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新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35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与逐渐落实,“双高计划”名单的公布,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更加自觉地思考自身的使命并调整自己的定位与布局。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驱动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有助于从历史的视角中找寻高职教育诞生与发展的缘由,从中析取其中存在的核心驱动要素,进而促进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企业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及高智能设备来快速满足巨大市场需求。随着机械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各行各业的高精度及智能设备的涌现,维修及操作使用方面出现了人才严重的缺乏,企业很难找到真才实学的高技能职业人才。大学生和高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无法胜任企业的岗位需求,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多年来受国家各种政策和形式的影响,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由于归属不同,职业学院得到的国家支持不同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受生存的压力追求办学规模,为追求高学历、办学层次不惜更改校名。畸形的职业教育造就了大批的教具企业发展,随着企业应用新技术及新工艺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与社会发展脱节,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生产实训无法保证。很多高职学校没有真正的实训教师、实训场地、实训设施,无法保证基本技能的实训,而技术含量高、智能化高的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实训,学生实训只能到技术含量低密集型、熟练型的企业充当劳动力,实训单调技能很难提高,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联合是双方利益都能得到保证,学校是为了培养人才,而企业是为了制造产品,追求成本、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高技术装备制造,由于精度高、工艺复杂,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企业不可能接受学生实习,害怕造成设备损坏、工具消耗、产生废品、降低效率等。双方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存在矛盾很难接轨,在教学方式、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安全等等方面都存在矛盾。
与企业同步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新产品、创建机械装备制造综合制造基地。可以提高学院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能力,提升学院话语权、知名度,提高教职工技术应用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成为在校学生待就业学生创新、创业、创客基地;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中心成为在职、兼职人才的技术孵化基地,引进先进技术的实验基地;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中心成为引进人才、技术研发新产品基地。积极开拓市场引进企业产品,创建产品制造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中心目的是将各系部、各工种资源集合于一体。实现生产教学一体化。实现产品研发、制造过程一体化。服务方向是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技术推销推广;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售后支持;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技术跟踪。
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是与社会交流的窗口,与新技术、新工艺的迅猛发展同步,应该有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品开发研制能力。单一工种、单一专业、单一部门是无法实现综合基地功能,只能利用综合实训基地在实体经济体生产中,学生、教师才能学到适合社会认可欢迎的技能。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直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实习厂(济南第六机床厂)亦是机械电子部定点生产工具类磨床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品有多用磨床、万能工具磨床、成型平面磨床、模具磨床、滚刀刃磨床、拉刀刃磨床和填补我国空白的刃磨可转位刀片的成套设备等多种产品。其中6种产品获奖,并出口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J6-008成型平面磨床经部级鉴定填补国内空白。2MBK7125数控周边磨床,国家三部委确定“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国内空白。2MK7125数控周边磨床,国家三部委确定“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填补国内空白负。2010年学院实习厂承接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可转位刀片周边五轴数控精密磨床”课题,2015年8月圆满完成并通过国家机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验收合格。
学院实习厂(济南机械装备实业公司)自1989年以来,公司积极与国内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成功地开发并制作了化工 、轻工、造纸等行业的大型专用生产线几十条,大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完全能够替代进口产品,成为国内该类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是一个集科研、设计、大型化工、轻工设备制造、安装、调试为一体的高科技实体。
学院创建于1955年,是全国第一所高级技工学校,有培养“技师职业资格+专科学历”高技能人才的独特优势,常在全国技能大赛获得优异成绩,离不开学院实习厂提供的综合实训及专任教师培养。零几年毕业的学生回当地就业,很多大型国有企业招工我们学生甚至不用面试可直接参加工作。学院早期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参与或直接承担实习厂的生产任务,所以学生的阅历和工作能力都有基础,毕业后走向社会他们的适应力、创造能力强,能得到社会认可、欢迎。而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及科技研发、新产品试制人员,不断充实转入专任教师队伍,是我们学院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
国家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明确提出“高技能人才也是人才,是其他人才不可替代的人才”。足以看出高技能人才的紧缺状况和培养难度。从市场供需关于看,高技术含量、高智能的装备制造业深知,培养一个真正的高技能职业人难度不弱于培养一个博士。在高技能职业人才的认知及高技能职业人才如何培养,我们还有待积极探索,过程中应有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分析高技能职业人才认证标准,应该掌握那些理论知识和相应技能等级?学历教育有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职业教育有技师、高级工、中级、技术熟练工、技术操作工。从企业需求和人才构成看,学历教育对应研究生,职业教育对应技师。但现实,学院增多了、学生扩招,各种职业技师证、高级技能证有了,适应装备制造业所需要的高技能职业人才很难找到。
高技能职业人才如何培养,普通学历教育专科以上人才不具备职业技能和企业实践经验,主观意识不愿意从事职业技术工人工作。职业教育的现状是追求学历、层次和扩招,职业技能不熟练、缺乏实训生产环境,无法满足装备制造业对高技能职业人才急需。国内外科研技术发展过程证明,科研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要经过充分的实践检验和高技能职业人才实施。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只有在生产过程反复实践锤炼,才能培养出来。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下不具备高技术含量实训环境,不具备装备制造业一定的技术研发制造能力,不具备与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进行实质性的联合办学能力,所以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职业人才。应该加强职业院校自身综合实训中心、产训基地和师资力量建设,不断探索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途径。
充分利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开发银行的《关于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组合投融资支持的实施方案》,加强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开展以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或引进符合学院发展的优质校企合作,建设以生产优质产品性实训基地。
利用综合实训基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培养技能人才,利用综合实训基地与科研机构、研发机构合作开发研制新产品或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在实际课题项目中提高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研发能力。
利用组合投融资加快发展现代高职教育,利用组合投融资深化产教结合、院企合作,利用多种融资方式在产业实体经济建设中寻求更好发展。
综合实训基地建设采用多种形式,(1)以教学为主的产教融合实验型公共实训基地;(2)引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生产产品为主”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引进地方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退伍军人培训、其它社会培训等等综合实习基地。
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利用好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的投资补助政策,建设产教融合试点,引进制造业企业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具有一定规模产能的实体企业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利用好政策性各种信贷融资,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利用好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积极为当地政府承办各种公益性职业培训,获取职业培训补贴、补偿补助。
现实职业教育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很难达到实质性联合,职业教育院校只能加强自身综合实训中心、产训基地的建设,积极培养一体教师,保证基本技能训练、加强高含量技能训练,在高端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培养高级职业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综合实训中心和产训基地确保产训有机结合,使消耗性实训变为生产性实习;积极开拓产品市场保证产训产品数量、提高职业技能技巧;积极开发、研发、试制高技术产品保证产训种类,在研发试制高技术产品中培养锤炼一体教师,提高综合职业技能;在高技术产品的产训过程中锤炼学生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的高技能职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