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 〔2019〕 29 号) 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育人先育心,育心先育魂,构建学校 “乡愁文化”,让学校成为母校,让教育融入生命,从而推进立德树人的落地生根,培养 “把心留下” 的时代新人。
“乡愁” 成为心灵寻根的符号和文化认同的路径,迸发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学校 “乡愁文化” 载体的博物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再是一个静态场馆、封闭空间、单向行程,而是整合学校、乡土和时代的优秀资源,通过学生共同劳动创造搭建起来的一个动态、开放和互动的体系,依托这个体系,为 “乡愁文化” 立心、植根、树魂。
学校不是一天建成的,学校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其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墙一路、一字一言,都是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见证。把校史馆建成学校精神博物馆,物化精神内涵,外化精神力量,就会让这些最平凡的 “物件”都成为馆藏 “珍品”,也会让每一位学生和校友都成为博物馆的主角。笔者所在的新沂市高级中学位于苏北农村,经过六十多年的艰辛办学,学校 “实” 文化质朴无华,我们物化学校精神——把建校之初师生手植的一株松树和七株柏树作为精神载体,松柏扎根乡村、不求索取、艰苦成长、回报大地,既有坚守的品格,又有树人的喻义,契合立德树人的内涵,寄寓农村办学的精神,我们着力搜索学校过去和现在与 “树” 相似的人、物、事,收集各个时间段与学校精神有关的各类文字、图像、实物等资料。在学校精神博物馆里,大家发现,今天和昨天的经历是相通的,自己和先辈的情感是相融的——许多人的父辈就毕业于这所学校,学校的历史成了家庭、家族的奋斗史。许多人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发现许多场景和故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和自己如此贴近,甚至还有自己的经历,学校的历史融合了自己的成长史,使学校成为学生想念的教师与同伴聚会的场所、美好记忆的载体、继续成长的启迪。其中,美好记忆的载体包含博物馆和一草一木等。当学校精神博物馆不断充盈的时候,学生的内心也在不断得到充盈。
学校不能独立于社会,其所在的土地就是一座大博物馆,历史遗迹、山水田园、生产生活、风土人情,都在讲述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精彩。在校园里,能够望得到山,看得到水,摸得到家乡的历史,就一定能留得住乡愁的根。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东麓、沭河西岸,在以学校为原点的一公里半径内,遍布着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革命、民俗和社会资源,其中,有五千年前的花厅文化遗址、两千年前的钟吾古国遗址、陈毅元帅指挥的宿北大战遗址等等。学校以此构建乡土文化博物馆,打造花厅历史、钟吾文化、秀美马陵、革命历史、民俗生活等五大板块,所有的资料都由学生参与收集。在建设花厅历史板块时,学生深入研究了新时期时代的历史;在建设钟吾文化板块时,开展了实地调查寻访活动;在建设秀美马陵板块时,岩石和植物的标本是学生一点一点采集和制作的;在建设革命历史板块时,有的学生将爷爷或是太爷爷在革命战争中用过的背包、水壶甚至是获得的奖章拿了出来;在建设民俗生活板块时,大家找来一整套的传统生产生活器具,还通过联系,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七巧灯引入进来。大家惊奇地发现,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原来历史如此悠久、文化如此灿烂、自然资源如此丰富、革命情怀如此厚重、风土人情如此动人,这样的土地,真的值得热爱。而这一切,恰是自己亲手收集和整理出来的,家乡的历史风物,就成了自己的精神财富。
学校的办学更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又是一座动态的博物馆,社会变迁、文明进步、科学创新,都在讲述着时代发展的故事。着力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博物馆,为培育具有时代灵魂的新人做足准备。比如,我们建设现代农业博物馆,引入农业生产最新科技,建成百亩稻香园,安装各类先进的生产设备,培育彩色稻米等优质作物,全程由学生参与管理经营,当收获沉甸甸的谷穗时,五育并举也结出了累累的硕果,学生从学习者成功转身为实践者、劳动者和创造者,也向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学校真的有了博物馆的模样,生命成长的痕迹就被深深镌刻,浓浓的 “乡愁文化” 必定氤氲在学生的心底,作为精神的力量,激励并引领他们一路前行。
立德树人,最重要的是要探索、建构育人模式。聆听、讲述、创作故事,既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又是“乡愁文化” 的最好溶剂。
作为教育者,要教育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远大志向。在实践中,我们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选取校友故事、学校故事、家乡故事、民族故事、世界故事,打造校园故事会平台,用故事为生命成长增加养料,不断培育学生的母校情怀、乡土情怀、时代情怀、爱国情怀和人类情怀,逐步把学生培养成 “不忘本” “大情怀”的人。以笔者学校为例,按照 “高一养成、高二成长、高三成人” 的序列化育人目标,着眼古今中外,结合学科知识,编排故事体系,为高一学生选取树立理想、磨砺品格的故事,为高二学生选取追寻目标、奋斗成长的故事,为高三学生选取胸怀远大、为人处世的故事,同时利用学校博物馆,把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变成故事,充分挖掘故事资源,编成书、形成纲、开成课,故事中既有道德品质,又有学科知识,促进学生 “固本” 成长,为学生留下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有精彩的地方,让学生讲述身边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并将故事整理和讲述出来,引领学生充分认识平凡中不凡的自我,激发成长的信念。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打破原有的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交流方式,通过组织学生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的学科学习、课堂成长、思想提升、人际交往、习惯养成、缺点改正、劳动技能等小故事,引领学生善于 “发现自我”,逐步实现 “挖掘生命闪光点,构建发展共同体” 的目标。
立足时代,引领学生通过各种实践和劳动,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素养,创造崭新的故事,引领学生找准通向未来的道路。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学生品德发展、学科学习、生活实践等方面的三年发展目标,以生活实践为例,引领学生一年 “能讲家乡的一个精彩故事、能用家乡一种劳动工具、能做家乡的一道传统美食”,两年 “学会三项运动技能、掌握两项生活本领、发展一项兴趣特长”,三年 “践行一项优秀文化、磨砺一种优秀品格、取得一个发展成果”,用目标引领实践,用实践创造故事。为此,搭建创造故事的平台,充分发掘课堂、食堂、会堂的育人功能,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实践基地,聘请大批校外辅导员,开展大量实践创造活动,让精彩的故事不断演绎。
一所有故事的学校,才是能够留住心的学校,学生在这座校园中成长,收获的是生命成长的财富和铭刻终生的记忆。
促进生命向着正确方向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也是 “乡愁文化” 的最美硕果。在实践中,培育精神的守护者、生命的创造者、时代的欣赏者,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个爱国的人,必定是一个爱家的人。在 “乡愁文化” 体系中,个体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当博物馆刻下成长的足迹、故事展现成长的精彩时,每一个生命必定会 “把心留下”。由爱己、爱校到爱家、爱乡,再到爱国家、爱人类,学校教育逐步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者和践行人。
在 “乡愁文化” 体系中,通过精神传承、故事讲述、学习实践,在学习中点燃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和质疑精神。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在聆听校友学习的故事和讲述自己学习的故事时,产生了很多疑问,就开始实践检验,并展开了深入探讨。为此,我们在校园和教室开辟质疑栏,张贴质疑榜,指导学生整理质疑本,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问题、亮问题。同时,丰富组织 “质解攻擂赛”“问题辩论会” “本领交流会” 等活动,引领学生在深入合作、探究学习中解难题、探方法。此外,开展 “质疑明星” “攻擂能手” “真学少年” 等评比,弘扬 “真学” 榜样的正能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质疑的基础上,推进个体的自我反省,引导对民族 “国民性” 的剖析和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并激发学生在新时代移风易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学生在成长中突破与创新。
经过 “乡愁文化” 的熏陶,学生逐步学会以欣赏母校的目光去审视这个时代的一切人、事、物,无论身处何方,既受益于家乡文化滋养而形成的独特品格、能力,又有把家乡文化吸收传承、发扬光大的自豪与动力,并能够为时代的更加美好,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学校为 “乡愁文化” 立起山峰、找到水源,以强大的精神向心力推动生命在立德树人中成长,最终实现育人的温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