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乒乓球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路径研究

2020-12-31 12:20:01范月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乒乓球比赛小学生

范月

(珠海市香洲区湾仔小学 广东 珠海 519000)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乒乓球后备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兴趣是小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前提、保证和动力,教师应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爱好,使其对乒乓球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教师通过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动力,从而能够更大程度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也能进一步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身体健康的人才。因此,在乒乓球的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及训练手段,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1、培养小学生乒乓球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终身性的运动,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能有效地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还能形成沉着冷静、敢于拼搏的心理素质。乒乓球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有较高的技术性要求,入手较难,需要通过一定时期的全面培养才能够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所以从少儿时期就要开始着手乒乓球启蒙训练。但部分教师对乒乓球的教学过分重视其技术和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积极探索、认识新事物、进行一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做任何事情的最大原动力,是推动个体积极进行某种行为的心理趋势。

少年儿童在刚刚接触乒乓球训练的时候,主要是好奇心在驱使,学生都比较喜欢,但是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如果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学生就会对乒乓球运动逐渐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刻苦训练。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持续练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怕困难和挫折的勇气,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进步,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在乒乓球课堂的积极性,自觉、主动、认真地去学习乒乓球。所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很好地促进乒乓球启蒙训练工作的完成,并且为学生后期的技能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将有利于学生参与到各类乒乓球活动中,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培养小学生乒乓球学习兴趣的方法

2.1、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注重学习态度、过程和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认识到先进教学方式的优势,遵循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育性、重要性等原则,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要使小学生对乒乓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应该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断地给学生新的、有趣的、系统性的教学内容,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同时营造轻松、活泼、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既可激发和延续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传统的乒乓球教学,在课程安排上比较单调和乏味,往往会让学生对某一技术动作进行重复、单一的练习,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逐渐失去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此时,就应该发挥教师的创新性思维,创新教学设计,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体育游戏、改变准备活动的形式、将单调多次数的技术练习以游戏方式进行等,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一些乒乓球技术,这样的方法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始终保持对乒乓球运动的新鲜感。

2.2、用榜样来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国乒乓球运动普及度较高,涌现出许多世界冠军,如刘国梁、邓亚萍、王楠、孔令辉等优秀运动员。教师在乒乓球教学开始前,可以对小学生讲述这些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事迹,让学生们知道这些运动员曾经为国争光,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还可以给学生观看相关的乒乓球比赛视频,让他们感受比赛的精彩和夺冠的兴奋,当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为国争光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就会对那些获得冠军的运动员产生由衷的崇拜。通过榜样的作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增强其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在小学乒乓球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其日后的刻苦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3、“激励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身心需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根据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和敏感的心理特征,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总指出学生的错误,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遵循多鼓励、多建议、少批评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积极的肯定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极大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对训练的兴趣,促进其产生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表扬要真诚,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能够体现教师对学生成就的关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并使之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对训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要忽视、放弃,在训练过程中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指明努力的方向、训练的重点,帮助他们尽快克服困难,保持其学习乒乓球的积极性。但是,表扬也要符合实际情况,避免因过分表扬或不切实际的表扬使学生产生骄傲自大的不良心理,只有适度的表扬才会真正激励学生,使学生得到进步。

2.4、因材施教

小学生对乒乓球学习的兴趣不尽相同,对乒乓球技术的掌握能力也参差不齐,如果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同样的教学设计,难免使得部分小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与水平较高的同学差距越拉越大,逐渐丧失对乒乓球学习的兴趣。而部分学生掌握技术比较快,还有部分学生有一定的乒乓球学习经历,如果跟着教师教学进度学习,有可能耽误部分学生的进步。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生对乒乓球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形式时应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以班级为对象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合理分配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以不同的能力为基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如:对于没有技术基础的学生应从最基本的乒乓球技术学起,可以进行握姿、发球姿势等基本技术的讲解,并布置相关任务使学生了解乒乓球项目,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对于有一定基础能力、学习过乒乓球技术的学生可以安排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如针对这部分学生对乒乓球技术的掌握情况,逐渐增加其练习难度,对正反手接发球进行反复的训练,巩固基础技术。在今后的乒乓球教学中,教师要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训练。

2.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要因为学生年龄小而忽视了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教师除了要用技能征服学生,使学生佩服,还要关注、呵护孩子的身心,要用语言来感染、包容学生,使学生愿意参与乒乓球运动,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要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以情感交融和相互信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细心的指导。教师还应该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乒乓球,学生会觉得非常开心,才会对教师产生一种认同感,从而愿意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学生对教师产生佩服、尊敬和信任,才会认真听教师讲解相关的课程,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6、从比赛中提高训练的兴趣

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欲望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同时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参加比赛学生不但能提高运动技能,培训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而且还能使他们体会到获胜的喜悦感,大大激发学生继续练习乒乓球的热情,不断达到更高的训练目标。当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时,可以安排学生与新的对手竞赛,包括与高年级的学生进行比赛、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比赛、与体校乒乓球专项的运动员进行比赛。对在比赛中取得胜利或者表现较好的运动员,教师应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到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当学生输了比赛,教师也不要对其严厉批评,应和学生一起找出输掉比赛的原因,鼓励其日后进行针对性地训练,通过努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获胜。

3、结束语

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应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在教法上力求创新,不断地激励学生,用榜样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比赛中提高训练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乒乓球。只有这样,在合理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才会真正地提高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乒乓球比赛小学生
乒乓球悬浮术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8
跳舞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20年4期)2020-05-16 02:53:26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发芽比赛
大灰狼(2019年4期)2019-05-14 16:38:38
靠拢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08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智慧少年(2016年2期)2016-06-24 06:12:54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