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洁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整本书阅读”已是语文界热点话题,众多研究者对“整本书阅读”具体操作实施方面多有论述,推动了“整本书阅读”的推广实践。然而这些研究偏重的是“怎么做”,对“为什么做”似乎语焉未详,广大一线教师不甚明了“整本书阅读”背后的新理念,在实施推进时有很强的畏难心理。甚至,有教师认为“整本书阅读”是大学课程专家构想出来的概念,并不切合高中教学实际,反而加重了一线教师的负担。眼下,新课标推出已三年,新教材在全国普遍采用,可以说“整本书阅读”作为高中三年一以贯之的学习任务群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澄清“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学理念,回应这一问题——新课标所倡导的“整本书阅读”是否加重了一线教师的负担?否则,即使用行政力量强行推广“整本书阅读”,缺乏明晰课程理念支撑的教学实践也难以取得实效。
归纳起来,认为“整本书阅读”加重一线教师负担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过去单篇课文的教学,课时已经非常紧张,现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教师要耗费更多时间备课、收集资料、设计过程、开展活动等,才能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整本书阅读”太费时,教师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去做准备、去实施,所以加重了教师负担。
过去单篇课文的备课已费心力,遇到难懂的文章,即使有教参,教师也感到棘手,需要花大气力才能把课文讲好讲清楚。现在阅读整本书,其内容更为广博精深,尤其是很多经典名著的解读并无定论,高中教师专业水平有限,很难驾驭。“整本书阅读”对专业要求太高,高中教师即使费尽力气,也未必能讲好讲透,所以加重了教师负担。
大体说来,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耗时多,难度大,这是实情,也是一线教师面对“整本书阅读”真实的困惑。但是,之所以有此困惑,是因为一线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时仍受旧观念的影响,照旧思路、旧办法来实施,所以觉得处处是难题。反过来说,新课程之“新”,正是在理念上有了变革创新。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正需要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减去原来以为必不可少的“包袱”,这样教师才能感受到真实语文学习活动所带来的自由与解放。以下从三个方面讨论开展“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应有的理念转变。
有些教师按照旧思路,以为“整本书阅读”一如过去单篇文章的阅读,也是教师带着学生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到思想主旨再到写作特色一点点梳理全书。无疑,这样的“整本书阅读”必然辛苦。这是重复过去单篇阅读教学的老套路,把整本书看成一篇更大更长的文章进行细读慢品。这种语文学习观,其实是假定有一个固定的语文知识放在那,学生要做的是把这个语文知识学到手,因而在处理“整本书阅读”时,会把书中的内容作为学习目标,认为只有学生完全掌握这本书的内容才算实现目标。然而,2017年版新课标明确提出:必修阶段的整本书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1]。也就是说,新课标并不强调一味地细抠词句、挖掘书中的深刻思想,而是希望教师帮助学生建构起“整本书阅读”的经验与方法,即学生在真实的阅读过程中,必须读整本书时,一般会有哪些情境,会有何种困难,会有哪些心理。教师应带着学生经历这些情境,克服这些困难,调适这些心理,建构起整本书阅读的真实经验与有效方法。因此,教师不必深挖书中的微言大义,而应该引导学生完成“为了读懂一本书,要经历哪些、准备哪些、做好哪些”等基本任务。
说到底,在高中阶段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不是为了这本书而读整本书,而是为了今后更好地读整本书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与技能。新课程的理念特别强调,语文学习为了形成语文素养,各种知识性内容只是一个抓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习得能力、培育素养,能够在新的情境下迁移运用所学的内容。正如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语文”也是为了“用语文”。新课标倡导“整本书阅读”,追求的是学生通过这一本书的阅读,在了解内容的同时掌握一套读书方法,实际上更看重学生是否真正学会读书,师生在思想内容上不必有过多发挥。既然无须深挖书中的微言大义,教师在文本解读上也不会有很大的压力,何来负担!
虽然前一轮课改推行了十几年,一直在提倡小组活动、自主探究,但实际课堂上还是教师在主讲。很多教师有这样的情结,担心不讲,学生会不懂或遗漏重要内容。显然,教师如果还抱着教师不讲学生就不懂这样的观念,开展“整本书阅读”当然会倍感吃力。毕竟一本书的信息内容是那么丰富,如果单靠教师来讲,既费时又费力,还不一定能讲清楚。而且,教师主动讲解书中的内容,很容易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思考的动力,只会坐等答案。与课堂上教师干讲、学生硬读相反,现实生活中的读书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由某种缘由引发,一般也会指向某种阅读成果。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模拟真实的阅读状态,使学生有读书的内在需求,主动自发地去读整本书。
真实情境下的任务驱动乃是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的核心特质。建构真实情境,创设活动任务,意在倒逼学生弄懂书中的内容、掌握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不认真读、不细心读,就无法完成预定的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才愿意主动理解知识,才会积极锻炼能力,才能有效提升素养。不消说,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也是需要的,但一定是学生下功夫了、思考了,但又思考不得,感到匮乏产生需求时,再引入教师的讲授,这时教师的讲授才能解其惑、惬其意。此即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从教师讲授转向任务驱动,正是为了去除知识的硬塞,避免思维的惰怠,让学生的阅读真实地发生,倡导更有效更实用的阅读活动。这种“整本书阅读”,实乃做一种“减法”,减去之前不必要的备课内容、备课时间,减去不合理的教学形式、教学环节,让读书过程契合真实的状态,怎能是负担!
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很多教师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成见,即教师就是知识的化身,就是要告诉学生一个固定的、准确的、唯一的答案,进而导致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寻找这样的答案。然而,一本书的头绪那么多,哪容易找到唯一正确的答案。尤其是那些经典名著,学术界尚且没有形成定论,更难以在课堂上化约为一个众谋佥同的结论。的确,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但老实说,在这个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如果真的是确凿无疑的知识,以学生的搜索能力,这样的知识不难获取。即以“整本书的阅读”为例,教师如果还是以知识占有者自居的话,教给学生书中一些普通常识、若干固定结论,反而会让学生质疑生厌,因为这些大多是学生自己能够获取、能够学习的信息。
事实上,对各种复杂的学习情境,教师更多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一起探索,一起求知,共同面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形象地说,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学习参谋”。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教师也未必有现成答案,但是作为富有经验的学习者,可以为求知过程中的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有效的指导,甚至师生合作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过去,教师总是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学生也会在讨论一番后,习惯等教师最后的定论。现在新课程的理念则不同,关于一本书的主旨,尤其是那些经典名著,教师很难告诉学生一个标准答案,但没有标准答案不代表没有合理的解读,而这个解读正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生成出来,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新课标所倡导的“整本书阅读”是在创设一种真实的学习过程:关于一本书,没有现成答案,没有固定结论,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寻找有效的阅读策略,生成合理的解读成果。也就是说,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占有者,不必费尽苦心找一个确切的结论,而是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推动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一起建构,一起完成,最后获得合乎理据的阅读成果。从知识的占有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再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做该做的事,做能做的事,又怎会是负担!
综上所论,新课标所倡导的“整本书阅读”绝不会加重教师的负担,而是意在解放教师,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愿景。当然,对于那些从未读过一本书的语文教师,“整本书阅读”或许是一个负担,但这种负担更是一种压力,来倒逼这些教师成长。可以明确,“整本书阅读”的推进落实,亟须教师在理念上进行升级迭代。理念不变,行动也不会变,更不会有新的方法策略。新课改不仅要在方法策略层面推陈出新,还要在理念上辨析澄清,给予一线教师切实明晰的引领。或者说,让教师的理念发生改变,正是新课改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