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凤霞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广东·江门 529000)
今年1月20日,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教育的基础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前家庭教育由家长有意识地、自觉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早期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影响。然而,农村的学前家庭教育还比较落后,成为阻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最大的因素,所以对其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2021年6月,笔者对鄂西北地3000多户农村幼儿家庭的父母展开问卷调查,分别从家长接受教育的文化程度、幼儿教育方法、抚养方式等维度进行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00%,总计3000份问卷,答卷主要来源于公安、石首、荆州、宜昌、荆门等县市。最终调查发现,农村家长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对幼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普遍是语言责骂。有三成以上的幼儿家长在自家搞种植、养殖,顾不上孩子的教育。但是由于本来文化水平低,闲暇时间往往沉溺于手机、网络小视频、搓麻将、聊天、喝酒等活动,将孩子交到学校后不管不问与幼儿教师几乎很少交流与沟通。尤其,在农村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占比81.7%孩子是代管式教育。由于父母外出做生意或打工、父母离异、父母残缺等现象,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管的现象非常普遍。长辈受教育文化程度更低,更多的只是关注幼儿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从不关心教育的问题。在谈到孩子在家由谁主要进行照顾时,农村学前儿童的第一照料者六成以上的孩子是由母亲照料,其次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由父亲看护的少之又少,因为父亲主要是承担家庭生计与经济支柱的角色,较少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
与幼儿家长交谈的过程中发现,85.9%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对孩子非常重要,“老师管教育,父母管吃穿”,学习教育是老师和学校的事情,父母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教育意识淡薄和对父母教育责任的认识缺乏;但是农村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良好势头,10.5%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提到了关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艺术表现才能的培养。21.3%家长表示生活中不采用打、骂、吼的方式进行教育,训斥、惩罚、抱怨、批判、打骂不再是教育幼儿最常用的方法。一些80、90后的父母开始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愿意倾听和接受孩子与自己不同的意见,通常会采用柔和的“讲道理”“劝说”等方式。81.2%家长对幼儿教育上的投入比例不低,一年给孩子买书和玩具的花费平均在1000元以上。说明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业,如识字绘本、唐诗、算术、各种儿童智力玩具成为家长为幼儿购买频率最高的物品。在与幼儿家长交谈的过程中还发现,80后或90后的家长思想开放,很容易接受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主要是缺少了解新教育理念的渠道和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走访中发现,新时期的农村,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村容村貌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乡村干部和老百姓的管理意识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工作措施相对乏力。大部分乡村活动中心的图书阅览室对文化服务宣传没有做到位,绝大部分新建文化活动中心根本没有开放和运作。活动中心的阅览室里很少有关于学前教育或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有关农民种植养殖知识的杂志读本,也是蒙上了厚厚的灰尘,从未曾翻动过。乡村的“大喇叭”,所谓的广播,基本都是摆设,也很少播报了。乡村文化活动室或活动广场主要的用途只是在年头八节供村民们唱歌跳舞而已。大多数村民在农忙暇余时,除了在家上网,看电视,打打牌,喝酒、聊天等,基本上没有健康向上的有意义的娱乐活动。
在家庭教育上,很多家长的教育经验要么来自自己的父母、同事或朋友的交流,要么就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了解科学的现代育儿知识,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不懂怎样教育孩子,导致家庭养育能力缺失。农村幼儿家长普遍不关注幼儿园的教育,认为幼儿园就是给孩子找个托管的地方,一个哄孩子的地方,不了解幼儿教育的根本目标,不知道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不知道玩具是幼儿的第一本教科书,很多农村家长认为游戏就是“瞎玩”,耽误孩子学习,将“爱玩”作为孩子的缺点,希望孩子能“少玩多学习”。而学习主要仅指读写、识字、算术、背诵古诗词等。从而反映出家长教育观念中对知识强烈的渴望和对幼儿陶冶情操的唱歌跳舞、美工绘画、游戏活动的轻视。家长关注的只是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只顾孩子会不会读写算,忽视孩子的心理、行为习惯、情绪情感的培养及情操的陶冶。所以很多家长对幼儿教育带有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机性。
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认为母亲是孩子的主要抚养者,认为看护孩子是母亲一个人的事情,与父亲无关,或者一些父亲为了生活,忙于奔波而无暇参与幼儿教育的过程;那么教育的任务就交给妈妈一个人照料孩子,造成幼儿过度依恋母亲,从而容易出现性别角色失衡。还有一些父母亲进城务工,对孩子的照看极为有限,看护人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直系亲戚,当提到他们的职责时,他们的回答是“把孩子看好”,而当提到教育时,回答是“那是他爸妈和老师的事情,我们不行”,爷奶“够着”教不了,父母想教“够”不着,家庭教育责任真空。这些幼儿缺乏父母的关爱、陪伴、言传身教,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促使幼儿产生了社会交往方面的诸多问题。由于农村隔代教育问题显著,村里的留守儿童由长辈进行看管,长辈教育水平更低,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监管。导致年幼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如意外伤害事件、患病医治不及时、学习成绩问题等事件屡次发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条件的日益改善,我国家庭教育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并没有随之改变。现如今,大部分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淡泊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很多问题与偏差。他们认为对孩子只要在物质上满足要求,管好孩子的吃与住,付出金钱就是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孩子教育是学校老师负责的事情与家长关系不大。家校脱节,把本来属于家长责任范围的事全部推给了幼儿园和老师。由于农村幼儿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使得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往往停留在孩子是否听话,是否变聪明、学习是否进步等浅层问题。缺乏教育的远见,对孩子德行培养一般持轻视态度,不能形成良好的育人家庭环境,从而导致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大打折扣。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根基,是奠定人生基础的阶段,不仅关系教育的品质问题,也关系到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针对农村教育的特点,特别是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问题和隔代教育问题较为显著,应引起政府特别地关注,务必加大农村经费投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同时农村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尤其那些常年在外务工求得生存发展的家长们,尽量能合理安排时间管理子女,可以选择就近打工或父母留一方在家等。政府应加快出台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加强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示范、骨干、带头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小城镇和农民聚集点为依托、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幼儿教育机构和家庭相结合的农村学前儿童服务教育体系。为乡村幼儿园配齐配好保教设施,如活动场所、器材、玩具等可供幼儿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幼儿营造和谐、安全、充满关爱的环境。政府应组织专业人士对幼儿家长或看护人宣传、讲授及普及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向家长传授幼儿饮食、营养、疾病、安全等方面知识,为家长发放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用书,补上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一课。各级政府要利用媒体的力量来引起民众对留守幼儿的关注,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深入乡村支教,为农村带来先进的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监护人及家长授课,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帮助留守儿童树立积极志向。同时使广大的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农村幼儿园加大监管力度,进行定期普查、整顿、对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坚决取缔。加强对园长、幼儿教师教育的培训,高度重视广大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为幼儿创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困境更多的是需要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自身素质及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通过发挥幼教专家、家庭教育指导者,村委会督导组、专业社会工作者、幼儿园教师等智力支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特别是长辈们也需要接受教育培训,让他们掌握必须要掌握的教育方法。可以选择在农闲时节,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专家开展家庭教育主题讲座,可以向家长系统的传授幼儿教育知识和方法,如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了解幼儿容易出现的问题与适宜的对策、了解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了解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的发展、如何为孩子选择玩教具、如何发挥父亲角色的作用、了解学前儿童认知、情绪情感、人格、社会性与交往的发展,学会如何表扬、批评孩子的方法和艺术、如何创设家庭教育环境等。顺应“互联网+”时代背景需求,针对农村家长的实际情况,讲座应以传授可操作的方法为主,提供直观、便利的学习方式、通过浅显的语言和事例,让农村幼儿家长能够接受并掌握。
幼儿园应利用自身资源和潜力,担负起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重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保障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管理,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宣传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其一设立家长园地,幼儿园从实践的角度与家长沟通的一种形式,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信息与教育要求,提升家长的幼教能力。如帮助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摆脱自我中心、了解亲子活动陪伴时间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教育孩子的文明礼仪、如何发展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等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教育难题,由于家长园地指导示范明确、目标具体、发挥家长群体智慧等优势。使家长从其他家长那里获得启发,帮助家长克服无力感和倦怠感,在培养子女方面树立自信心,有效提高农村家长的教育水平。其二设立幼儿园开放日活动,由幼儿园定期向家长发出信息,组织和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为幼儿家长提供最直观的示范,使他们从中获得感性经验。家长可以针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畅所欲言与探讨。现阶段在农村幼儿园尚未形成开展幼儿园开放日活动的意识。只有少数地区的农村幼儿园会在“六一”儿童节时举办一次节目汇报演出。为了确保家长的知情权,及时地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管理及幼儿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应该让家长实际参与到幼儿园开放日活动中,观摩幼儿园教学活动,使家长了解早期幼儿教育的正确内涵、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让家长学到一些培养子女的教育方法,将幼儿园的要求和家庭教育的要求统一起来,提高家长的素质。
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安定,家庭都是最重要的基础,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更是如此。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生态环境系统,任何一个教育环节的缺失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让家庭教育回归本位,让社会、幼儿园和家庭,各司其职、三者协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作为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或监护人必须身体力行,不管工作有多忙,尽量抽空陪伴孩子。家长不只是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同时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倾听孩子的真正需要,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做一些亲子游戏,让幼儿真正感受来自父母或亲情的关爱,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国家政府出台政策和资金扶持,地方政府明确专人分管,抽出专职人员从事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与管理的宣传工作,落实责任将幼儿教育当作农村基础教育的重点来抓;广大的幼儿园专家、学者、园长、教师及家庭指导者的无私奉献,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纳入政府、社区、幼儿园及学校的绩效考评中来,发挥社会教育、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体力量,最大限度激发多元主体的工作潜能,加速家庭教育社会职能的实现,真正做到优化教育生态系统。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儿童真正能够无忧无虑地快乐的成长。
总而言之,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农村学前家庭教育问题,即是农村、农民、家庭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农村幼儿的成长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携手才能够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家庭教育质量与城镇的家庭教育相比,还比较落后。加强农村地区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帮助农村家长改变教育思想观念、让村民家长真正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有利于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农村幼儿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