作进行科学的融合,从而真正展现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的优势与价值。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对潜在的法律风险进行研究,即有目标、有计划、有侧重点、动态性地实现法律风险类型的再确认、分类,并基于精准、完整的大数据,进一步探究引发法律风险的关键性因素与原因。作为法律风险防范的基础性工作,法律风险要素的识别,会对接下来的工作带来影响。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的金融产品,有针对性地对法律风险类型进行研究。同时,对金融服务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客观、理性的审视与反思,基于法律视角完善合规管理体系,且基于系统化、科学化的法律风险管理流程与程序,对不同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监测、控制。尤其在切实展开法律风险管理与监测工作过程中,应基于准确的判断与评估,依照严格的程序对相关法律风险进行处理。例如,需对市场经营中法律制度与规范的变化、内部核心管理人员的岗位变动、重要项目的实施、客户资料管理、用户投诉等进行重点监测,尽量降低引发法律风险的概率。
商业银行在实际开展合规管理活动过程中,应对自身易于引发合规风险、操作风险的关键性要素进行深入了解。认识到法律风险给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对法律管理部门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进一步强化法律管理部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令其更加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基于流程化、程序化、合规化的管理细则、办法等,对商业银行的各种法律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管与控制,确保商业银行在健康的营商环境下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并促使其逐渐形成更加完善、科学的合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