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倩
(东营市垦利区董集实验学校,山东 东营 370500)
诗文是中国文化历史中一个独特的瑰宝,其独特魅力在于,诗人能够将其要表达的许多含义用寥寥数语进行描写。以韵律的形式,多种的修辞方式将思绪和意义表达在内。那么,诗词作者是用意象去将其想要表述却难以简单用文字表达的含义来具体化,使读者了解其内心所暗含的感情。不了解意象,就很难了解作者在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含义。
在初中阶段,因为学生们已经在小学阶段接触过诗词,对诗词进行了简单的学习,即对诗词的理解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积累,那么如何了解诗词的文字背后作者想要传达的含义与其所暗含的思想是这个阶段学生应当学习和掌握的重要要求。那么,理解意象就是他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诗词是诗人用来表达他写作时所拥有的、他希望通过诗文表达的情感,或通过诗文表达的思想观念,这种情感、态度、思想观念通过诗文中对具体现实事物的描述来表达,从而达到意象表达的要求。
简而言之,意象的作用就是诗词作者借具体的事物来表述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态度。那么,诗文中的意象就是没有生命的物体,通过诗文作者赋予的情感和态度使其成为具有含义的意象。正因为这样,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环境下,在不同的状态下,会赋予相同的事物不同的情感和意义。所以,对于意象的学习和分析才十分重要。
初中时期,对于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熟读和背诵,这个时期,已经需要学生通过诗人所留下的字眼去探寻诗人想要借这些文字表述的深层含义、思想情感、价值态度等。但是,意象就是诗人留下的门路,给读者一个可以窥探诗人写作时内心的情感价值的道路。所以,想要很好地理解一篇诗作,就需要学生首先能有能力很好地理解诗人所使用的意象所表述的含义。
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理解诗篇是学生需要养成的一种能力。在应试过程中,学生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古诗文,如果在以往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没有通过练习获得这样一种能够分析古诗文的意象中作者所表达的含义和情感,那么在古诗文这项中,学生将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
对于诗词的教学不能完全以应试为目的,不能因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丧失探索古诗的冲动。但是,又不能完全考虑应试的需求,只追求文章的理解和对古诗文美的探究。所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和一个平衡法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问题。
世间万物本身不含有什么情感或抒发什么状态,这些情感和态度都是诗人赋予它们的,这同样导致了一个问题,即,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诗句中代表着不同的含义。那么,有些常用的意象的含义的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去深入分析。
每一个人因为自身所有的眼界、文化积累、价值观的不同,对待同一个诗词的理解都会因此而有所不同,那么学生因缺乏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为丰富的人生经验,他们对诗词的解读大部分要依靠教师对其进行引导。那么,就会造成一种情况,即,因为教师自身的能力限制,而导致对诗词意向的单一解读,使得学生不能更好地更完善地理解和体会诗文的美丽以及诗作者借诗篇想要表达和抒发的情感和态度。
文字的作用就是为了传达和记录诗作者的情感和态度,那么所有的情感和所有的态度是人内心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活动,那么诗作者借着事物将其表现出来。可是,一个人的文化背景,所经历的悲欢往事,是不一样的,如果不能理解诗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悲悯、狂喜,即理解文化背后底蕴,那么就无法真正理解意象。
诗歌在中国的文化写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文人墨客用它来抒发自己各种心理情感,那么这也使得诗歌表达了各种各样的情感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分类,这些种类有离别时对友人表达不舍而作的赠别诗,也有游子独身在外远离双亲时用来表达思念的诗文,也有郁郁不得志,无法抒发政治理想时表达愁怨的诗。
不同的意象抒发着不同的情感,有些意象是常常用来表达这类情感的。那么,这些可以被归纳总结来帮学生理解记忆,既可以方便学生来理解全文,又可以使学生在应试过程中获得理想的分数。
比如在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文中,常用的意象教师最好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背诵,而是让学生理解。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归纳理解帮助其记忆,即在送别诗中,古时的人们没有太多便利交通工具,多数以马匹和双脚而行,那么可想而知,其行进速度是十分的慢,需要在路上有足够休息和避雨的地方。所以,古代修建有比较多的凉亭。那么一旦出现长亭这类的字眼,很明显诗人就是在送别或者别人在送别他。古时交通和通信都如此的不方便,一别之后,再次相见,至少也是数月之后,那么离别时不舍之情肯定更重。
如果古时选择的是陆路,那么常见的便是长亭,如果走水路,两岸常见的便是那青翠绿柳。风吹起时,杨柳随风摇摆,如同古人不舍同伴而伸出的衣袖。杨柳容易存活,无法同友人一起出行,是陪伴,古人也会折下一枝绿柳赠与友人,表达挽留不舍之意。
意象是诗人留给我们的一条路,帮助我们去探寻他在诗文中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态度。那么,诗歌的构成是一个个单独的意象,从而形成意群,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态度展现给诗文的读者。所以,想要理解掌握诗文,先要掌握和理解意象。
意象在表达诗文的情感时常常会利用与其相搭配的形容词、动词或者数量词。
以动词为代表来说明一下诗文情感搭配。动词的作用是使文章不是冷冷冰冰固化的文字,而是使诗句成为活的,有生命力的。如,在《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个动词,“裁”和“剪”使得文字能够在读者面前构成一幅画卷,了解诗人眼中所见的美景。“裁”和“剪”两个字使读者如同亲眼看到柳丝极其的细,如同被人精心细致地制作出来的。读者读这个诗句,就如同亲眼所见二月的细柳嫩枝一般。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学会如何分析诗文来完成试题中对诗歌的考查。那么,我们主要先分析诗文中的意象来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态度,从而通过作者所勾画的意境来了解诗文的主旨。
无论是文章还是诗词歌赋,作者在写作时总是出于某种写作目的,而这个目的是他写作这篇文章的中心,其他都是由这个中心组合的。写作目的又可以粗略分为,写这一篇诗词的原因和写这一篇诗词能够获得的结果。诗歌的意象是受作这一篇诗词的目的影响的。而这个目的恰恰与这个作者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和自己人生的起伏和波折以及个人为人爱好和写作风格有极大关系。如,李白的诗词中多首提到了“酒”,那么分析来看,一是李白个人的性格不拘小节,乐于交友,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在一起酒是必不可少的助兴佳品。二是,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李白是天资聪颖的人,他在诗文、经史子集各个方面有很非凡的理解力,这样的人物,自然以为在政治抱负上能有施展,却一直不能得到重用,一直渴望朝廷赋予大任却屡屡被贬谪,所以,酒是他用来解自己难以施展抱负的惆怅。
诗词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结晶和独特瑰宝,而教育是需要潜移默化、逐渐积累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地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对意象的学习和总结,帮助学生领悟诗歌的美丽,了解诗词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