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

2020-12-31 03:50西北政法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刚晓晨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导师制学业导师

西北政法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刚晓晨

一、高校导师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一)导师制度的起源

高校导师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14 世纪起源于牛津大学,由当时的学者、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William of Wykeham 率先提出实施,强调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针对性指导,旨在“对本科生的生活、道德、行为及学业给予及时的帮助”。19 世纪,起源于剑桥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午后茶”,促成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学术场域的师生学者的交流与碰撞,促使他们相互吸收和借鉴不同专业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知识,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自由交流提供了时空。

(二)导师制度的发展

导师制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差异性,对于学生的个别性发展非常注重,强调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导师制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的辅助手段,更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从学生的德育和智育方面进行指导,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一系列的思维与能力,同时从自身出发为以后学生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重要的启示。

进入21 世纪之后,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在部分院系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初步成效。自此之后各大高校纷纷效仿,沿用至今。我国高校能够立足自身的发展,结合实际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导师制度功不可没。但是,从导师制度的发展演变以及成效结果方面来看,其还是存在改进的空间。

二、导师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导师制度的本土化,高校的管理职能更加完善,导师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心理变化能够更好地掌握。但是由于高校本科生的人数过多,导师的数量较少,我国各高校对于导师制的发展没有统一的规划和任务目标,对于导师制的开展时间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因此,导师制在高校中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普通高校中的导师制度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师生比例悬殊,无法针对性解决问题

伴随着20 世纪90 年代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浪潮,高等院校纷纷扩招,直至今天,全国普通高校已经无法满足针对学生配备相应比例的导师。《教育学》中提到的教育的最根本的方法——因材施教,无法得到贯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工作的实践也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培养高级知识人才需要开发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以及创造性。”

基于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导师制度需要针对每个学生做不同的指导,但是高等院校人数的发展趋势下,导师制的存在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指导力度太弱,无法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成长。调查显示,1999 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生师比日益扩大,由1998 年的11.6 ∶1 提高到13.4 ∶1。2002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我国逐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生师比已经跃升到19 ∶1。在现阶段的高校中,导师的数量更是少于整体的教师比重,导致一个导师需要带的学生数量过于庞大,无暇顾及每一个学生。

(二)导师指导工作不够全面具体

对于本科生而言,部分学生不太了解关于自己的学业发展和就业目标,更加不了解导师制的工作内容和本质,因此导师制的任务内容应该具有对于学生思想方面的引领和启发作用、对于学术方面的指导和提高作用。但是现阶段的高校导师情况并非如此,为导师分配若干学生后,导师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学业、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为学生指明方向。刚入学的懵懂新生、学业繁重的高年级学生、即将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导师很难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目标指导,以致无法培养高级知识人才所需要开发的独立性以及创造性等综合素质。

部分导师是学生的代课教师,有繁重的课堂教学任务与课后备课的工作,因此对于学生的导师工作也很难在课后抽出大量的时间去按期组织导师见面会,关心学生学业之外的生活和思想状况。更多的情况是一两个月甚至是一个学期抽出一天的时间和各位学生聊聊近况,这样没有办法做到实时监控学生的思想状况,为学生起到指明灯的作用。

(三)导师任务内容不明确

我国高校导师制度借鉴于英国,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国内外教学环境的不同,目前国内导师制更多流于形式,各高校中仍存在导师指导内容和方式不明确的问题。

通过调研一部分高校对于导师任务内容的描述及要求,可以发现对于导师的任务设置,各高校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描述非常宽泛,很多导师的工作内容甚至和班级辅导员或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师内容有所重合。对于导师这一重要角色,并未像其他职位一样给出详尽可查的内容。不规范的任务描述导致导师本身甚至无法对其职责和任务有准确的认识,大部分导师都按照以往或自身的经验去给自己安排任务内容,甚至有的不会在学期初制订详尽的计划,而是在每周或每月一次的见面会上才匆忙安排本次的教学或辅导计划。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不但会使导师无所适从,还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不会提前计划如何与导师进行交流。

另外一方面,高校的教务系统也并未对导师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有具体的考核标准,更没有像大部分专业课一样设置督导或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评估与监测平台体系,以致很多导师得过且过,对自身的职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状态不够关心。没有具体的考核体系导致导师对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无法做到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和亲情感化相结合。

三、解决途径

(一)增加导师数量,拓宽导师的选拔范围

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学生数量逐渐上升,导师与学生的人数差距越来越大。大学本科生人数逐年提高,但在职教师却很少,仅从校内选取部分导师,对于庞大的学生人数而言,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因此,首先需要从教师队伍中选拔更多的优秀教师作为导师制度的人选,协调学生与导师的比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其次,应该尝试从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经验较丰富的相关专业从业者中选取一些有意向的人员,以全职或兼职的形式担任导师。这些从业者不但对专业有深刻的认识,还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可以引导学生制定现阶段以及长远的目标规划,这一特点不但在一些方面符合导师制度的引进初衷,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愿意和导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也会对还未进入社会的学生起到指引作用。

(二)以学业指导为主线,进行综合素质培养

高校学生都是一些刚成年的年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高校正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导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带领学生进入本专业领域的前列,更重要的是需要帮助学生在象牙塔里塑造积极正确的价值观、爱国的思想、优秀的品格、良好的素质、强健的体魄,如此才是高校真正需要培养的优秀学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这个任务对于授课教师与年级的辅导员来说,更多的责任在于导师的培育与教导。

因此,导师制度中对于导师的责任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学生的未来发展也非常需要导师进行引导和指点。导师制度的引进与发展意义重大。导师在进行指导的同时应该以对学业的指导为主线,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也对学生的品格与素质进行培养和锻炼,加强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整体提升其专业素养。

(三)构建导师评价体系

由于高校对于导师的具体工作安排中缺乏对导师任务内容的具体划分,造成学生主观感觉导师制度可有可无,甚至觉得导师制度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应设置导师的评价体系并将其纳入教务处的评价系统,以同行利用评价、学生评价等方式来调动导师的积极性,运用外在因素加强对导师的管理,使其更加重视自身的职责。此外,在高校的导师制度中,导师本身具有较强的个体影响性,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也会涉及学生的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因此可以建立健全导师的个人档案,将导师的辅导成果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每一名学生。这样在客观上不但可以细化每一名导师的工作内容,让导师的工作进程和工作结果有迹可查,还能够引导帮助导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即时总结和调整;主观上也能够促进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导师能够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整理和研究,促进导师制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导师制学业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35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