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资产经营中的财务投资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01-02 20:11武新英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7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财务人员资产

武新英

(辽宁省朝阳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辽宁 朝阳 122000)

国有企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国有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地方国有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随着我国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制约国有资产发展和增长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金融投资风险最大。许多企业在管理国有资产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常常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后期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进一步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使金融投资在国有资产运营中的风险明显加大。

一、国有资产的内涵及其经营目标

我们所说的国有资产,是指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在内涵层面上,可以将国有资产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广义上,国有资产主要是指国家通过投资、赠予、获得国家权力等合法途径所承认的财产和产权,尤其是国有资源,以及国有企业、行政机构的资产。国企的类型有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国家财产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包括政府、单位和法人三个部分,以及其他享有国家财产所有权的法人。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呈现出多层次多主体的特征。所有者是指发挥投资者作用的机构,主要包括代表同级人民政府行使投资者职能的部门和机构。

其管理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揽全局的目标是指国家管理国有资产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建设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目标。一种政治目标,为国家履行其政治职能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一种社会目标,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与安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有序增长是经济建设的目标。调价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供需平衡,价格稳定,控制失业。具体指数又称国有资产经营指数。根据资产的性质和管理的内容,国有资产可分为资源型国有资产、行政性国有资产和管理型国有资产。

二、国有资产财务投资风险的内涵

简单地说,金融投资风险就是企业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种风险投资会导致投资后的金融资产和收入损失。一般说来,它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投资收益的波动。虽然金融投资活动中,国有资产的产生主要是为了获取收益,实现资产的保全与增值,但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经营管理、政策法规、技术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再者,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也必然降低投资的最终收益。波动性越大,风险越大但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种风险预测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利用一定的经济或数学工具,可以有效地定量和定性地衡量风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二是投资的不确定性。因为在进行金融风险投资时,国有资产不能准确地预测其结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因而不能预先考虑所有可能的投资结果,从而得出明显的投资结果。不确定因素形成投资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企业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容易受到消费行为、同类产品供给等因素的影响。一旦消费行为或消费心理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了解和预测市场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更科学的投资决策,降低市场风险的负面影响。投资和经营国有金融资产必然面临各种竞争压力。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国有企业在财务投资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虽然国有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并得到国家财政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但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易受政府干预、缺乏灵活性和缺乏自主权等因素的影响,其数量急剧减少。国有企业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进一步完善内部制度。

三、当前国有资产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1.管理机制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比较薄弱,各项管理机制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制度设计和管理内容上。第一,尽管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有资产管理办法,但监管不力,原因是缺乏对资产购买、使用、租赁和处置的全面控制机制。这些资产一般只考虑实际需要,没有严格按照系统标准管理,造成资产浪费严重。资产出租、处置过程中,管理部门未履行相应手续,使用部门管理不当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资产随意丢弃现象严重。二是制度内容不全,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中往往忽视资产的维护管理,缺乏维护资产的责任追究、补偿等制度。因未进行必要的维修、保养而缩短了使用寿命。此外,当资产出现损坏、丢失等问题时,管理部门无法确定赔偿范围和标准,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的浪费。

从必要性和紧迫性来看,国有资产管理内容多,数据多,管理者缺乏政策知识,重视不够。空置资产主要是补充性资产,购置流程审批过于简单,没有从全局考虑资产的优化使用,导致资产管理工作的方向和结构发生偏差。就资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而言,资产管理者往往只注重对资产的获取,而忽视对其日常管理,如维护、处置等。没有及时更新有关资产所有者、储存者等的信息;许多资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这给后续工作造成了很大压力;对资产管理缺乏了解,容易停留在会计环节上,对实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本文提出“重价值、轻实物、重采购、轻管理”的观念,随意配置资产,造成资产严重闲置、利用率低。

2.财务管理混乱和缺乏监督系统

目前,我国财政部门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和权力相对集中,资金使用的随意性较大。整体金融管理混乱;主要问题是缺乏一套金融监管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难以彻底解决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它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大多数股权投资在利润和股利分配中,因整体流程比较死板,程序运用不够灵活,造成分红不一致,有时甚至不分红,投资公司的利润不能稳定增长,现金流不稳定,最终会导致财务管理风险进一步上升;二是公平并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如果市场进入的时机不恰当,投资风险会进一步增大,从而给投资者带来心理压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另外,员工的专业素质对再投资可能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3.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通过对前期相关数据的分析,认为国有资产投资前景和市场状况是提高投资收益的前提和保证,同时,上述工作的开展显然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所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就目前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的国有资产经营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缺乏对金融市场发展的认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同时,仅关注国外市场的发展,却完全忽视了我国现阶段开展金融投资所面临的最典型风险。另外,不少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比较专断,缺乏工作热情。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四、国有资产经营中财务投资风险控制对策

1.提高风险意识

财务投资风险是指预期目标与实际投资效果之间的差距。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做出完全没有风险的决策,即,投资前的预测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要面临风险,但必须认识到,即使实际结果与预期不同,也不一定是亏损,而是可能带来意外的收益。所以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绝不能盲目。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和规避市场风险。对自己所特有的风险,既要注意消除已有风险,又要尽量加以抑制。基于风险因素,敢于冒险、下定决心并承担可能带来额外收益的风险。要有效控制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必须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投资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控制机制,从源头上降低投资风险。国企要严格执行职工风险责任制,把投资风险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增强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规范其管理投资行为和程序使风险降到最低。为此,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风险收益共享的激励机制,使管理者在做出各种投资决策时更加谨慎,从而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政府部门要适当减少行政干预,强化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防止因政治环境、政策变化而造成不必要的投资风险。

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机制

增强国有资产投资的安全性,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完善的保障机制和管理制度。具体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建立健全投资主体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进行风险控制;明确职责分工,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对金融投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意识;科学规划金融投资项目的成果和程序。其次是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薪酬和奖励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风险投资商的责任感,减少政府干预,提高整体风险管理水平。最后,从制度层面上减少对风险投资商的不准确信息,也应引起重视。

3.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财政风险不仅存在于财政部门,也存在于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管的各个环节。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管理的成败,也关系到国有资产投资的风险。如果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国有资产的投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因此,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既注重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深对风险的认识,又定期选拔一批高素质、高业绩的财务人员到优秀企业交流学习,全面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应注重提高金融人才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尤其体现在金融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心理预期和集体价值观上。为了国际化,这些方面的质量都需要改进。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寻求新的利益平衡。

4.进一步优化资产运作

管理部门与国资委应保持合理的关系,改进企业财务投资的激励机制,使不同项目的收益和损失直接与投资者联系起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财务人员对风险分析的重视程度,促使他们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前更好地进行市场调查,并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基础,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国有资产本身就是人们的共有财产。一部分国有资产的监管权交给了人民,要积极接受人民监督。事实上,人民的力量也非常强大,能有效降低金融投资风险,有效规范投资流程。此外,管理系统必须跟上市场和经济发展的步伐,积极进行更新和尝试,最终找到适合国有资本的运行结构和运行机制,使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整体效率最大化,增加国有资产的整体投资收益。

5.建立并改进资产管理系统

按照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为规范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论证和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是协调国有固定资产经营管理行为的基础,有利于及时纠正经营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和不良现象,使之更加规范合理。

首先,在资产配置方面,国有企业要在预算和购置计划配置的基础上,以固定资产配置标准为指导,进一步完善资产配置机制。第一,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杜绝闲置资产的浪费。在资产使用方面,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和处置机制,各部门要指定专职资产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资产的配置和实际使用等日常管理工作。第二,严格基金管理人资产管理责任,定期对本部门的资产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本部门账实相符,资产规范。国企应在现有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加强日常审计监督,实现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的有机结合,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其次,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资产管理体系。为国有资产服务,使国有资产发挥最大效益。不断修订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以适应企业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使其更好地符合国家实际。政府采购预算控制、政府采购招标控制、政府采购合同控制、政府采购验收控制等。同时,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政府采购,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积极加强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建设,围绕重点环节和业务工作,协调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内部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决策失误、管理漏洞,及时查找原因,追究责任,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再次,要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以合理配置资产为出发点,建立分级管理责任制。资产管理处统一管理国有资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所属单位资产,明确各管理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科学规范资产管理,确保资产规范、安全。加大日常检查力度,确保账实相符,资产信息完整安全。

6.优化管理理念,明确角色定位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现有的管理理念难以满足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新要求。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保证。

对此,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应自觉树立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引导资产管理人员从上到下以身作则。必须更新资产管理的传统观念,加强和宣传资产作为一种重要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物力投入,调动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达到资产效益最大化,必须树立全面责任制。

国有资产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促进因素,是人类共同财富。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善管理体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金融投资风险是国有企业资产运营中必然要面对的重要目标和基本要求,具体表现为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政府风险等,采用适当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这些风险。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对国有资产投资的风险控制还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调整和优化企业资产结构。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财务人员资产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试析烟草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