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

2021-01-02 03:37朱国芳
课外语文 2021年30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语文课程内涵

朱国芳

(山东省高唐县第一中学,山东 高唐 252800)

引言

进入新时代以来,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应当关注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并且将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进一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以及学生都在高考的压力下进行学习,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更加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导致人文精神的渗透遭遇重重阻碍。因此,只有教师重视到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人文精神的内涵,才能够将知识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渗透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达到渗透人文精神的目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对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

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文精神,必须认识到渗透人文精神对于学生成长的价值和意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才能制定有效的策略进行人文精神渗透。但从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高中阶段的教师和学生均在高考的压力下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迫于强大的高考压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这导致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没有被发挥出来,更无法发挥其教育价值。此外,由于对于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视程度不高,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未能为渗透人文精神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理解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情感,这也导致人文精神难以有效渗透,包含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难以根植于学生的心灵。

(二)教师未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精神元素,才能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实现人文精神渗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更加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在挖掘语文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技巧和做题技巧,侧重于学生对于字词句的分析以及修辞手法运用等等。学生在这样的语文学习环境中,只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以通过高考考查为最终学习目标,最终导致语文学科的价值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人文精神的渗透更是无的放矢。此外,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人文精神的内涵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相统一,割裂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深入体会到人文精神内涵。

(三)学生自身基础影响了人文内涵的感悟与吸收

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从抽象的文章情感中感悟到深刻的人文精神内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水平进一步成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针对所学的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因此,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内涵理解有所不同。这样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因势利导,通过有效的课程引导和评价,提高人文精神的渗透效果。另外,教师针对语文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合理也是影响学生人文精神内涵渗透的主要原因。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忽视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表现出来的多方面素质,最终导致学生不在意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精神内涵,也影响了人文精神的渗透效果。

二、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概述

从人文精神的发展来看,人文精神起源于人文主义,是人文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核心。一些学者认为人文精神体现了人类文化的核心,是构成人类文化的灵魂之一。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人文精神是意义领域对于人自身生存意义的关注。从人的价值取向角度来看,一些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包括对于“人之所以是人”的思考,也包括个人情感和意志方面自我发现的珍视。本文在总结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认为高中阶段语文学科中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文精神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精神,关注的重点是人,发展的核心也是人。关注人的存在状态,以人为本,承认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的自我发展。

其次,人文精神集中展现了人的精神和人性,是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从本质上来说人文精神是人关于生命的价值取向,推崇人的善,弘扬真善美,展现多姿多彩的丰富生活。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要求教师通过语文课程教学,以人本主义为教育理念,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树立远大的学习和理想信念。

再次,人文精神强调人对自身的关注,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在高中语文学科中通过人文精神的渗透要让学生学会“爱”,学生能够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最后,人文精神关注人类的文化内涵,作为文化的聚集地,人文精神宣扬辉煌的人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要让学生感受到优秀文化,在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使学生能够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人类的命运做出积极思考,并且为之奋斗终生。

三、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一)以人文精神的渗透为突破点能够转变语文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说明了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因此,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到丰富的人文精神,以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文精神的渗透。借助高中语文学科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人文性。同时,以人文精神渗透为突破点,教师能够在课程教学中整合更多的优势资源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使高中语文学科传递人文情怀。

(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关注人文精神的教育

高中语文学科中渗透人文精神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教师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关注到人文精神的价值,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策略进行渗透,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围绕高中语文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当落实人文精神进行建设,这样才能够使语文学科中的丰富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更好地感受人文精神的内涵。综上所述,只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才能够以人文精神作为切入点,转变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且为新课程的实施积累宝贵的经验。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渗透人文精神,也能进一步促进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使语文学科展现出更为深层次的育人功能,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启迪自己的思想,陶冶高尚的情操,从语文学科中汲取丰厚的人文精神元素指导自身的终身成长。

四、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

(一)教师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具有高尚的情操,才能够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借助语文课程内容渗透人文精神。因此,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师应当在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同时,以自身的品质和行为对学生进行感染,发挥教育示范作用,这样才能够为渗透人文精神提供良好的基础。这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首先要自觉参与各类教育培训提高人格修养,做好学生的榜样,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中感染学生。其次,教师应当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拓展自身的教学视野和思路,这样才能更好地渗透人文精神。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登高》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就要通过自我学习,感受到杜甫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时令之悲,身世之悲,国运之悲”,只有教师感受到这样的人文精神和情怀,才能够在课程教学中以更好的教学方法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使学生学会关注国家命运,以此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和培养。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只有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才能够整合各项优势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精神培养。因此,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是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必要前提。从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来看,每一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当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学顺序,选择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更好地实现人文精神的渗透。

例如在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中,这一单元选择了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苏武传》《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等内容,这些内容中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主,通过人物传记表现人物所传递出来的思想情感和这些人物中所蕴含的高尚情操。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就应当针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拓展性教学,在拓展性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精读课文感受其人文思想,从而有效提高人文精神的渗透效果。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帮助学生活跃思维,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更好地感受语文学科中包含的抽象情感,进一步提高人文精神渗透效果。而教师在创设课堂教学环境的过程中要立足于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结合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运用各项资源实现教学环境的创设。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学,还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通过有效的沟通互动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且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并且让学生展开合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既能够有效掌握语文知识,也能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科中蕴含的人文性。

以高中语文课程《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在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文精神的渗透效果,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疏通文义,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感受人文精神的内涵。首先,教师让学生思考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再让学生思考,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思考烛之武为什么能够临危受命,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在探索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分享自己探究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感受到烛之武身上的难能可贵精神,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文精神的渗透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要求教师探究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课程教学大纲,根据人文精神渗透的需要制定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应当认识到人文精神的渗透价值,探讨人文精神的内涵,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创设良好的课程教学环境,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人文精神渗透效果,使学生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能够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发展,最终成长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语文课程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