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2021-01-01 14:53曹菊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综合干预康复治疗

曹菊红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分析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SDS、SAS及JOA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DS、SAS评分更低,JOA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综合干预对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效果理想,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可提升生活质量,改善负面情绪。所以,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综合干预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综合干预;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213-02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具有较高发病率[1]。是因软骨板、颈椎间盘髓核、髓核和纤维环发生不同程度退行性病变,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出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由破裂位置脱出或突出椎管内,进而出现脊椎和脊神经受压,出现眩晕和头痛等症状。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大危害性,病症严重的甚至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应探究有效治疗方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当前,临床主要对急性颈椎肩盘突出患者进行综合干预,主要包括娱乐、支持性、行为、放松、教育性及集体干预。本研究围绕综合干预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应用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纳入标准[3]:纳入年龄>18岁患者;纳入发病三天内患者;纳入行门诊保守治疗患者;纳入临床资料完善,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4]:排除合并肝肾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排除肿瘤及精神病患者;排除软组织感染及肢体缺血患者;排除月经期、哺乳期及妊娠期患者;排除出血倾向患者;排除带状疱疹、腰椎结核、要不肿瘤、腰椎滑脱症、感染性炎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40),女18例、男22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25.6±1.7)岁;对照组(n=40),女19例、男21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25.7±1.8)岁。本研究患者同意,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研究组进行综合干预,方法如下:1个人档案建立,对入院当天患者,由专门医护人员对个人档案建立,对患者抑郁、专科症状评估,并对疾病治疗方法及发病原因讲述[5]。2支持性干预,与患者积极交流,对患者提出问题耐心回答,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对患者在家庭、学习及工作中矛盾应对方式了解,进行有效调节。3行为干预,对患者坐姿及睡姿治疗,对不良行为习惯纠正。手术前后进行特殊体位锻炼,在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全力配合。手术后3d,医护患者具体状况,进行颈部锻炼指导,对血液循环改善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可对痉挛和粘连软组织松解。4教育性干预,对患者进行有关知识及心理宣教,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启发,让患者了解病情与情绪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在走廊张贴颈椎解剖图,宝库疾病预防、康复和治疗有关内容,增加患者知识获取,对治疗自信心增强[6]。5集体干预,每周召开2次座谈会,叮嘱患者与患者间积极交流。告诉患者以乐观、积极态度面对治疗,与医生积极配合。对患者进行科学指导和监督,保证患者获取更多情感支撑。7放松治疗,每天进行细、匀、深呼吸,对血氧含量及肺活量增加。鼓励患者依据跟人爱好对音乐曲目选择,或对喜欢电视节目播放,增加舒适及温馨感。8依据身体状况及兴趣爱好,对合适娱乐方式选择,如保健操、音乐、打牌、下棋等,降低对疾病刻意关注。

1.3观察指标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包括无效、有效和显效3个指标,无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无法进行正常工作;有效:经治疗,患者直腿抬高明显改善,部分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可参加轻体力活动,支腿可抬高70°。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有效率越高,干预效果越理想。两组SDS、SAS及JOA评分对比,抑郁状态:SDS标准分>40分;焦虑状态:SAS标准分>30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干预效果越理想。两组生活质量对比,采用36条目健康量表评价认知、躯体、社会和角色职能,总分100分[7]。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分析数据,计量选用t检测、x±s检验,计数选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明显。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2.2两组SDS、SAS及JOA评分对比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两组生活质量对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详见表3。

3讨论

颈椎间盘突出症会引起神经发生变化,会出现上肢疼痛、头痛、肩背部、头晕、心慌、耳鸣、呕吐恶心等症状,随着病情不断加重会伴有乏力及失眠症状。所以,应对患者进行积极临床治疗[8]。曾有研究指出,抑郁为颈椎键盘突出症发病原因之一,因此应进行抗抑郁治疗。随着医学水平不断进步和发展,对颈椎肩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但是患者会伴有一系列不良情绪,使得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强,荼酚胺浓度升高,进而出现体内水钠潴留现象,病情严重的会伴有水肿现象,对疾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9]

对患者进行有效临床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当前临床主要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宣泄不良情绪,对负面情绪改善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对患者讲述颈椎肩盘突出症不是不可治愈疾病,通过健康宣教,有利于患者了解疾病发病原因、治疗原理、治疗方法及护理必要性,对治疗依从性提高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另外可对患者不必要顾虑消除,有利于临床治疗,有利于遵医行为养成。娱乐及放松疗法可对环境产生陌生感消除,方便以有效身心状态进行治疗[10]。患者需求满足和无微不至关心,可给予患者最大尊重。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DS、SAS评分更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可降低SDS、SAS评分,改善焦虑抑郁状态,降低心理压力。同时,良好综合干预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认知、躯体、社会和角色功能评分,有利于生活质量改善。

综上所述,综合干预对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效果理想,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可提升生活质量,改善负面情绪。所以,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综合干预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叶超群,王崇伟,赵广民,等.综合康复干预与手术治疗反复发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7):524-528.

[2]陈丽虹,岳容兆,张永怡,等.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方案疗效差异: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3):5110-5116.

[3]石晓伟,黄亮亮,陈定章,等.坐骨神经直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9,39(2):74-82.

[4]李华南,吴秋君,马永利,等.脏腑推拿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4):509-512.

[5]张晓辉,李洁,张虹.平乐疏肝活血汤加减配合绝对卧床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1(10):93-94.

[6]米洁,黄桃,高西.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14):1904-1906.

[7]曲建楠,马迎雪.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2):94-95.

[8]伏冉,王贻,陶佳丽,等.综合性肺康复在中、重度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1(5):368-372.

[9]勾宝华,关惠敏,高立研,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9,2(4):511-515.

[10]肖盛春.综合护理干预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觀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2):286-288.

(收稿日期:2021-3-13 接受日期:2021-4-28)

猜你喜欢
综合干预康复治疗
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综合干预效果的探讨
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影响
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干预对青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