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业财审一体化”管控探析

2021-01-02 07:11金明善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业财审计工作财务

金明善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计一部,上海 200080)

一、业财审一体化概述

业财审一体化是将企业的财务工作、业务工作和审计工作不断融合,以便财务分析决策作用的发挥,以及推动企业实施效益审计,促进企业自我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建筑企业而言,在业财审一体化体系的建设下,企业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将逐渐融合,财务人员深入到业务活动中,对业务实际开展情况的掌握更加深入,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加适宜的财务服务,业务部门也配合财务工作,为其财务分析提供有效的业务信息支持。此外,业财审一体化将审计监管嵌入业财活动中,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监督,准确找出企业管理漏洞、风险薄弱点等,指引企业不断优化自身的规章制度,弥补管理漏洞。业财审一体化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以及促进企业实现持续经营和预期经营目标。

二、建筑企业“业财审一体化”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1.业财不融合,业财尚未一体化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业财审一体化,需要先实现业财一体化。然而现阶段,多数建筑企业对业财审一体化还没有充分的认识,企业内部还未做好业财融合准备,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彼此运行相对独立,财务人员未深入踏入业务现场,财务工作还仅局限在记账、核算等基础、传统的活动上,业财融合不深,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还是“两张皮”,在此基础上所实施的审计流程也不够科学,审计内容只是浮现在表层,独自深入分析业务活动、财务活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活动,对多数建筑企业都是不小的挑战,实际审计活动并不能真正对企业合同签订、项目执行以及材料采购等工作起到监督作用[1]。

2.内审不科学

在传统管理中,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的分量较小,企业资源更倾向于投入市场拓展、业务创新中,再加上“垂直管理”结构下,部分领导也会干预审计工作,内审缺乏独立性、内审专业人员缺失等问题存在大多数建筑企业中。另外,对内审认识的不到位,也使得多数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不够科学,审计工作主要集中在事后评估上,前期预测性不足,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内部审计并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估企业经营管理实况,基于此编制的内部审计报告也缺乏客观性,不太受到管理层重视,由此使得审计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得不到有效发挥。

3.风险管控机制不健全

当前,虽然建筑企业受其项目施工环境不稳定的影响,管理中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但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认知,常集中在投融资风险上,旨在保证资金供应链的稳定,风险管控范围有限。而且,建筑企业现有风险管控机制还不够完善,灵活性不足,难以及时、准确地识别企业财务管理、业财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风险,给企业经营埋下安全隐患。

4.内部控制不完善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虽然根据管理需求制定了招投标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等,但内部还未形成系统性的、恰当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项目部、财务部、设计部等部门间制度不相衔接,部门管理以实现部门目标为主,“本位思想”严重。再加上建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全成本管理等的应用不够深入,财务部门、业务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现有业财融合制度也不够完善,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匹配。

三、建筑企业加强“业财审一体化”管控的策略

1.加强业财融合,构建业财审融合架构

建筑企业应先从思想认识、组织结构层面出发,一方面,企业需树立业财审融合一体化思想,组织人员学习相关知识,了解业财审融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业财审一体化领导小组,企业管理者、董事会等作为业财审融合委员会,负责牵头主导业财审一体化,根据业财融合切入点,以制度为载体,对企业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权利以及定位进行重设。并以流程融合为方向,在信息化建设中,将财务流程嵌入业务流程,主动把财务工作引入业务活动中。另外,建筑企业应认识到业财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受思想、能力以及市场变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此,企业应定期根据业财审一体化建设规划,按步骤建设内容和要求组织人员培训,并建立纠错调整机制[2]。同时,建筑企业还需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及时革新财务、业务等系统软件,构建财务共享平台,确保企业经营各活动中的数据可以实现实时共享,消除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审计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快企业业财审一体化建设进程。

2.全方位开展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企业将结果审计模式转换为过程审计,从以往的事后审计监督拓展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实际管理中,首先,建筑企业应明确审计目标,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业财审一体化体系下,建筑企业审计目标将不再是以往的财务报表审计,而是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审计,企业要在此目标基础上,统筹规划审计工作。同时,招募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科学划分审计岗位职责,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而由专业人员替换兼任的财务人员后,内审人员可以利用其专业知识参与到审计流程、决策、制度等的制定中,以提高企业审计效率。其次,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快内部审计升级。利用财务共享平台,将审计执行从事后向事前、事中转移,把审计流程也拓展到企业项目运营的全过程,能够包裹住业财融合后的工作范围,为后续审计和业财工作的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财务共享平台将审计活动透明化,借助平台可以对审计对象的财务、业务数据进行动态、持续的监控,由此准确定位问题,也提高了审计效率。

3.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

首先,结合审计优化风险评估指标。建筑企业可以以市场平均风险指标、同业其他企业风险指标体系为参考,在此基础上,通过企业建立的内部审计中心或部门,借助审计建模、动态监督等手段,对财务以及非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再结合企业业财融合风险点等实际情况,扩大审计范围,尽可能识别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其次,设立预警阈值。建筑企业要根据风险威胁度,设定风险预警阈值,将数据自动传送到风险预警系统中,及时向管理人员提出预警,督促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避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3]。最后,构建风险防控数据库。虽然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不一致,但建立风险防控数据库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在数据库中搜寻是否是相似的风险,并提供该类风险的防范方案,企业可以此为参考,快速找到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并结合以往防治经验,制定出更有效的控制方案,提高企业风险防控效率。

4.完善内部控制

建筑企业在推进业财审一体化时,首先,应对企业自身现有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进行梳理,结合以往管理效率、其他同业企业经验等,重新修订、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等,促使其实现标准化,为企业业财审一体化工作开展提供制度、流程保障。同时,在管理中,建筑企业应从审批控制、预算控制、会计处理真实性控制等内部控制方法出发,按照业财审一体化建设流程、原则等,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使其能够合理匹配业财审一体化管理的需求。其次,根据岗位需求、部门工作内容等,对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的权责利划分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按照管理需求,企业财务部门工作除负责部分记账等基础工作外,还应包括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制定、财务组织结构调整、资金统筹管理、投资可行性分析、合同签订以及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管理的内容,全面发挥财务分析作用、财务价值管理的职能。而业务部门除担负自身项目活动实施、开展外,还应负有主动配合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工作的业务。

四、结语

业财审一体化建设在原本业财融合的基础上加入了审计工作,这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价值的同时,也提升了建筑企业对财务活动、业务活动的监管力度,更高效地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企业管理的优化。但不可否认,多数建筑企业在单纯的业财融合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审计活动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其复杂程度,给企业实际管理带来了不少难题,企业业财审一体化建设进程缓慢,且漏洞层出。新时期,建筑企业应从业财融合角度出发,先分别做好业财融合工作和审计工作,再将审计工作融入业财活动中,进而实现加快企业业财审一体化建设的目的,为企业持续经营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业财审计工作财务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