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拳”协同效应分析

2021-01-02 20:11方文君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7期
关键词:组合拳消费防控

方文君

(新疆科技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新冠疫情使世界各国经济遭受重创,我国的投资、出口和消费也出现前所未有的停滞,2020第一季度GDP也因此出现了负增长,但是,随着我国对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强有力的韧性发展的特征,在应对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冲击的过程中,我国中央财政和人民银行不断推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适度的货币政策,解决新冠疫情对投资、出口和消费带来的影响,重点进行疫情防控、支持保供、支持企业发展和复工复产等工作,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使用,使我国宏观经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和控制。从主要经济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GDP达到101.6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2.3%,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CPI从高点逐步回落,CPI上涨2.5%,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贸易顺差3.7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27.4%,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这一系列数据显现出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精准施策下经济持续恢复的势头,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的强大韧性。

一、新冠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2020年我国第一季度的GDP同比下降6.8%,第一季度前两个月的CPI涨幅冲至5%以上,国内经济发展低迷,物价水平空前上升,一度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的正常生活,我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新冠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消费、投资、进出口方面。

一是对我国消费市场的影响。我国受传统节日消费习惯的影响,每年第一季度的消费规模都会呈现增长的规律,与历年不同的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的消费市场一反常态,出现了季节性下降,2020年第一季度消费市场受新冠疫情的冲击非常明显,消费市场的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2020年第二季度消费市场受新冠疫情的冲击有所减缓,但是消费市场的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依然下降了3.9%。这场疫情对我国消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餐饮、文化娱乐、公共交通等所有的服务行业,除了满足基本的粮食、食用油、蔬菜和水果的需求以外,其他拉动往年消费的例如餐饮、文化娱乐、旅游等行业的消费大多处于停滞状态。近年来,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消费市场大幅度萎缩,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下降1.6%,消费对2020年GDP增长的贡献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不仅如此,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最终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分配和流通,因此,消费停滞间接影响了我国的生产活动。

二是对我国投资市场的影响。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采取延长春节假期、减少人员聚集和推迟、延迟复工等措施来控制疫情的蔓延,投资项目受到开复工率普遍较低、施工天数明显减少等问题的影响,因此,2020年1月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2020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的投资同比下降13.8%,第二产业的投资同比下降21.9%,第三产业的投资同比下降13.5%,1月至2月投资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5.6%,第二产业下降28.2% 第三产业下降23%。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这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2020年的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020年上半年较2019年上半年下降3.1%。这一组数据充分体现了新冠疫情对我国投资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三是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尽管我国对新冠疫情的控制非常有效,但是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的控制效果非常有限,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新冠疫情控制不力,仍然保持着较快的蔓延速度,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的蔓延直接影响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再加上特殊情况下人员出入境、跨境交通物流、疫情监控等因素的管控升级,全球产业链的状态受到严峻考验,旅游、运输等主要进出口服务贸易行业遭受冲击。作为制造大国,在外贸需求订单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遭受了严重冲击。投资整体下降明显,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三大投资增速均大幅下降。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的出口总值4659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5284亿美元减少了62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2%。可见新冠疫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我国应对新冠疫情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拳”

面对复杂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党中央及时出台防控新冠疫情的有效对策,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及时出台适合防控新冠疫情及发展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精准施策、沉稳有力的财政政策帮助企业和家庭纾困,同时发挥好货币政策配角作用,着眼于帮助政府筹资,确保纾困和救助政策的实施不会受到流动性不足的制约。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拳”协同配合,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实现经济稳步复苏。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财政政策

受此次新冠疫情以及经济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交织影响,财政政策走到了宏观调控舞台中央。财政政策具有针对性更强、实施机制更直接见效等特点,预期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和家庭纾困,因而在应对疫情经济冲击中针对性更强,催生了前所未有的积极财政政策配置。今年的财政政策主要目标在于“救助”和“纾困”,通过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提高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等政策措施,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3%,增发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大幅增加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1.6万亿元。

(1)扩大减税降费规模。面对新冠疫情给企业、居民个人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财政部及时实行减税降费政策来解决经济下行的压力,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政策,将该降的费降到位,该减的税也减到位。与此同时,按照国家工作安排,针对性减税降费,2020年1月至6月份实际减税降费超过1.5万亿元,有效地缓解了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冲击的压力。

(2)发行政府债券。财政部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抗击新冠疫情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的发行,让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在实处,全面发挥出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由于地方政府和银行之间的合作,政府债券的数量扩大,安排地方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2020年1月至9月全国发行政府债券56789亿元,根据国家需要结合疫情发展的情况,将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投放到需要财政支撑的部门。2020年国家财政新增加1万亿元的财政赤字和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并预留部分资金用于解决基层特殊困难。此次特别国债不计入财政赤字范围,所以可以突破往常的常规限制,并用于指定用途,有助于特别国债更加灵活的定向调控。定向国债主要用于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和居民消费,以及帮助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餐饮、服务等行业。

(3)加大免费及补贴政策力度。在把居民身心安全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减轻患者救治费用、提升防疫医护人员福利待遇、拉动企业复工复产、确保新冠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充足、加速疫苗和药物研发等,中央下发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并着重向新冠疫情重点地区倾斜,积极支持新冠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实施。在应对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时,我国财政政策注重控制节奏与力度,为保障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结合新冠疫情发展状况,及时出台新冠疫情防控政策。

(4)缓解基层财政压力。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地方财政在收支方面的不平衡也表现得更加明显,地方财政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面临了很大的压力。财政部把支持基层“三保”作为今年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实行力度很大,力求提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的能力。通过以前年度的资金结转和压减支出等方式,从根源上提升对基层财政的帮扶,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2.货币政策

面对2020年第一季度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中国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主动迅速出台与提振消费、投资和出口等有关的政策,及时根据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灵活掌握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采取适应新冠疫情防控时期所需要的“稳健的、更加灵活的、适度的、精准导向”的货币政策取向,坚持以“总量政策适度”“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支持实体经济”三大确定性目标,通过扩大再融资、再贴现规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增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扶持力度、保持货币的流动性的合理、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体制、兼顾内外均衡、释放改革红利、降低社会综合融资资本、统筹发挥金融系统合力、加大逆周期调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等具体措施,来提高货币政策的直达性,强化货币政策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扎扎实实做好“六稳”工作,确保一切从抗击新冠疫情的工作出发,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发展作为重要的、突出的实际工作来抓,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促进消费、拉动投资、扩大生产、扩大出口,以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1)保障市场流动性需求。通过实施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一是为中央政府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二是为金融市场注入了1.7万亿元的流动资金;三是2020年1月至9月,人民银行三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了1.75万亿元的长期资金。

(2)实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人民银行为有效抗击新冠疫情的冲击,分别多次提供1.8万亿元的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扩大再贷款和再贴现的资金规模。首先,在2020年1月31日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人民银行立即设立了3000亿元的专项再贷款,主要用于商业银行向医疗和生活物资重点生产企业提供优惠利率50%财政贴息贷款,为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至1.6%以下,有利地支持了医疗和生活物资的保障和供给;其次,在2020年2月26日人民银行再次提供了5000亿元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为商业银行提供不超过一年期LPR+50个基点的利率发放低息贷款,有利地支持国内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再次,是在2020年4月20日人民银行第三次提供了1万亿元的普惠性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将对“三农”、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控制在5.5%以内,全力以赴确保市场主体正常的经济运行。

(3)直达精准服务实体经济。人民银行根据“稳企业、保就业”的需要,于2020年6月1日创设了两个体现直达实体经济、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工具。一个是按月操作的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提供的延期支付工具。人民银行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了47亿元的激励资金,目的在于减轻小微企业阶段性还本付息的压力,实际支持了6~9个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付本金4695亿元,加权平均延期期限12.6个月。一个是按季操作的为普惠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的支持计划。人民银行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了932亿元的优惠资金支持,支持地方法人银行为小微企业发放3~9个月的供给2646亿元的信用贷款,有效地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4)加强窗口指导。人民银行督促国有大型银行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检查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资金落实,引导全国各类法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通过深化LPR改革降低贷款利率、实施直达实体经济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减少银行收费等方式,引导全国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1.25万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应对新冠疫情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

通过实施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组合拳”,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显著,经济持续稳定恢复。2020年我国季度经济增长指标恢复至常态水平,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

一是消费提振。在有效防控新冠疫情,扩大内需战略的引导下,各项促进消费的政策效应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一季度的同比下降19%,到第二季度的同比下降3.9%,到第三季度的由负转正,到第四季度的同比增长4.6%,消费提振GDP的增长贡献了力量。城镇居民消费高于乡村居民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力量,商品零售恢复较快,住宿和餐饮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居家线上消费规模大增,改变传统消费方式,生活类、医药类、文化办公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贡献了力量。

二是投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在有效防控新冠疫情,扎扎实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政策指引下,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下,2020年投资资金到位率同比增长7.8%,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33%,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增长1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结构不断优化。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由2020年1月~2月24.5%的负增长,到6月末的3.1%的负增长,到第三季度的正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较2019年增长2.9%。三大产业投资由负转正,第一产业较2019年增长19.5%,第二产业较2019年增长0.1%,第三产业较2019年增长3.6%。2020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 其中,第四季度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比第三季度提高了0.2个百分点。

2020年我国经济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世界各国在抗击新冠疫情和经济发展两个经济目标之间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事实证明,中国在经济复苏和新冠疫情防控之间取得了平衡,无论是从当前的经济数据还是从中国的经济复苏,都已经走在世界的前方。在抗疫期间,我们国家实行了非常严格的防控措施,在疫情初步蔓延阶段,暂缓恢复生产,虽然从短期来看我国为抗疫工作付出了较高的经济代价,但从长期来看,正因为我国暂缓恢复生产,承担了一部分的经济损失,在严控的基础上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目前表现出积极增长的国家。因此,可以看到,中国采取的宏观经济战略是成功的。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搭配的调控下经济逐渐恢复,各行业营业状况及我国各项经济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并逐渐出现正增长,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行稳方能致远,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2021年新冠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常态化的瓶颈性约束已经开始更多的从供给侧因素转向市场需求不足、订单缺乏等需求侧因素。因此,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应从“救助”“纾困”向刺激有效需求转变,宏观经济政策不断向需求侧扩张,发挥好市场实现机制,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组合拳消费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打好“组合拳” 攻克“坚中坚”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打好制度“组合拳” 推动改革“进一步”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