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教育部,河南郑州450064)
随着3G网络技术已经发展成熟,4G技术已经广泛普及,5G网络技术逐渐进入市场,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是一个无缝的、立体的通信网络社会,数据的传输、信息的交流已经畅通无阻,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也遍地开花。
2018年7月,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现有网民数量为8.0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人,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的占比达98.3%[1]。近年来的移动终端机,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移动终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使得移动互联无处不在,也加速了互联网技术在政务、商务、教育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甚至变革着各个行业的存在方式,因而,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现代高职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原生一代,手机等智能产品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通过智能产品完成学习任务已是一种很普遍学习方式。他们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下载学习资源,参加世界各大名校的网络课程的学习,甚至可以在某些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学习。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兴起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2]。作为新兴的学习方式,它的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影响因素等都有待我们对其有深入的研究。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是Hutchins等人明确提出了分布式认知的概念,认为它是重新思考所有领域认知现象的一种新的基本范式[3],它是一种新的思考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来看待很多领域的认知现象。分布式认知观点认为,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是一种包括所有参与认知事物的新的分析单元。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人的认知是认知环境中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
从分布式认知的定义来看,它认为认知行为应包括所有参与认知活动的事物,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学习资源、知识呈现方式,认知的媒介等都会对认知行为和认知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分布式认知认为个体认知过程不仅受到学习者个体学习基础、知识储备等因素的影响,还与教与学的辅助工具、知识的呈现方式、学习氛围和外部的文化环境、外部的学习氛围、学习的时间、同学间的交流互动等有重要关系。
1.2.1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因其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途径,已经和电脑无太大的差别,它的强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硬件设备的强大,电池的续航时间越来越长,手机屏幕越来越宽;其次是操作系统的独立和强大,可以兼容各种学习、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应用程序,使得智能手机的功能得到无限的延展;最后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入无线网络。
1.2.2 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技术为中心和手段,以认知与学习为核心目的,将技术与学习情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4]。简单说来,移动学习就是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智能设备,利用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实现学习的无地点、时间、空间等限制的学习。本研究所指的移动学习主要是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学习。
分布式认知借鉴了认知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等的方法,认为认知的动机和效果是所有参与认知活动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研究组认为,参与高职高专英语移动学习这项认知活动的所有要素可以概括为几个大的方面:首先是学习者,学习者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会思考的学习者主体。其次是认知活动中的媒介,包括认知对象和媒介,认知对象主要是学习内容,它的连贯性、完整性和趣味性等;认知媒介主要是指移动设备。最后是学习环境,它包括学习者所处的人的氛围和环境氛围,人的氛围主要是指学习者有无外界强加的学习动机,有无相互激励的学习共同体等;环境氛围主要是指学习者有无安静的、支持型的学习环境。
基于对本研究命题的认知,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为:
其一,对分布式认知的内涵、基本观点及分布式认知在教育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分布式认知用于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其二,用分布式认知理论分析对高职高专英语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整理;
其三,进行实践调查,得出统计数据,确定在英语移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对学习者造成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些是决定性的因素,哪些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最后,根据本研究样本的特点提出优化高职高专英语移动学习质量的策略。
首先,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对已有的影响英语移动学习的因素进行现状分析,发现目前研究的不足;
其次,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分析和构建本研究的整体框架,根据框架结合相关理论编制问卷;
然后,对研究样本进行调查统计,得出调查数据并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影响高职医学生英语移动学习的因素并进行总结归纳;
再则,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分析得出英语移动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提高高职医学生英语移动学习效率的相关策略。
最后,研究结论及总结。
分布式认知理论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认为移动学习也是学习者和学习场所中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已有的研究,本文根据自己的认知也倾向于认为认知活动存在于个体、个体间、媒介、环境、社会、文化和时间中,根据英语教学实践的需求,本研究把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分为五个层面,即学习者因素、学习环境因素、学习资源因素、媒介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5]。学习者因素: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对学习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学习者所具有一些性格品质是产生学习效果异同的主要因素。学习资源因素: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学习资源的趣味性,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学习资源的兼容性,学习资源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环境因素: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辅助性的帮助作用,学习环境要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保持学习动机的条件。媒介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是指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承载媒介,分布式认知理论把媒介作为了参与认知的一部分。媒介的屏幕的大小、音质效果、分辨率、传播速度等都是参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学习者所处的环境中所存在的价值体系、学习活动得以持续的外在动力、广告培训机构的宣传等,更是鼓励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的外在刺激,因此,学习者外在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于学习者的学习也非常重要。
根据研究组的需要,我们把问卷内容设置为7部分,主要包括:(1)通识类调查,主要调查研究对象男女比例及他们对移动智能设备的占有情况,对待英语移动学习的态度等;(2)学习者自身调查,我们认为学习者的意志力,学习内在动力,学习者的兴趣爱好等对移动学习有一定的影响;(3)学习资源,学习资源的呈现的形式(音频、视频),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学习内容的趣味性等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关键因素,特别是作为移动课程,要想长时间、长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独特性是什么;(4)学习环境,作为学习者身处的环境,它能保持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持续,能保证学习活动不受干扰,能让学习者与学习内容有各种形式的互动,如果条件允许,能有同学们的帮助、鼓励,教师和家长的指导、监督;(5)媒介因素,主要涉及移动设备的屏幕大小、音质效果、分辨率、传播速度及其性能因素;(6)社会与文化因素,主要涉及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学习的资费,学业的要求,培训机构的宣传,学习者所处的环境中社会人对移动学习活动的支持与否等一系列的社会和文化对学习者英语移动学习的影响;最后一个部分是对英语科目移动学习的未来展望,对未来移动学习的新诉求。
本课题组选取某高职高专医学院校2017级临床专业191人和临床专业174人,18级影像专业183人,共548人为调查对象(女生307人,男生241人),共发放问卷548份,共回收511份,回收率93.1%,其中有效问卷476份,有效率93.3%。从问卷的回收和有效率状况来看,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本次调查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真实情况。
从调查统计得出的数据来看,本实验选取的调查对象平均持有智能类电子产品移动设备1.15部,智能手机的持有率高达100%,这种现象与当前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关,当然这也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硬件保障。学习者对英语移动学习保持有较高的积极性,都愿意并且已经利用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移动学习。下面就研究相关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4.3.1 英语移动学习影响因素中的学习者因素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把与学习者个人因素有关的内容分别表述为,在学习中是否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习者的兴趣爱好。我们用文字描述和数值来表述我们调查得到的结果:用移动设备学习时,其中有21%的移动学习者注意力非常集中,53%的学习者选择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而定,23%的学习者觉得自己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被周围的事物干扰。学习者的爱好、兴趣对移动学习的选择方面有决定性的影响,81%的受调查者认为兴趣爱好影响移动学习的选择,特别是移动学习的学科等有较大的影响;在移动学习的持续时长方面,选择15分钟左右(42%)和可以保持课程设置中的一个环节(51%)占据了绝大多数,影响移动学习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学习内容的设置和学习者自身的意志力。
4.3.2 英语移动学习影响因素中的学习资源因素
在我们的受试者中他们认为在进行移动学习时,他们对学习资源的科学性、连贯性是非常重视的(93%),其次是学习效果(91%)、学习费用(86%)和操作的便捷性(62%)。由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参与移动学习的学习者们不仅关注学习资源本身的科学性、逻辑性,学习的效果,还对学习费用和学习中的便捷性很关注。
在具体的英语移动学习中,进行词汇查询的97%,其中四、六级等考试、专升本考试需求的占有86%,其它类型的学习寥寥无几,说明学习者在选择学习内容时,更倾向于一些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网上学习,这一方面说明,学生们的移动学习有很强的功利性,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制作网络课程时要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在针对学习内容呈现的形式方面,大家喜闻乐见的音频和视频结合最受欢迎(89%)。
4.3.3 英语移动学习影响因素中的学习环境因素
在对移动学习的环境进行调查时发现进行移动学习时有46%的受试者不太关心周围的环境;但是也有51%的同学认为周围的人对于移动学习的态度会影响自己的态度;在进行移动学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竟然有52%的人认为自己的移动学习时间不是很充足。针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认为高职学生的移动学习比较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但是如果他们带着学习任务去进行移动学习,还是能持续进行下去的。但是医学院校的课程较多,特别是高职类院校,在2年内要学习诸多的专业课程,时间短,任务重,导致他们没有太多的课余时间。
4.3.4 英语移动学习影响因素中的媒介因素
我们在对有关移动学习中的媒介因素进行调查时发现,信号、网速、屏幕大小的确会影响移动学习的过程和效果,但是有学生向我们反映现在实际的移动学习过程,网络信号、网速、屏幕大小等对移动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目前已经不再是难题了,因为社会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关设备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现在唯一还有点麻烦的是,移动学习的设备用电问题,毕竟手机及平板的电池容量有限,会给移动学习带来一定的困扰,但是现在很多同学都配备了大容量的充电宝等物品可以暂时缓解该难题。
4.3.5 英语移动学习影响因素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同学(56%)认为,个人的经历会对移动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这可能与在网络课程的学习大部分是需要知识基础的,个人的经历可能会对学习内容产生认同进而生发叠加的学习效果,而没有这样学习经历或生活经历的人就不会有这样结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社会关系也是促成学生移动学习的主要渠道,学生接触网上学习资源时是依靠同学、老师、广告等社会关系来获得(97%),只有极个别人是自己主动搜索学习内容。经我们分析认为,网络毕竟还是虚拟的世界,我们更倾向于去相信周围的人的推荐。
根据此次调研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英语移动学习现状的策略。
其一,在学习者主动性的因素中,表现出来的与学习者相关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主动的动机普遍不强,主动学习的愿望几乎没有;其次,学习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也没有,很多学生的移动学习都是随机的、即兴式的学习。这种状况在高职高专是常见的现象,同时也是影响移动学习的最主要的因素。学习者是所有学习活动的主体,是移动学习达到良好效果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制定相关的教育方案,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帮助学生认知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其次,要通过班级活动、心理活动等,培养学生坚毅和坚持不懈的品质。学校和教师通过举办丰富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最后,我们要组建学习兴趣小组,设立指导老师、小组长等,帮助和监督学生持续学习,继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二,从英语移动学习的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学生对网上学习资源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既希望学习资源能有科学性、连贯性,也同时希望学习的费用能在承受的范围之内。由于目前网上的学习资源多为第三方学习软件,教师参与学习材料编辑的机会不大,但是我们教师要广泛地接触各种网上学习资料,对各种学习网站的内容、费用有一个广泛的了解和掌握,这样便于给学生推荐科学的、实用的、适用的、价格合理的学习资源。
其三,就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的强烈功利性来看,作为一线的教师要充分抓住他们这种心理,为他们创造条件,设置机会去给予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充分的肯定和奖励。同时,学校和各级部门也可以设置各种学习活动,为他们的英语学习行为设立比赛项目等,鼓励学生们的积极性的功利性学习。最后,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性的四、六级等英语等级考试,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其四,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深受学生同伴的影响,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要设立必要的各种学习小组,建立网上的学习微信群等,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组织,为学生的移动学习设立榜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