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璐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血液检验是大多患者来医院进行诊治过程中都要进行的一项检查,因此,门诊采血室是很多患者首先接触到的医院科室之一。门诊采血室的护理工作是否到位,护理能力、护理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形象的整体感受、对医院治疗水平的整体评价[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我健康更加关注,对医疗和护理的需求极大地增长,来医院治疗和进行健康检查的患者越来越多,采血室人手紧张、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给门诊采血室的护理人员造成了很大压力[3]。因此,医院在对门诊采血室的人员管理上,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以保证患者及时获得检验结果,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诊断治疗;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让他们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恢复精力,以保证在岗时的工作状态,确保护理服务质量。针对不同时段患者的多少,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以往经验,灵活安排门诊采血室护理人员的排班[4],比如:在上午患者检查的高峰时段,可在正常排班的基础上,设置部分护士作为应急人员,根据患者人数,随时上岗;在中午患者较少的时段,实施双连班;下午需要进行采血的患者相对不多,但来领取检验报告的却有所增加,因此可安排部分人员进行检验报告的分发。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医院的信息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HIS 和LIS 系统在医院门诊中的应用和数据的共享,让数据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准确,极大地优化了医院的治疗和护理流程,简化了数据的传递,提高了效率。在有条件的医院,还可实施电子系统叫号、网络预约、自动打印、网络查询等配套服务,既可以节省医院的人力资源、减少患者的排队等候时间,也能够让患者可以随时方便地对检验结果进行自主查询,有效提高门诊采血室的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
本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门诊采血室应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增加更多人性化的环境设施。如:对采血室环境进行更好的装修和设计,扩大候诊区域面积、增加候诊区座位、增设饮水设备等,缓解患者候诊时的心理情绪;为可能在采血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准备糖果,给低年龄的儿童准备玩具等等,让不同的患者都得到人性化的护理和关怀。
门诊采血护士首先应当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服务意识,将患者的病情和感受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进行采血时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和临床表现,对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缓解患者的紧张,防止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同时,医院应加强对采血护士业务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培训和考核,确保采血护士能够熟练的进行采血操作,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6];另外,护理人员也应当注重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专业学习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尽快达到临床操作的要求,提高门诊采血室的护理质量。
门诊采血室所面对的患者,病情复杂、病种繁多[7],随时有可能发生紧急情况。因此,医院应提前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紧急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治疗和抢救流程,并通过宣讲、培训、演练、考核等方式,确保采血室相关人员对各类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和抢救流程熟知并能够进行熟练操作,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能力。一旦临床发生突发事件,要确保医护人员能够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应对,消除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
患者自身健康知识水平的提升对门诊采血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也是门诊采血室优质护理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当代科学技术手段,除了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宣讲外,还可以使用大屏幕循环播放相关知识内容、发放宣教资料和宣传手册、在候诊室封面张贴宣传材料等方法,让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全程都能够接收到健康知识,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自己的健康知识水平。
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与两者沟通的实际效果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有效的医患、护患沟通,完全能够获得患者和其家属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消除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沟通能力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应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提高沟通能力,通过正确的沟通方式来取得患者的配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得到患者的支持。
为使门诊采血室的优质护理模式能够不断地改进和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应当在医院的护理管理中引入纯净考核制度。结合本科室的工作特点,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业务水平、风险防控能力、患者的满意度等进行充分的综合考虑,并以量化的形式定立指标,将指标的考评结果与工资、资金等收入挂钩。通过这种管理方法的施行,有效地调动起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在门诊采血室的护理管理中,引入优质护理服务,让门诊采血室的护理质量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极高的评价。而“以患者为中心”这一护理理念,深植于每一个护理人员的内心,为门诊采血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