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

2021-01-02 09:28:54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工学院校高职

固 红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5)

0 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也十分迅速,根据调查表明,我国对于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大,尤其是在我国一些经济和科技都较为发达,发展较好的地区。随着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增加,对于人才应用的需求也在不断的细分。许多企业都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现象。工学结合的教育方法已经在我国有着十分久远的教育历史,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被广泛应用。利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校在走向社会是的竞争力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面对岗位,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基础。同时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为我国提供充足的人才后备军,协助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高职的学习阶段中,教师教学结合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并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作为前提来进行教学的模式。使得学生在简单来讲就是在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入日后工作的需求,将日后的工作任务带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经过学校的培养后,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帮助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持。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1 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市场化的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去了解市场的发展需求,对于目前市场上的人才需求以及企业的招聘信息进行了解。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所学的专业为标准来进行课程的教学。高职院校教师在将教学时必须将市场教育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心,将市场需求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

1.2 提升素质

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以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来进行岗位素质体系的构建,保证教学基础设施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需要积极与学生对口专业的企业进行合作,及时与政府、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校任职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根据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目前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各个高职院校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 目前高职院校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仍是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实际经验非常缺乏。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学会了理论知识,却难以完成实际操作的任务。这与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极度不符。单方面学习理论知识,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同时,有些教师在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时,无法掌握好“度”,整节课堂完全成为了学生的“领地”一节课看似气氛愉快,但真正学习到的知识却是少之又少。使得工学结合变成了纸上谈兵。同时,部分院校虽然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落实,但由于高职院校中一些教师的能力有限,缺乏能够进行实操教学的教师,使得学生难以通过实践进行学习。

2.2 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根据目前的国内高职院校的学习状况,多数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生学习不够主动,不能自主的了解目前市场人才的需求,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学习质量较差。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也是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问题。

2.3 部分学校硬件设置陈旧

在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中,由于学生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进行实操的练习,因此对于学校硬件设施要求较高,然而部分技工类院校硬件设备老旧,难以符合当代企业的生产要求,使得学生在学校中的实践经验与面对岗位时需要的技能不相符,使得企业需要花费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无形中加长了人才培养的周期。这一现象也阻碍推进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进程。

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教育管理的创新

3.1 增强教师素质

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以及高职教育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教师的能力以及教学方法出发,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自身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使得接下来的工作顺利进行。首先高职院校应先对教师的职业技能进行培养,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已经对工学结合这个词不会感到陌生了,但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真正推行过程中,很多都是流于形式,他们多数已经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仍以讲课老师为主体,而忽略了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一问题。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让教师去了解、熟悉应该如何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具体应该怎样去实行。让教师深入了解工学结合的各个方面,以及市场目前对于人才需求,使教师能够结合目前市场的状况实现教学的创新。

学校可开展线下讲座、线上搜寻有关视频等方式去督促教师学习相关内容,同时应该培养教师的实操能力,并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培养这种综合素质各方面优秀的教师难度很大,但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否则理论和实践还是处于脱节状态,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难以得到创新。学校应设置合理的奖励。例如:对于学习成果良好,技术成熟的教师,学校可以通过增加课时费等的方式去鼓励其他老师加快学习的脚步。以此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体化教学的交流研讨会,让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为教学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对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需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目前的教学趋势来看,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去进行学习、主动了解目前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的创新,学校可采取开展讲座等活动,改变他们习惯传统教育方式的思维。同时学校应以一系列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和其他高职院校举行联谊会,参加各种技能比赛等,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一体化学习的经验。同时学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减少对于老师的依赖,不能像高中时期需要老师的督促才去完成任务,大学所学习的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更为扩展,而大学又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容易使学生对学感到懈怠。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在最初阶段,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如:布置预习和课后知识扩展等任务,然后及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适应之后,逐渐的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的思想由依赖性变为自主性。

3.3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

在具体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创新的任务时,学校应该根据院校、各专业的不同,各有侧重,落实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灵活变换的去应用工学结合,实现创新。例如:对于一些实验设备落后、陈旧资金有限的高职院校或专业,学校在教学时,除了理论知识的培训,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在企业中去实习,因为企业中的设备大都为符合如今实际生产条件的设备。如果接着使用学校陈旧的设备,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又会是落后的,不符合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是难以适应新社会的。而对于一些开办时间较短的高职院校或专业,实操设备较新,符合现代企业的生产条件,那么就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多使用学校的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同时,新生的高职院校或专业,可能会出现师资力量不够,缺少有经验的教师的情况,那么,学校可以和历史悠久,具有资历的老校进行技术交流,可以采用“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模式去进行合作,交流新思想和经验,不断学习进步,来弥补不足,达到创新的目的。

4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教育管理的改革

4.1 改编适应工学结合教学的大纲和教材

实现教学的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学所依据的教材进行改革学校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不同院系的特点去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和任务要求,改编教材,改编课程标准,让教材更加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同时学校可以编写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解决本校基本问题的校本教材。除此之外可以从课时安排着手,改变课时分配,可以适当加大实操课程的占比。从根本上去改变教育方式和企业要求脱轨的局面。

4.2 做好一体化教学资源的储备工作

要想使得工学结合教学改革顺利的开展,并达到有效效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引导、课本上有限的知识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工学结合教学还未完全达到一个成熟的阶段,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许多学习资料光靠搜索引擎是无法查准确有效的信息的,这样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如今教学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学校应该尽快完善学校自己的资料库,及时建立符合要求的实训室,并适当延长开放时间,让学生能快速查阅到准确有效的信息,让学生能够有条件有平台的及时对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练和巩固,为今后面对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热情。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市场发展的趋势,在高职院校中实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这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实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及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创新和改革,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使其能够不断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工学院校高职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工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8:55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