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报道的舆情隐患及引导策略

2021-01-02 08:55周尚梅
青年记者 2021年4期
关键词:舆情隐患受众

周尚梅

在信息漫天飞的全媒体时代,海量的经济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受众对经济的认知,影响着受众的经济思维、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媒体经济报道是受众准确了解经济形势、正确研判经济发展形势的航标。因此,媒体对经济新闻的报道要全方位、多角度围绕经济热点和国内发展做好经济工作的舆论引导。如今一些不良媒体和自媒体弱化了媒体经济报道的客观准确性,不仅消解了媒体公信力,而且潜藏了经济舆情隐患,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经济事件发酵成经济舆情。近年来,经济舆情问题越来越突出,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显得十分迫切。如此形势下,相关媒体和人员需要深入理解舆情与经济舆情的内涵,明晰经济报道存在的各种隐患,探寻规避舆情隐患的途径。

舆情与经济舆情

虽然当下对“舆情”一词的使用十分频繁,舆情事件亦频频发生,但是学界对于舆情的内涵尚无精确的定论。诸多学者依据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和视角对舆情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从现代舆情理论的视角对舆情进行理解,认为舆情是发生在特定时期内,有关特定社会事件,带有倾向性的社会群体意见反映。笔者认为,舆情是发生在特定社会空间、特定时间内,有关特定社会话题、事件、现象及信息的群体倾向性反应,并满足以下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发生于社会空间和特定时期内;二是由社会性事件引发的群体意见反映。

经济舆情,可定义为由经济话题引发的社会群体意见反映。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以及新媒体盛行的当前时代,各种热点事件比比皆是,经济焦点话题同样是层出不穷,使得由经济话题引发的社会舆情问题纷至沓来。在人人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传播者的今天,社会群体对经济事件的关注热情愈加高涨,对于经济话题讨论更是踊跃发表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导致经济舆情的形成。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媒体的经济报道,大多会涉及公众自身的利益,一旦引发舆情影响就会较大,需要予以特别重视。

媒体经济报道常见的舆情隐患

1.误判趋势。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体经济报道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变,新媒介的增效,自媒体方式的延展,都使得经济报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下,由于部分媒体在进行经济报道时误判经济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地埋下了经济舆情隐患,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舆情。有些以“专家”自居的媒体人在报道经济新闻时,借官方权威宣传自我观点,对经济走势与动态妄下判断,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众对经济形势的认知。对于外行的受众而言,由于经济问题关系着其财富增减,因自身经济研判能力有限,便很容易轻信所谓的“专家忠告”。但是,当受众在一些偏颇式媒体报道的诱惑下作出经济行动而收效偏离预期时,势必会激发起不满情绪,从而引发舆论热议,甚至爆发经济舆情。

2.虚假报道。与误判式经济报道相比,虚假报道更加使人难以忍受,影响亦更为恶劣。互联网的盛行及新媒体的发展,为虚假经济新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受新媒体形态的影响,虚假经济报道和负面新闻话题更容易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更易于受到关注。噱头十足的虚假经济报道成为热点的几率非常高,破坏力也就很大。有些肆意造谣及故意唱衰社会经济的话题,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潜藏了巨大的舆情隐患,极易误导受众对向好的经济发展形态的错误认识。

3.功利性导向。世人皆说商人逐利,然而与商业利益相关的经济报道,往往亦会被某些商家当成逐利的“工具”,借用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带有商业利益倾向的信息。媒体维持发展需要资金支持,有些商家以优厚的广告费用许之,使一些媒体发布有利于商家利益、具有功利性导向的信息。这些有违客观性和公正性、带有软文性质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就是经济舆情隐患的源头。这些看似权威客观的报道披着新闻的外衣,误导一些不明真相的受众,当受众的权益受损时,他们不仅会将矛头指向不良商家,而且会将宣泄点聚焦在报道不实信息的媒体上。

经济舆情的引导策略

1.媒体经济报道应兼具权威性与实用性。作为经济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媒体要把握经济报道的舆论影响,正向引导广大受众正确认知经济发展形势,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做到兼具经济新闻的权威性与实用性,规避经济舆情隐患。首先,要持续拓展媒体经济报道的覆盖面。清晰地捕捉真正有价值的经济话题,并拓展报道内容,避免“以偏概全”。其次,体现经济报道的实用性。以满足受众日常经济活动需要为主旨,发布易于受众接受和操作的经济信息,秉承为受众切身利益考虑的报道宗旨,发布全新市场行情、动态及产品信息,帮助受众正确认知经济形势和动态。另外,彰显媒体经济报道的解读性。媒体经济报道,一般专业性较强,门槛较高,受众不易理解,需要发挥经济报道的解释功能,多层次、立体式剖析信息内涵,阐述信息背后真正的价值。

2.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报道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形势。媒体要主动担负对国家和百姓的经济信息服务职责,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另外,媒体要确保经济信息的有效性。媒体在进行经济新闻报道时,要把握好信息量的“时度效”,以受众对经济信息的需求为核心,避免信息报道抓不到重点,出现过犹不及问题,亦要避免信息量过小使受众不得要领,做到信息量的科学合理[1]。

3.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性。作为信息生产和传播者的相关媒体工作人员,要立足于当前的经济报道现状,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便在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当下,为广大受众做好正向研判,做出正确的导向。其一,要正确理解深度报道的内涵,掌握深度报道的总体特点,具备深刻的思辨精神以及独具匠心的创新与前瞻,增强经济话题报道的纵深性,在巨量经济信息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受众呈现最真实、最有用及最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其二,要树立超前意识,勤于思考,确保经济报道的实用性、有效性和贴近性,形成别具一格的报道风格。其三,提升报道的宏观审视能力,确保报道的整体性、高度性,及多角度、多侧面经济话题剖析能力。其四,增强舆论交锋应对能力[2]。面对经济舆情隐患,要客观认识到受众热议会不断涌现,善用融合传播,及时发声,以事实致力受众达成共识,防止经济舆情蔓延。

猜你喜欢
舆情隐患受众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舆情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