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慢直播的创新应用

2021-01-02 08:55焦飞越
青年记者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报道疫情

和 曼 焦飞越

直播,通常是指“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的传播方式,根据传播媒介主要划分为广播电视直播和网络在线直播”[1]。与传统直播相比,慢直播具有几个显著特性:节奏缓慢,非事件性;原生态,真实性强,几乎不存在任何外界的干预;持续时间长,用户的现场代入感比较强烈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慢直播的传播呈现

1.传播主体专业化。慢直播对技术层面的要求很高,需要专业的工作团队来运行,不仅需要运用专业的直播设备,也需要采取先进的直播技术。例如提供清晰稳定且流畅的直播信号,或利用AI技术的分析能力对直播内容实时进行识别分析,对热点事件进行推送等,既要保证拍摄时长,也要保证直播质量。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以下简称“疫情报道”),慢直播的直播平台之一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App。这一平台运用了5G、4K、AI等新技术,视频高清、信号稳定,还可以进行4K电视投屏。由于疫情报道的特殊性,慢直播用户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要求更高,加之在特殊时期谣言泛滥容易引发大众心理恐慌,这些因素决定了慢直播的传播主体必须是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专业媒体。

2.传播内容原貌化。从慢直播的内容上看,与传统的网络直播明显不同。慢直播传播的是原生态、无加工且不存在外界干扰的内容;传统的网络直播是由主播直播内容、引导直播的走向。两相对比,慢直播采用是一种第三方客观中立的视角,大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信度。慢直播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已经达到了新闻报道呈现事实原貌的最大程度,不仅向用户实时呈现事实,也呈现事件的发展过程,并且完全按照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以时间顺序加以呈现,最大限度满足了用户寻求事实原貌的心理期待。疫情发生初期,人们大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希望及时得到官方发布的事件信息,加深对疫情动态的认识和了解。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报道中,从最初的一片空地到最后的医院建成、设备安装完成,慢直播将整个过程全程实时呈现,其呈现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其他报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3.传播渠道便捷化。慢直播充分利用现有渠道资源,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如今,各大社交平台及综合性媒体平台都上线了直播栏目,用户直接利用现有的移动直播收看渠道即可观看慢直播。比如IPANDA熊猫频道,除了其创办的网页版频道和App,还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微博等平台开设公号,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平台随时关注IPANDA熊猫频道的慢直播动态。同时,慢直播利用网络传播互动性强、参与性强等优势,将传播与内容紧密结合,凸显了传播的延展功能。无论是社交平台的慢直播,还是新闻媒体客户端的慢直播,用户都可以一键分享到微博、微信、QQ等其他平台。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利用实时评论和互动弹幕参与话题讨论或与其他用户交流,还可以利用分享功能发送给社交关系网中的人,使他们成为慢直播的潜在用户。通过这种分享功能,慢直播形成一种裂变式传播,不仅提高了用户参与度,也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

4.用户身份多重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用户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和参与性。移动互联网的实时交互功能让他们在观看慢直播的同时,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或社交媒体平台的弹幕功能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与其他人进行意见分享以及交流。同时,“慢直播持续时间长并且真实、原生态,它没有主持人解说的打扰,始终处于第三方客观中立的视角,为用户带来强烈的现场感”[2]。因此,慢直播能够让用户之间的交流持续时间更长,互动参与更加广泛深入。新闻媒体借助这种形式进行报道,不仅为用户制造了一种时空同步的真实感,也为他们带来了一种更温馨的陪伴式体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慢直播的创新应用

1.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提升媒体公信力。互联网的技术赋权使得人人拥有传播信息的权利,然而当人们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无从辨别。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对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的渴求更加凸显出来。在这种状态下,新闻媒体的报道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对外界情况快速研判,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疫情报道中运用慢直播形式,大大满足了人们对实时而可靠的疫情信息的需求。慢直播的镜头呈现给用户的是绝对直观的建设工地、停机场、医院内部等真实的场景,既没有画外音解说,也没有镜头切换,让有关疫情的真实信息实时传达给用户,消除了他们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盲目猜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遏制了谣言的散播。主流媒体将反映原生态场景、一镜到底的慢直播运用于疫情报道,既是对其权威性的网络延伸,也是对公众舆论的正向引导,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增强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2.丰富新闻获取渠道,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媒体作为重要的传播平台,不仅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集散地,精准对接用户,切实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立足信息化环境,慢直播给新闻媒体提供了新闻报道的新思路。为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将慢直播运用于新闻报道之中,不仅能丰富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也能给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信息获取体验。疫情防控期间,慢直播成为网友获取最新疫情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疫情初期,人们对于疫情状况不了解,媒体对于疫情具体情况的报道也不清晰。在这种情况下,多运用一种报道手段就多一条获取信息的渠道,慢直播持续时间久、播放时间长,用户可以持续关注来获取相关信息,媒体也可选取慢直播内容进行再次编辑、多次传播。

3.疏解大众恐慌心理,发挥社会安全阀功效。疫情报道中,慢直播在抑制谣言、澄清事实、疏解压力等方面发挥了社会安全阀的重要作用。关于“社会安全阀”这个概念,美国社会学家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进行了明确阐释:“将人们的不良情绪用其他手段代替,使他们的情绪得以发泄,以解决不良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3]疫情期间,媒体通过慢直播进行舆论引导,转移大众的注意力,减缓民众的恐慌情绪。比如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慢直播中,各大媒体将国家防疫重大举措作为报道重点,通过这一方式安抚和疏导公众情绪,有效缓解了大众因疫情引起的恐慌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良情绪产生的消极影响。慢直播除了传递信息外,还能够提供一种陪伴式社交。用户在观看慢直播时,通过实时弹幕进行情感交流,不仅获得了慢直播本身提供的信息内容,还从中获得了基于陪伴式体验产生的心理安慰。在直播间内,所有用户参与着同一个传播活动,分享着同一种情绪,他们从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归属感和群体认同感。在疫情报道中,慢直播的这一特点被媒体充分利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比如央视频联合中国电信对疫情报道进行的慢直播,除了充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之外,还在直播间内形成了评论区的对话场景,打造了一个全天候陪伴式的虚拟社区。在这里,用户或成为“云监工”监督医院建设进度,或成为“云爸妈”关注石榴宝宝的成长情况,或成为其他角色获取信息、舒缓恐惧心理。

慢直播应用的前景展望

1.营造陪伴式环境,创新体验式传播。通过用户体验和用户反馈,传播主体能够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用户需求,进一步完善传播模式,创造出优秀的新闻产品,提升用户的忠实度。从这个意义上看,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必须将其纳入新闻报道内容选择、形式创新、效果核验等环节中,作为新闻媒体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新闻媒体应当秉持“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在新闻报道时充分考虑人们的情感需要,尤其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要准确感知他人、加大报道中有关情感的成分,提升共情传播能力。同时,新闻媒体要善于在新闻报道中应用慢直播,重视发挥其所固有的优势,为用户营造陪伴式的信息获取环境。

2.记录事件全程,实现多次传播。原生态、无干扰的慢直播报道为用户提供了真实而客观的新闻场景,但其生命力远不止于此。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自身内容生产的优势,深入挖掘慢直播中有价值的信息,实现直播之外的多次传播,是新闻媒体今后在新闻报道中与慢直播有效对接的必由之路。由于用户在慢直播中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较大,新闻媒体可以借助其他信息呈现方式弥补慢直播自身存在的缺陷。例如,可以将即时互动的慢直播与高效碎片的短视频相结合,一方面,慢直播报道还原事件本来面貌,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另一方面,短视频注重报道其中的亮点、闪光点,为用户提供更加直接的有效信息,两者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实现对新闻事件一次全程记录、多次传播,切实提高传播效率。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新闻报道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