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佳 郭小平
融媒体时代,受众不断地从电视端向互联网端迁移,观众变成用户,传播介质和用户行为的改变促使着电视媒体不断地整合传播内容,创新表达形式,丰富传播渠道。2019 年11 月,央视新闻频道在新浪微博、抖音、B 站推出主播康辉的《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希腊、巴西的情况和记者的幕后工作。2020 年1 月18 日,刚强接过接力棒,开启了第二季节目,立刻引爆全网并登上微博热搜。《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 传播数据上的强势表现,是传统媒体时政新闻融合创新传播形式的有益尝试。
1.文本内容轻量化,微距报道视角小。时政新闻Vlog 考虑到受众的阅听心理,在内容选择上反宏大叙事的议题,更多从受众微视角出发,选择可读性、接近性更强的内容。《大国外交最前线》的报道主要以国家外交活动、媒体人日常工作和出访之行中的趣味片段为主,时长第一季2 分钟左右,第二季4-6 分钟,是严肃时政新闻的轻量化传播。它遵循了奥卡姆剃刀定律,削减了信息的体量,即摒弃了多线索、深挖掘、广视阈的重传播架构,采取了只关注一点、不及其余的单线索、轻量化叙事风格。[1]比如,第一季第一期Vlog 专注于介绍康辉和媒体工作人员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其他几期分别是在机场、希腊总统府、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地点等单点单线报道,适应受众快节奏、细分化的信息消费习惯。
2.拍摄视角亲密化,包装配乐重娱乐。举着手机进行自我拍摄是时政新闻Vlog 常用的拍摄手法,有别于传统时政新闻拍摄稳、固定镜头多、运动幅度小的特点,时政新闻Vlog 中亲密视角和仿真视角的运用,增加了在场沉浸感。比如康辉前往新闻现场时,拍摄视角就特写在急促的脚步、按电梯的手、打开的车门上,观众仿佛跟随他一起奔赴在采访的路上。同时运用“表情符号”“特殊字体”等视觉效果较为突出的因素用以解释说明或烘托情感。在领导人出现的画面中,会添加背景音乐,有利于营造庄重感和肃穆性,引起受众注意。从后期的整体剪辑包装来看,节奏轻松明快,包装时尚活泼,符合融媒体时代年轻人的审美取向。
3.语言表达人格化,消减受众距离感。传统媒体中的时政新闻,偏好于客观公正的“用事实说话”,这种官方话语体系的表达淡化“我”,一般不出现第一人称的表述,用语修辞保证严谨规范,尽量控制主观色彩的带入,避免影响受众对新闻的解读,但弱化了新闻的感染力,扩大了和受众的距离。《大国外交最前线》的出镜语言则充满了人格化表达,颠覆了以往时政新闻报道里主播的严肃形象。康辉在第一季第五期Vlog 里向受众坦诚表达“抱歉啊,我这个自拍菜鸟经验太欠缺了”;刚强也在第二季第二期Vlog 里向其爱人打电话抱怨道:“我可知道什么叫Vlog 了,这做起来太不容易了”,人格化表达有利于实现概念化传播向情感共振的转变,消减与受众的距离感。
4.直达C 端互动强,提升传播到达率。时政新闻Vlog 的分发以社交平台为主,突破圈层壁垒和平台限制,直达C 端,并且通过用户的点击、转发、评论,对信息进行了二次乃至多次传播。社交媒介还具有云储备、检索、回看的技术,在功能上拓展了信息到达领域,大大提升了传播到达率。受众中最为活跃的粉丝群体,往往拒绝对所提供内容的单向接受,而是坚持享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参与者的权利。[2]《大国外交最前线》微博账号上有30.4 万粉丝,粉丝在评论里和Vlogger 康辉、刚强互动频繁,和Vlogger 的互动打破私域和公域界限,把个人表达嵌套进公共话语当中,青年亚文化的话语体系“粉了央视”“央视Boy 官宣出道”等评论和回复,通过对话消解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对立,打破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隔阂。
1.后台前置,猎奇窥视欲模糊新闻焦点,干扰核心议题传达。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一书里提出“前台后台”概念,他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大多是在前台公开的展示和进行,当承载一种社会角色时就会自动地生成与之相对应的前台行为,后台行为则允许一些小动作的发生。观看《大国外交最前线》的观众,他们看到的不再是演播室里主播带着程式化微笑标准播报的前台场景,而是看到了康辉旅行箱里的私人物品,刚强和妻子打电话的镜头,后台前置的技巧满足了观众对Vlogger 隐私的窥视欲望,通过集体互动式观看,观众收获了欲望满足的快感和愉悦体验。主持人也因为把其后台部分开放给观众,用坦诚的后台行为博得了观众的好感。诞生并成长于媒介爆炸年代的“媒介一代”,他们的认知习性表现为注意力在多个聚焦点不停跳跃,偏好浅表阅读和娱乐体验,关注点更多聚焦在充满娱乐性、隐私性的个人后台上。后台前置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但使得新闻事件的核心议题因为观众注意力的转移,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噪音”,模糊了新闻焦点的传达。
2.亲近性文本的呈现手段,形式重于内容,弱化舆论引导。《大国外交最前线》在表达上摒弃了传统时政新闻严肃流程化的话语方式,转变为亲切个性的人格化方式;在拍摄中多采用亲密视角和仿真视角,营造时空上的在场感、沉浸感,后期包装上也采用趣味字幕、配乐等,把传统时政新闻制作得生动活泼、可亲可感。然而,为了迎合受众实现“亲近性”,过于注重呈现手段而忽视内容至上的原则。比如,《大国外交最前线》第一季第一期单纯记录媒体人出访前的准备工作,第四期是一个出访期间趣味性片段的集锦,这两期并没有任何内容是关于出访活动的报道,两季的其他几期节目也都是以记者参观体验为主,鲜有涉及核心议题的深度探讨。运用贴合年轻人喜好的方式呈现时政新闻是实现亲近性文本的方式之一,但如若不能利用亲近受众的形态承载有价值的信息,就会造成形式大于内容,弱化了时政新闻的舆论引导功能。
1.利用社交媒介精准触达,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率和匹配度。电视开机率的下降,导致很多优质内容无法有效到达C 端。因此,电视时政新闻要达到高效传播和高质匹配,要坚守深刻内容供给,成为Vlog 时政新闻的“内容工厂”,而Vlog 则打造为电视时政新闻的“宣发书架”,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比如,在报道一些重要的时政新闻时,先向网端投放相关的Vlog 报道进行预热,在事件进行中和结束前再配合电视端同步制作一批Vlog保持热度并二次发酵,随着传播覆盖率的进一步扩大,再根据大数据、算法推荐等技术手段,向对时政新闻较为关注的受众群体推送电视端制作的更为丰富详实的内容,实行精准触达,打造有长有短、有高有低的全产品链,形成立体组合拳效应。
2.升级从业者新媒介业务能力,打造跨媒介传播人才队伍。Vlog 作为新的内容承载形式进入传统的新闻报道行业,对于传统媒体从业者来说,是一次业务能力的升级和再造。Vlogger 是镜头前的主观叙述者和讲解串联者,是镜头后的内容策划者和拍摄者,其屏幕形象、语言风格、个性特点、制作技能等都要进行转换,以符合社交媒介的内容生成特点和传播规律。全媒体时代“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格局的打造,更需要传统媒体从业者从“术业有专攻”向“十项全能”的方向发展。打造一支拥有“跨媒介”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当下传统媒体融媒发展的迫切要求。
新世纪以来,媒介手段更迭迅速,互联网重塑舆论场,受众思维具备了解构权威、消解意识形态、质疑官方信息与主流话语的现代性特征。传统媒体时政新闻固有的传播模式,难以满足受众对平等交流的需求。《大国外交最前线》的适时推出,拓展了时政新闻发展的新动能,完善了央视新闻传播新生态。尽管对“时政新闻+Vlog”传播效果的肯定多集中在对阅读量、点赞数、评论量等“数字绩效”考核上,Vlog 承载的时政新闻内容能否真正促进受众对时政的关注、理解和认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时政新闻“放下身架”,拓展生存空间、更新报道视角、创新表达方式,其本身就是打破电视秩序带来的枷锁,走向移动传播效用最大化的积极尝试,也为受众提供了更便利、更多元、更丰富的时政新闻视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