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干预效果研究

2021-01-02 14:52王林召谢米希开买尔买买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控制组适应能力团体

王林召 张 丽 谢米希开买尔·买买提

(1.广东海洋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广东 湛江 524088;2.广东海洋大学 食品科技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3.广东海洋大学 学生处,广东 湛江 52408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1]。为此,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和政策,通过设立民族类高校和在高校招收少数民族大学生,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各种帮助。但在普通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存在不适应性,造成他们在人际关系、学业成绩和文化适应等方面出现问题。这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水平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概念论述

心理适应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反映了个体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特征。影响心理适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2](笔者译)。根据阿德勒“文化适应的五阶段模式假说”,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当母体文化与新的文化差异性比较大时,个体会感到困惑、孤独,并易于产生抑郁感,只有经过了母体文化和新文化的融合和适应以后,个体才会对新文化和环境越来越适应[3]。

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咨询,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4]。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学生以启发与引导,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心理干预途径。

二、研究目的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民族心理状态、生活环境变化、宗教文化认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5]。在人际交往时,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一定的交往自卑、自我封闭和偏执等心理问题。另外,少数民族大学生还面临着学业压力、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适应性困境及心理负担[6]。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周围环境,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他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健康成长。已有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格、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7]。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为群体营造一个温暖信任的氛围,有利于个体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也有利于个体提高心理适应性。本研究正是基于此,尝试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以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广东省湛江市某高校遴选出少数民族大学生48人。其中,男生16 人,女生32 人;维吾尔族39 人,哈萨克族5 人,其他少数民族4 人。遵循自愿原则,将这些大学生分成干预组和控制组,每组24 人。干预组中男生9 人,女生15 人,其中维吾尔族21 人,哈萨克族1 人,其他少数民族2 人。干预组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控制组不参加团体心理辅导,两组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均参加心理适应测试。

(二)研究工具

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量表”,共20 个题目。量表采用5 点计分法,得分在35~40 分表示心理适应能力很强,29~34分表示心理适应能力良好,17~28分表示心理适应能力一般,6~16 分表示心理适应能力较差,5 分及以下表示心理适应能力很差。本研究采用的“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研究过程

在团体心理辅导前,控制组和干预组都进行“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量表”前测。干预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团体心理辅导后,两组进行“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量表”后测。本研究数据采用2(干预组,控制组)×2(前测,后测)重复测量得出,因变量主要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量表”得分。

(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本研究采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主要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结合心理适应相关理论设计而成。团体心理辅导分5 个主题活动展开,每个主题活动由2 部分组成,总共大约90 分钟,每周1 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有以下5 个方面:第一,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目的:提高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和信任感),活动为有缘相聚和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二,增强人际关系(目的:增加人际交往感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活动有收获“糖弹”和绘制人际关系图;第三,认识自我(目的:认识自我,优化个体人格,接纳自己),活动有天生我材和价值拍卖;第四,提升学习能力(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意志力和抗挫力,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活动有时间分割和集思广益;第五,活动总结提升(目的:总结回顾,提升适应能力),活动有回顾团体、感恩父母和给自己写一封信。

(五)统计工具

采用SPSS 24.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包括t检验、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显著。

四、研究结果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干预组和控制组的心理适应得分情况:干预组的前测得分为8.992±14.494,后测得分为20.330±12.168;控制组的前测得分为9.920±14.548,后测得分为10.670±13.940。结合“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量表”的得分区间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得分并不高,大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适应问题;团体心理辅导前,干预组和控制组心理适应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后,干预组的后测心理适应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t=-2.955,P<0.01),控制组的后测得分高于前测得分,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判断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适应得分的影响,组别和前后测的交互作用对于心理适应得分有显著影响(F=30.161,P<0.001)。因此,进一步作简单效应检验。在前测中,控制组与干预组不存在显著差异(F=1.254,P=0.269),说明在团体心理辅导前,两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相差不大,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后测中,控制组与干预组存在显著差异(t=2.559,P=0.014),说明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组的心理适应得分要显著高于控制组。

五、相关讨论

根据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团体动力学观点:人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团体的存在。作为团体它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所决定的,而取决于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的关系[8]。团体心理辅导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方面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个体在团体中的存在感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心理适应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将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融入到团队之中,以兴趣和素质拓展为目标,通过成员互助、分享体验、内省升华达到游戏和思考并重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个体的心理素质。研究结果也显示接受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生要比没有接受心理辅导的大学生有更强的心理适应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团体心理辅导能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增进交往的感情、提高人际交往技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他们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自信心;有利于锻炼他们对挫折和压力的承受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培养。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心理适应能力,注重培养民族团结意识;第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培养他们自我体验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第三充分发挥朋友、同学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帮扶;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

结语

团体心理辅导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方面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但本研究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样本较少,受益面有待扩大;在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方案和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的理论机制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拓展。

猜你喜欢
控制组适应能力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雷鸟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七年级外来务工子女负性情绪调查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沙漠里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