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困境和末永高康“郭店儒学”研究之挑战

2021-01-02 21:31佐藤将之
科学经济社会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想史中庸孟子

佐藤将之

熊奕淞 译

一、“战国楚简”研究的兴起及日本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困境

21 世纪最初20 年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说是围绕解析“战国楚简”内容展开的亦不为过。这一情况,因1993年在中国湖北省发掘(准确地说是遭到盗掘之后紧急发掘并整理保管的)并于1998 年完全公开的“郭店楚简”的出土拉开序幕,其后又与《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即“上博简”)、“清华大学藏楚简”(即“清华简”)等楚简资料的陆续出现并行展开。二十年来,以上述三大文献群为中心,每当有编联、整理好的新资料公布,都会有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在以武汉大学“简帛网”为主的平台上公开发表。这些对新资料的文本进行还原与释读的研究,如今仍以惊人的速度持续着。

那么,利用这些新出土的楚简资料开展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情况又如何呢?“郭店楚简”包含了相当于《老子》原型的三组文本(即《老子甲·乙·丙》)。由于这些文本的抄写年代确定为战国时期,使得“郭店楚简”在公开当时便引起了中国思想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在“郭店楚简”公布之初的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即指出,随着“郭店楚简”的发现,今后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很可能将不得不被改写[1]4。

然而,在郭店楚简的公开及杜维明教授的预言过去了二十多年之后的今天,笔者对以中文学界为中心的学者在改写中国古代思想史方面是否有新的进展这点上却抱有疑问。如今,中文学界中国思想史的研究领域,以“利用新出土资料对中国古代思想史进行重释”为主题的研究,虽说是一时兴起的“出土研究热”,但依然颇具人气。然而即便是在研究活动如此活跃的中文学界,实际上能数得出来的研究成果多半也只停留在文献学,即竹简编联、文字隶定及训诂的层面。而与这些发展迅速的领域相比,以构建新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为目标的研究,在这数十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太大的进展。不得不说,这一情况与大家在“郭店楚简”公开之初的期待并不相符。不单如此,由于近年竹简整理释读方面的工作不断增加,作为文献整理之后一个阶段的思想内容分析的研究可以说完全没有跟上进度。

那么日本学界的研究又如何呢?日本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于明治初年全面导入了“西洋哲学史”的研究和论述方法[2]。在明治三十年代(约在1900 年前后的十年)诞生了众多以“支那哲学史”“东洋哲学史”为主题的著作①在此期间,松本文三郎、中内义一、远藤隆吉、高瀬武次郎等学者陆续出版了中国哲学通史相关的专著。其中对后世学者影响较大者为高瀬武次郎之研究。参阅高瀬武次郎:《支那哲学史》,东京:文盛堂,1910年。。尤其进入昭和时代以后,随着注重文献考证研究的“京都支那学派”的出现,以及对古代文献记载的历史内容持怀疑态度的“高等文献批判”这一研究方法的导入,日本学界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呈现出了与中文学界不同风貌的研究传统。

20世纪后期日本的中国古代思想研究的主流观点概而言之,即《左传》的诸侯及贤者间的对话以及《论语》中孔子的话语很有可能是虚构的,并非春秋到战国早期的真实史料②津田左右吉:《論語と孔子の思想》,东京:岩波书店,1946 年。此书近年亦发行了中文版。请参阅津田左右吉:《论语与孔子思想》,曹景惠译,台北:联经出版社,2017年。。其中的思想内容多半为战国末期至秦汉年间形成的,涉及古代贤者及孔子的内容则多为其时人们的想象③小仓芳彦和小野泽精一将“春秋”相关的文献看作不同阶段的思想之展开或累积。请参阅小仓芳彦:《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研究——左傳研究ノート》,东京:青木书店,1970 年;以及小野泽精一:《中國古代說話の思想史的考察》,东京:汲古书院,1982年。。战后的日本中国古代思想研究主要受津田左右吉观点的影响,认为除《诗经》《论语》等一部分著作大致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思想面貌以外,其余几乎所有诸子文献均是战国中期以后形成的。这类主题的“实证研究”其后不断累积,其研究成果虽不尽相同,然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构建观点的大致方向则基本一致。

然而随着“郭店楚简”的出现,人们很快发现这些数量庞大的过往研究的结论并不合于事实。20世纪初以来,跨越近百年一直根植于日本中国古代思想研究者心中的,所谓“可信度较低”的传世文献形成于秦汉时期的研究典范必须重新予以检讨。在“郭店楚简”公开之后的十年里,日本有关中国古代思想史构想方面的研究较具影响力的观点,主要来自围绕1976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行》这一文献是否早于《孟子》这一问题持完全对立观点的池田知久与浅野裕一两位学者。在郭店楚简公开前出版的马王堆汉墓《五行》研究中,池田知久极力主张《五行》的思想内容受《荀子》影响[3]。由于在郭店楚简公布之后依然保留自己原有的观点,池田知久迅速失去了其影响力。而在与池田知久的研究几乎同时出版的马王堆《五行》研究中,浅野裕一则主张《五行》中也许包含了比《孟子》更早的思想[4]。这一见解在郭店楚简公开以后不但迅速在日本取得了优势,同时还得到了中文学界的广泛欢迎。如前文指出的,池田知久的观点事实上暴露了日本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旧有典范中存在的问题。浅野裕一关于《五行》思想内容的时代判定虽较池田知久接近事实,然而若谈及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展开的作用和意义,不得不说,该书的观点并没有提供超出其在郭店楚简公布以前出版的《孔子神话》中提供的思想史发展的构图[5]。也就是说,日本的研究者迄今出版的有关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十几种研究中提供的先秦或春秋时期的思想史构图,在“郭店楚简”公布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总而言之,笔者手头上现有的中日双方关于该领域研究的著作,多半虽有“利用新出土资料”进行思想研究之名,然大体不超出对文本的解释(中文著作即现代汉语翻译)加之并无太多思想分析的“思想解题”的范围,或是仅停留在作者从传世文献中“有所发现”这一程度的困境中。

二、末永高康《性善说的诞生──先秦儒家思想的一个断面》的主要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广岛大学的末永高康教授所撰写的《性善説の誕生──先秦儒家思想の一断面》(《性善说的诞生──先秦儒家思想的一个断面》)一书,于2015 年作为“东洋学丛书”系列的一部分由日本创文社出版[6]。该书不但对“郭店楚简”的思想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还致力于在此基础上阐明《孟子》的“性善论”这一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有名的学说之一的形成过程。是一部颇有创见的研究著作。

不得不说明的是,虽以《性善说的诞生》①在日文中“~説”为中文的“~论”之意。是故后文将使用“性善论”一词。这一易于理解的名字为题,该书却并非如读者想象的那样是一部借由传统注释,通过对《孟子》文本进行解释建构整体思想,或是从当时广受讨论的有关“性”的内容这一角度去阐明《孟子》“性善论”特征的著作。作者所关心的是支撑这一学说思维方式层面的特征。因此,想要通过阅读该书了解《孟子》“性善论”内容的读者,其期待无疑将会落空。事实上,非古代思想领域的中国思想史学者,甚至以传世文献为中心长年从事古代思想研究的学者(例如非常熟悉《论语》《孟子》文本内容的专家),在阅读该书时也很难达成如作者期待中的对全书内容的理解。毋宁说,熟悉《论语》《孟子》等传世文献内容的读者在阅读该书时,很有可能反而会感到困难并对该书讨论的内容感到不适应①以如上所述的20 世纪日本中国古代思想研究的主要研究典范(paradigm)来评论该书内容的,有内山直树的书评。请参阅内山直树:《XIIIべしPH知らtíXIV心:末永高康〈性善説の誕生——先秦儒家思想の一断面〉》(《未悉该做的心:末永高康〈性善说的诞生——先秦儒家思想的一个断面〉》),《创文》2016年第21卷,第10-12页。。也就是说,例如上述提及的信奉日本旧有研究典范的中国思想史研究者,若以就现今看来已不再有效的构建过去研究成果的典范作为基准去评价该书,很有可能仅能止于对该书的个别论述和例证正确与否进行评判的程度。以他们的立场,很难对致力于尽可能利用战国楚简资料推动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这一21 世纪中国古代思想研究新典范构建的著作之地位进行客观评价。结合以上几点,笔者将试图从中国古代思想研究新典范的构建这一角度出发,把握并向读者介绍该书的特色及意义。

首先有关该书的论述方法。对于中国先秦时代的儒教思想史,即从孔子到孟子的思想史脉络的构建,作者采用的是对于不太能够确定成立年代的文献,以基本能够确定成立年代的文献为基准,通过思想上的相似之处论证其在时代上与能够确定年代的文献具有共通性的方法进行论述的。在推定作者不明的文献的年代时,该书作者首先对能够明确时代的文献的思想特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该思想特征是否存在于时代不明确的传世文献中。也因此,该书的论述大致上是以作者设定的作为全书思想史论述“终点”的《孟子》为起点展开思想特征的总结,再利用该特征与其他文献的思想进行不断比较而展开的。用维特根斯坦式的比喻来说,即在某个大家庭的全家福中,先确定一眼就能认出作为家庭中心的夫妻的特征,然后通过观察周围其他人的外貌特征,找到所谓的“家庭的类似之处”,并不断重复以上操作。

虽然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并未明确指出各文献成立年代的可信度存在着差别。但为了使全书的论证结构更易于了解,笔者以为有必要对作为该书作者论述前提的文献成立年代的可信度的分类进行整理。其内容如下。

(一)同心圆的分析方法

该书作者将所考察文献的成立年代的可信度分为三个级别。打比方来说,这些文献围成了三个同心圆。处于中心位置的最小圆为最容易确定时代的文献群。作者在明确处于最小圆中文献的思想特征之后,将其与处于更大的一个圆中的文献群的思想进行比较。在确认完文献与文献的相似之处后,再将其与处于最外部同心圆中的文献进行间接比较。通过发现和整理思想上的相似之处不断展开论证。

接下来具体来看该书涉及的文献分别处于哪个同心圆当中。首先,处于同心圆最核心部分的,毫无疑问是作者认为成立于子思时代的“郭店楚简”中包含的文献。具体来说,该书第二章讨论的《性自命出》①末永高康该书与此相关的部分,由笔者监译的中文版现已发表。请参阅末永高康:《〈孟子〉和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性论》,《科学·经济·社会》2020年第4期。,第三、第四章讨论的《五行》(马王堆帛书《五行》“经”的部分)②由笔者监译的中文版,请参阅末永高康:《郭店楚简〈五行〉的修养论》,《科学·经济·社会》2021年第1期。,第七章考察的郭店楚简《缁衣》这三篇文献均处于这一范围中。此外,传世文献中能够大致确定绝对年代的《孟子》亦属于这一范围。作者将《性自命出》《五行》(经)《缁衣》三篇视为子思自著或是子思时代的作品,将《孟子》认作是孟子其人的作品,并在确定这些文献成立年代基本可靠的基础上,对上述文献的思想特征进行整理。但实际论述时,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对以上的论证进行概括,而是在各章分别进行讨论的。然就论证主旨的前后关系而言,对上述文献思想特征的分析当为该书论述的起点。

紧接着,处于同心圆第二层的是位于传世文献《礼记·缁衣》之前,与《缁衣》一样以“子曰”开头的并列短文为特征的《表记》篇与《坊记》篇。该书主体论述中几乎没有涉及的与上博楚简“内礼”内容相仿的《大戴礼记·曾子立孝》的一部分内容亦包含在这一范围内。与此同时,作者将马王堆帛书《五行》“说”的部分也设定在了这个同心圆中。作者依《五行》的“经”与“说”在思想上的相似性,即依“说”的部分最容易理解“经”的内容这一点,指出“说”的作者可能处于从子思后学到“孟子年轻时代”之间这段时间。这一观点是否合理将在后文另行讨论。

依照成立年代的可信度,该书论及的文献中处于同心圆最外围的是《礼记》的《中庸》篇。有关《中庸》篇的作者,司马迁“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史记》孔子世家)的说法广为人知。梁朝的沈约亦指出《中庸》篇被收录在当时尚存的《子思子》这一文献当中。不过该书的作者也认为,以上的记载并不能作为《中庸》篇是为子思本人或子思后学所作的证据。众所周知,有关《中庸》篇的成立年代,以往就有不少观点认为其成立于秦汉之际。为厘清《中庸》篇的成立年代,该书作者亦考虑了这些复杂的情况。然而对于武内义雄的“《中庸》可分为新旧两个部分,较新的部分相当于‘说’,是为对旧有部分的解说,成立于秦代”的观点,该书作者则持反对意见[7]121。该书作者从《中庸》中存在多处与郭店楚简及上述《礼记》诸篇的共通之处出发,认为《中庸》后半部分的内容亦为子思本人思想抑或是由子思思想发展而来的。

如此,该书以文献成立年代可信度较高的“郭店楚简”及《孟子》的思想特征作为出发点,继而指出《礼记》的《表记》《坊记》以及《五行》“说”的部分存在类似的思想特征,再将该类似特征的范围扩展至《礼记·中庸》,并将上述文献的整体思想视作是从子思到孟子思想的展开。在这一尝试中,第一章到第四章为对《孟子》、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及《五行》思想的比较。在第七和第八章的考察中,作者对郭店楚简《缁衣》以及与其文本风格相似的《礼记》的《表记》《坊记》(以及在作者看来对应“中庸古本”的《中庸》前半部分)的思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郭店楚简是为与《礼记》的《表记》《坊记》《中庸》的前半部分以及《孟子》在思想上有着密切关联的文献群这一具有说服力的观点①该部分的中文翻译版,请参阅末永高康:《〈中庸〉“诚”的思想》,佐藤将之监译,《科学·经济·社会》2021 年第3期。。

在此有必要强调的是,在对包含成立年代尚不明确的传世文献的资料进行“思想史”论述时,正如作者在该书第一章至第四章及第六章与第七章单独进行的论述那样,当尽可能地不脱离比较的方法。即无论先后,当以容易确定成立年代的文献与较难确定成立年代的文献之间的相似点为基准,坚实地推定较难确定成立年代的传世文献的时代。以能够确定成立年代的文献为基准推出较难确定成立年代的文献的时代,在这一以同心圆的方式不断推进考察范围的谨慎的实证分析方法之下,整体看来,该书对所涉及文献成立年代的考证以及这些文献之间的不同关系的观点应当说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后文将进一步指出,这里需要附带上“排除对‘中庸新本’部分的讨论”这一前提。

(二)对内容的深入探讨

1.研究模式的有效性

接下来将进入对该书内容的检讨。由于内山直树已就作者使用的术语及论述的流程对全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介绍,这方面的内容本文将不再赘述。笔者在此想要讨论的是,作者在构建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新典范时,通过对《孟子》、楚简《性自命出》《五行》进行比较分析,又从楚简《缁衣》及《礼记》中对应《子思子》的各篇章的比较分析中归纳出的战国中期以前中国思想的思维特征这一研究模式的有效性的问题。有关这两支思想系统的展开,该书分别在第一章至第四章及第五章到第九章分别进行了构建。

(1)第一个系统:《孟子》《性自命出》《五行》的比较分析

来看第一个系统的展开。作者以对成立年代上最具可靠性的文献(即不会晚至战国后期成立的“郭店楚简”与《孟子》以及不会晚至汉初的作为注释的《五行》的“说”的部分)的内在逻辑之理解为依据,明确了几种支配战国早中期思想的思维特征。作者以“作为天秤的心”“性即气”等术语为这些思维特征命名。这些术语看起来只是一些口号,会让读者以为只要紧跟着关于这些术语的说明就能够理解作者的论述。然而实际上,依此而来的理解很可能只能停留在对作者所引用的语句与术语之间的同义反复的层面。以下对该书最初的三章,即对《孟子》《性自命出》《五行》这三部文献的分析中得出的三部文献思维特征的论述过程进行评析时,笔者虽然会依照该书作者的编排顺序,但在内容和意义方面都将试着用笔者自己的话进行整理。

首先是作者对《孟子》思想的分析。这章的讨论不但处于全书论述的核心,实际上也称得上是作者在过去超过二十年的时间里对以《孟子》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思想研究的一个目的地。在这章中,作者通过对《孟子》思想的分析提出了以下三种思维方式。第一,《孟子》《荀子》等战国时代的思想并不存在作为实体概念的“性善”“性恶”的观念。具体来说,《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并非先有作为属性的“性善”和“性恶”的观念,然后从这样的本体论的角度去主张“性”是善或是恶的。在《荀子》“性”论相关的研究中,早已有学者提及其中并没有涉及“本体论”的“性”的善恶方面的讨论。而该书的作者则首先提出了《孟子》的“性”论亦与此类似这一观点。

如此,《孟子》又是如何不依赖“性善”这一如同本来就在人的内部存在的实体化的“性”的观念来主张人性是善的呢?这里又涉及该书作者对《孟子》思想特征的第二点观察,即人作为“天”所创造之物有着共通性,就“性”(即五感和感情)的层次而言,所有人都有着相同的取向。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因为所有人都想要“仁”“义”(同时厌恶“不仁”“不义”),所以“性”是“善”的。这就是《孟子》主张“性善”的逻辑。作者将这一思维特征称为“性的齐一性”。

作者指出的第三点特征为,《孟子》中对于实践或体认“仁义”的要点为“心意识到其自身想要(实践仁义)”。并指出《孟子》在提倡仁义之实践时,并非因应当实践仁义而实践仁义。而是对人来说,因为仁义是好的,经过“思”这一实践,而选择了对仁义之实践。作者把《孟子》的“心”论中存在的这一思维方式称为“作为天秤的心”,并将其与《荀子》在有关“心”的“可不可”的讨论中出现的“作为控制主体的心”进行了明确的区分。

接下来是作者通过对《性自命出》的分析发现的思维特征。作者首先将目光投向《性自命出》中“喜怒哀悲之气,性也”一文及与该文关联的几个部分,指出《性自命出》中发动感情的模式为人根据气感知外部的环境,即“性即气”这一思维方式。而在这里,“心”的概念并非如同《孟子》以及之后的《荀子》中的那样占主导地位,而是作为某种处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的“性=气”之间,对从外部而来的感应施加某种影响力之物(作者将其作用类比为“镜头”)。不过对上述感应过程产生影响的要素,在《性自命出》中除了“心”之外还有“义”。只是在该过程中,“义”的作用与“心”的关系并未明确。

作者之后论述的是《五行》。《五行》思想的最大特色在于涉及表达对内心理想状态之追求的“智”及“思”等概念。只不过,这些概念在这里并不仅仅是现代意义的“知道”或“思考”的意思,而是某种包含了朝着一种精神状态不断觉醒的过程的术语。借由叙述觉醒的过程,《五行》的作者提出了两种理想的境界:其一,修行者在亲眼看到当时的贤者本人的所为之后知晓其德;其二,修行者通过听闻古代圣人的传承而知晓其德。在这两种修行的过程中,修行者在最初的境界中经历的都是实际地效仿贤者的德行,并且结合各种德进行实践(善)。完成这一阶段之后,即便没有实际的经验,各种德行也会在心中形成其形象(“形于心”)。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其行为会到达“德之行”的层次,并且会进一步与连接“天”的“圣人”的境界相连。《五行》的“经”的部分虽没有“气”的概念,然而马王堆帛书《五行》“说”中对“仁”“义”“礼”等概念的解释均涉及了“仁气”“义气”“礼气”等与“气”相关的概念。作者由是认为,“五行”也是从“性即气”这一思维模式出发而来的文献。

如是,作者指出“性的齐一性”及“作为天秤的心”是为能够从《孟子》《性自命出》《五行》这三部文献中观察到的共通的思维特征。与此同时,《性自命出》思想中最为突出的“性即气”这一思想虽存在于《五行》的“说”中,然完全不见于《孟子》。作者认为这一思想是因为在从各种欲望中得出对仁义等德行之欲的“天秤”之“心”的思想的确立,即因“不动心”思想的确立而被舍弃的。以上是为作者在比较分析《孟子》《性自命出》《五行》这三部文献思想异同的基础上描绘出的从子思(时代)到《孟子》思想发展的大致图景。

(2)第二个系统:楚简《缁衣》与《礼记》中各篇的比较分析

在结束以上讨论之后,该书的后半部分(第五章至第九章)以与《性自命出》《五行》等文献一同包含在郭店楚简中,在战国中期已经流传开来的郭店楚简《缁衣》作为确定年代的基准,将《缁衣》与在汉代之后的记载中提及收录在《子思子》中的《礼记》的《表记》《坊记》《中庸》等篇的思想进行比较,对子思政治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说明。作者指出,《缁衣》与《表记》篇中都包含着某种因民众会效仿统治者行为,故统治者应当为人民表率的思想。而在《坊记》篇中则出现了不能完全通过“礼”等道德规范对民众进行统治的思想。在《礼记》《中庸》篇被认为是“中庸新本”的部分中,又出现了为克服这一状况而提出的,为赢得民众的信赖之德的“诚”的思想。在结论中,作者进一步指出,这种能够带来“天下之化育”的,作为“德”的“诚”的概念并没有在《孟子》中得到继承。

在目前为止的论述中,作者以郭店楚简到《孟子》这条线的思想的相似性,即以“作为天秤的心”及“性的齐一性”这两个特征为起点,试图构建两种不同系统的思想发展线索。在此稍做小结,属于第一个系统的文献即从《性自命出》《五行》到《孟子》,其思想的发展以“作为天秤的心”及“性的齐一性”作为共同基础。只不过由《性自命出》《五行》发展到《孟子》,“性即气”的思维方式被舍弃。而另一个系统涉及据两汉之后的书志记载收录于《子思》或《子思子》这一文献中的《礼记》的《缁衣》《表记》《坊记》《中庸》等四篇。其中,由于《缁衣》同样出现在了郭店楚简和上博楚简中,可以确定其思想年代为子思以前。而与其有着相似文本结构的《表记》《坊记》以及《中庸》篇的前半部分(即作者所说的“中庸古本”)同为子思时代的作品当无疑问。由于《中庸》后半部分(即作者所说的“中庸新本”)中也出现了《孟子》中不存在的思想特征,作者因此认为此部分当可视为最迟形成于《孟子》之前的文献群的一部分。其主要依据是,《中庸》后半部分的思想涉及一直到子思时代都存在的由作为人民表率的统治者而来的“天地之化育”,以及通过“诚”得到民众信任的统治者的状态。与之相对的是,《孟子》的“诚”论并没有继承子思(时代)“诚”论中与“天地之化育”相关联的主张。

2.重要的思想特征与意义

以上即是作者在该书中描绘的从子思时代到《孟子》的思想发展的概要。作者通过对文献内容的逐一分析,发现了不少以往研究中没有被提及的重要的思想特征。而对笔者来说,该书最值得称道的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注意到《孟子》的论述是以“欲”这一人类共有的属性为起点展开对“心”与“性”内容的讨论的。其实以作者本身的能力,在《孟子》思想中发现这样的思想特点并非不可预见。只不过郭店楚简的出现,使得作者将《孟子》之前成立的中国古代思想相关的可靠资料,与《孟子》之比较分析成为可能。而正是通过对《孟子》与郭店楚简诸篇概念及逻辑特征的细致分析,作者才得以使其关于战国早中期儒家思想文献的思维特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地呈现出来。实际上,笔者的硕士论文研究的也是《孟子》的思想。1990年代初期笔者撰写硕士论文时,虽然已有学者指出与《五行》的比较是为研究《孟子》思想时把握其“思维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然而仅参照布吕尔、中村元等半世纪以前的所谓“古代思维”研究的粗糙理论,笔者并未能感到他们明确了《孟子》思想的特征[8-9]。这样的闭塞感即便在郭店楚简出土以后也没有太大改变。乃因主流观点对《孟子》思想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将“性”看作是由本体论而来的实体这一框架中。时至今日,即便资料有所增加,学界也仍旧没有从“以宋明儒学的分析框架来讨论《孟子》内容”这一不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错误中跳脱出来。笔者以为,该书的论述很有可能可以打破迄今一直缠绕在《孟子》思想研究中的这种难以逾越的闭塞感,故而予以高度评价。

其二,明确了《五行》整体的思想结构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意义,此是为认识古代儒家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推动力。众所周知,《五行》的文本在1973 年以“经”与“说”组合的状态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持旧有思考典范的日本的中国古代思想学者的研究,如我们在池田知久的研究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其比较分析往往只能导出新出土文献的思想处在《孟子》和《荀子》之间的某个点上这一结论。即是说,无论如何彻底地将抄写年代为汉代的马王堆帛书与成书年代只能判定为汉代以后的传世文献之间存在的类似语句进行比较,只能推断出其思想成立年代在《荀子》之前或是《荀子》之后这一时期。

对此,作者采用的分析方法与上述的以往研究截然不同。除参照对“经”的部分逐字逐句如实进行解说的“说”的部分之外,并没有轻易地将传世文献的类似语句与《五行》进行简单的比较。也就是说,为了理解《五行》的整体思想,作者以谨慎的态度,通过深入《五行》本身的思想系统对其思想特征进行探索。并在此分析手法之下,成功描绘出了“始于理想人格的范式形象,经过觉醒的过程,其抽象的德也逐步形成于心理内部”这一《五行》思想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而这一思想特征的发现,与通过分析《孟子》思想得来的发现一样,不但对于《五行》本身的研究,对论述更为广阔的中国古代思想的特征亦提供了极为有效的理解框架。

如是,该书以“郭店楚简”和《孟子》的思想为基点,通过细致地考察提出的中国古代思想的特征,向把战国思想文献的编撰年代一律下推至汉代的日本中国古代思想研究,以及至今依然从“本体论的观点”出发来解释《孟子》等文献的心性论的中文学界的儒学思想研究,这两种一直以来支配着中日学界的研究典范同时发出了挑战。其具有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三、对于《性善说的诞生》主要论点的若干商榷

在明确该书是为链接今后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中新典范构建的重要研究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指出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首先一点是关于作者在该书中展示的从子思(时代)到《孟子》的思想发展存在的问题。如上所述,该书将“郭店楚简”和《孟子》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理解,以两者共通的“作为天秤的心”及“性的齐一性”这两个特征为起点,描绘出了由《性自命出》《五行》到《孟子》这一方向的思想史系谱,以及围绕据汉代以后的记载被收录在《子思子》当中的《礼记》的《缁衣》《表记》《坊记》以及《中庸》这四篇文献展开的可看作是四篇文献之间“内在的思想展开”的系谱,这两条思想发展线。笔者在意的是,在构建这两条思想史线索时,作者是如何处理前者与后者在文献资料成立年代的可靠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客观事实的。关于该书考察的文献思想成立年代的可靠性,笔者在前文中用三个同心圆的比喻将之进行了分类。这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对后一个系谱的思想展开描述时,有关与其他资料群相比成立年代的可信度明显不足的《中庸》篇后半部分,作者几乎是无条件地将其视为“中庸新本”加以使用的。对此作者自己也提到,这不过是一种尝试,若有新资料出现再进行修改即可。只不过,笔者认为,与在对其他资料群进行处理时,以《孟子》与“郭店楚简”之间的相似点为起点,如履薄冰般地展开论述比起来,作者对于《中庸》篇后半部分,尤其是“诚”论相关的论述则略显单薄。即便作者明示了《中庸》后半部分在思想内容上异于“郭店楚简”的其他文献及《孟子》的“诚”论,然以此为据将其设定为“孟子之前”的思想未免有些牵强。

有关《中庸》内容方面的特征,以下几点均为包括作者在内的研究者颇为熟悉的①有关明治以来日本学者关于《中庸》篇研究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拙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请参见佐藤将之:《“建构体系”与“文献解构”之间:近代日本学者之〈中庸〉思想研究》,《政治大学中文学报》2011年第16辑。。这其中的几点显然不利于作者的主张。首先中庸全篇没有出现子思的名字。第二十七章出现了“华岳”这一不太能从当时齐鲁地区的地理观联想得到的山名。此外,第二十九章中还出现了“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样的非常强烈地向全天下表明志向的语句。后半部至文末还频繁出现了明显不合于战国初期用语的复合词。如,“尊德性而道问学”(第二十八章)、“聪明睿知”“经纶”(第三十二章)等。说起来,《中庸》篇并非所有地方都像《缁衣》篇或是《大戴礼记》的《曾子立孝》篇那样,包含了与楚简文献内容相同的段落或文章。而且其文献构造明显包含了多层次的复杂性(这里的多层次当暗示了该文献形成现今固定下来的文本存在一个过程)。加之如上所示,其中包含了就连作者也不得不承认的可以断定为是后世思想的用语。总的说来,《中庸》篇为秦汉时代的作品这个一直以来的观点并非没有合理性。因此笔者认为,作者将特定的部分(如第二十八章)视为后代窜入的部分,并认为其余部分可视为子思时代作品的处理方式不太恰当。

仔细想来,若依与“郭店楚简”内容或风格存在相似性来对文献成立的年代进行判定这一原则对《中庸》篇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的话,将比较能够保证其为原有形态的第二章至第十六章君子论相关的部分视为一个内容上的整体,并将其看作是与“郭店楚简”思想有较强关联性的文章群,当无太大问题。然而从第十七章起,其内容开始转向“治天下”这一主题。关于作为后半部分思想核心的“诚”论属于哪个时代的思想这一问题姑且不谈②有关笔者对于《礼记·中庸》思想的观点,请参阅佐藤将之:《掌握变化的道德——〈荀子〉“诚”概念的结构》,《汉学研究》2009年第4期。。纵观《中庸》篇后半部分全体的主题,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出生于各诸侯总算解决了内政问题的战国初期的子思,为当时只是小国君主的鲁穆公提出规模如此庞大的统治谏言,似乎与当时的时代风貌并不相合。从这点来看,作者在该书第六章、第七章凭借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全体的相似性构建起的孔孟之间的思想史构图,只能说是如同一颗随时都有被引爆而瓦解的危险的地雷。

此外,虽不似处理《中庸》后半部分的论证那般危险,该书作者将《五行》“说”的部分视为孟子年轻时或其时别的思想家之作的推论,即将只能确定抄写于汉代初期以前的该文献上溯至《孟子》的时代这点也颇让笔者感到不安。诚如该书作者所言,对于《五行》的思想,与其利用后世(赵岐亦为东汉时的人物)的各类文献中的训诂进行解释,直接参照为理解《五行》经文而作的“说”,更能正确地把握《五行》“经”的思想内容。然而,此点并不能完全保证《五行》“说”的作者在年代上与“经”的作者相近,或是“说”为与“经”的作者关系较近之人所作。也就是说,即便《五行》“经”的部分早在公元前4 世纪初即已成立,由于“说”只出现在抄写于汉代初年的“马王堆汉墓帛书”中,其成立年代并非没有晚至战国末期的可能。有关《五行》“说”的部分成立年代的可能性这一问题,笔者以为依照出土文献的事实而非传世文献去处理应当没有太大问题。然而即便是能够将其成立年代上溯至战国末期之前,若想将其当作与子思时代相近的著作去处理,依该书作者现有的论证仍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第二点问题与作者在论述整体的“思想影响”时的习惯方式有关。从时间来看,该书所涉及的思想涵盖从孔子(身后)经子思一直到孟子的时代,其思想展开横跨公元前5 世纪到前4世纪这两百年。其间,某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间存在某种联系是完全可以想见的。然而,在论述思想与思想间的关系时需要注意的是,该书涉及的文献中虽存在大量的“(孔)子曰”这类的用语,但其文献的作者基本上是无法明确的。《缁衣》篇与《中庸》篇均被收录在作为后世传承的《子思子》这一文献中,以及“五行”这一名称能让人联想到子思和孟子虽为事实,但无可否认的是文献中非但没有出现“子思曰”或“孟子曰”这样的文字,甚至在该书涉及的文献中子思这一人物都完全没有出现过。从这点来看,描写某个人物的言行又涉及人物其名的文献只有《孟子》而已。因此,该书在论述“郭店楚简”或《礼记》四篇的思想内容时使用的“子思”或“孟子”等用语实际上并未超出想象的范围。即是说,作者虽为该书冠以“从孔子经子思到孟子的思想史”之名,实际上除孟子外,严格来说是以不明作者的文献群(《礼记》则为“篇”)作为考察对象的。因此,虽可将该书视为论述了文献之间思想内容差异的思想史论,然准确说来并不能认为其论证了这些思想家之间的思想影响关系。

以上不禁让人想起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史学家昆廷·斯金纳(Quentin Skinner)在半世纪以前对当时的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方法进行全面批判写下的著名论文“思想史中的意义与理解”中提到的[10],讨论思想与思想之间影响时需要注意的点。斯金纳提出,在论述A 思想与B思想的影响关系时,必须首先论证B 思想完全是受到了A 思想的影响。当然,在所研究的对象文献为甚至连作者及年代大多都无法确定的中国古代思想时,这一原则不太可能完全照着字面意思去运用。但深究该书的论述不得不指出的是,该书作者在对A 到B之间存在思想上的影响进行论证时,再次用维特根斯坦的“家庭类似”的比喻来说明的话,即将全家福中的两个人进行比较这一方式,仅能停留在因为被比较的双方在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存在相似所以两者一定是兄弟姐妹的层次。换一种说法,即便能找到A 思想与B 思想之间的相似与差异,这些相似点与差异点严格说来并非只局限于A 到B的影响关系。也有可能在更广阔的思想环境中,两者并没有发生直接的关系,而只是“同时发生”而已。就这点而言,在对无法明确思想形成的绝对年代的文献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古代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时,也许无论将哪几个资料群进行比较都有可能存在作者所说的因存在相似点所以是“影响关系”,存在差异点所以当予以“舍弃”(作者言)的情况。作者的这一论证方式存在的局限当引起注意。

总而言之,笔者以为,作者虽为该书冠以“从孔子经子思到孟子的思想史”之名,实际上除对《孟子》思想的论述之外,其余部分只停留在对以不明作者的文献群作为考察对象的文献间思想比较的层次。严格来说,并不能认为该书已经明确了其间思想史展开的过程。

四、构建新的古代思想史研究典范

总的来说,推定某个不明作者的文献的成立年代,必须以与在成立年代上更具可信度的文献的比较为基础去进行。因此在推定各文献的思想年代时,不得不采取先把握能够明确时代的文献的思想特征,再以这一思想特征是否出现在成立年代尚不明确的传世文献中为依据进行判断的策略。再次强调,对于成立年代尚不明确的传世文献的思想进行思想史的论述时,应尽可能地不偏离这种比较的方法。

反观中文学界,学者往往以后世传承的记载为据,将作者不明的文献直接认作是孔门弟子等的著作。以与该书考察的文献资料大体相同,且同样试图构建该时期思想史的梁涛的研究为例。梁涛在论述《礼记·礼运》的思想时,并没有对出土文献的思想内容及该篇与出土文献的相似点进行比较,而是直接将该资料的年代与郭店楚简的思想内容等同。例如,他在对思想史进行论述时,把《礼运》篇的作者直接推定为“子游后学”,将其思想视作接近孔子时代的思想,认为该文献与郭店楚简的思想并列,甚至可置于郭店楚简之前[11]158-183。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为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论证,勾勒出战国中期的思想状况的特色,应尽可能将分析的范围限定在战国楚简的内容上,将着力点集中在对其思想内容的逐一归纳这种需要耐性的考证作业之中。关于这一点,在郭店楚简中,该书作者几乎没有提及的文献并不占少数。作者在该书中明确的思想特征与这些文献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应当是今后优先考察的问题。

众所周知,郭店楚简包含了《鲁穆公问子思》这篇子思本人登场并就“忠臣”发表看法的文献。对于这篇对了解子思本人思想极为重要的同时代文献,该书作者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以《荀子·非十二子》篇中关于子思的评价为线索,将完全没有出现子思的《中庸》篇的内容几乎无条件地当作“子思的思想”去研究。笔者认为,若依此法即便是利用了年代上可信度较高的楚简资料展开论述,实际上也很难完全从旧有的研究典范中跳脱出来。有关这点,前文提及的武内义雄的著作中曾提到,同样包含在郭店楚简中的《缁衣》篇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忠敬”[7]114。结合郭店楚简中另有以“忠信”为主题的《忠信之道》这一文献来看,与其立即将目光投向在年代上难以确定的“中庸新本”的“诚”这一概念,该书作者若是把考察的重点集中于更容易推定年代的文献中作为重要概念反复出现的“忠”这一观念是否更好?

此外,现今被分在所谓的“道家”类的文献不放到比较的对象中是否合适?虽略为极端,笔者以为把对应今本《老子》的几组文献及《太一生水》假定为子思到孟子时代的儒学思想家所持有的思想其实并无不妥,因为这些文献之间并不存在显而易见的对立的观点。且既然这些文献是作为一个整体被发现的,则至少可以想见墓主人是将这些文献作为一个整体的文献群带往那个世界的。从这点来看,除对《性自命出》《五行》等文献加以分析之外,作者在该书中对郭店楚简中的这些文献也应当予以一定的考察。毕竟就笔者看来,古代中国思想研究的新的研究典范,不应以后世的学派分类为基准割裂出土文献,把作为一个整体的思想拆分成“这是儒家的,那是道家的”,而是应当首先把能够明确思想形成年代下限的文献群的思想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

最后还需一提的是,处于中国古代思想研究新旧典范的夹缝之间的该书,其论述结构和内容都较复杂且难懂。然而正因为该书处于新旧典范的夹缝之间,对读者来说才更具有以批判的眼光与其对峙的价值。这是因为从开拓新的研究典范这一角度来看,该书是在处理以战国楚简为主的出土文献思想的同类作品中极为重要的一本,其价值当会在今后持续发挥影响。此外,就明确以孟子思想为首的先秦儒家思想的特征这一层面来看,该书对在更广的研究领域中研究中国思想的学者和研究生而言亦为不可不读之作。

附记:本文作为针对末永高康:《性善説の誕生──先秦儒家思想の一断面》(东京:创文社,2015年)一书撰写的书评,原以日文发表于《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21 集,2017 年)。此次以中文发表,笔者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增补。

猜你喜欢
思想史中庸孟子
“经”与“传”:思想史视野中的先秦文体类型和文本特点
高屋建瓴洞幽察微
——《中国管理思想史》评析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中国文学思想史专栏·汉代经学与文学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