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导向的“1+3+X”茶艺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0-12-31 08:21
茶叶 2020年4期
关键词:茶艺茶文化技能

高 虹

(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 310013)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且深入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茶叶产量的不断提高,中国茶产业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杭州是中国的茶都,是举世闻名的西湖龙井茶的主产区,省、市政府大力发展茶文化产业,需要大量的专业茶艺师。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品质提升的愿望日益强烈,面对现代生活的喧嚣与繁杂,茶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日益彰显,越来越多的人走近茶、走近茶文化,进而渴望学习茶文化知识技能,茶艺师人才培养具有了更为重要、更为丰富的现实意义。

中国茶叶博物馆(以下简称“中茶博”)于1990年成立,选址建于杭州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内,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茶专题博物馆,致力于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承担着茶文化的挖掘、宣传、交流、人才培养的职责。近年来,中茶博不断探索,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物质资源、师资资源,构建了基于需求导向的“1+3+X” 茶艺师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懂知识、精操作、有特长的茶艺人才,持续不断地为茶界注入新鲜血液,也进一步推进了区域乃至全国茶文化、茶产业的发展。

1 茶艺人才培养的现状

品一杯好茶,茶叶质量是基础,冲泡者的技艺则是关键。在中国,茶的艺术化冲泡手法历史十分悠久,从日本、韩国等传统茶艺中依然能窥到我国唐宋时期的茶冲泡技艺遗风。

当前,我国茶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纷纷开设,茶及茶文化已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且深受人们喜爱。也正是因为如此,茶艺师的冲泡水平越来越被重视,“茶艺师”这个职业也从不被人们了解慢慢发展到需求量越来越大。茶艺师培训也从起步时的小规模走向了当前的大批量。但整体而言,目前茶艺人才培养培训并不能令人满意,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4个方面。

1.1 职业工种不规范

为吸引参训者,一些茶艺培训突破国家职业资格规定工种,随意设置职业种类如制茶师、鉴茶师、侍茶师等,名目繁多、重复交叉,不科学、无规范。有些更为恶劣者甚至假冒权威机关名义,组织所谓职业资格考试并颁发自制的证书,形同欺诈。

1.2 课程设置不科学

许多茶艺培训以考证为唯一目的,根本没有制定茶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只是根据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大纲,采取“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原则,挑挑拣拣地教一些认为会考到的内容,学习者虽然也能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但所学到的茶艺知识技能却往往零零散散、不成体系。

1.3 教学课时不保障

一些培训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在茶艺培训中随意压缩课时,或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囫囵吞枣地学习大量的考证相关知识与技能,或随意删减认为不重要、不会考的知识与技能,完全不重视夯实学生的基本功、不考虑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整体理解。

1.4 教学手段不丰富

由于大多数茶艺培训采取的都是单一、枯燥的“速成-应试型”教学模式、“讲讲—练练式”教学手段,产生了许多恶性后果——教学环境封闭,导致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欠缺;授课方式呆板,导致学员学习兴趣降低;实践操作课简单化,导致学生技能基础不扎实;教学评价单一,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备……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由此可见,茶艺人才培养培训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茶文化传承和弘扬、茶产业发展与壮大的实际需求有着很大距离,需要茶艺培训人员进一步思考解决之法、探索更为有效的茶艺人才培养之路。

2 需求导向的中茶博茶艺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茶叶博物馆早在1996年就开始涉足茶艺茶道培训,为全国各地的茶馆、茶庄、涉茶公司培养了一大批茶艺专业的人才。

目前,中茶博拥有茶学专业教授14人,茶艺技师5人,馆中文物藏品3000件,茶文化及相关书籍6000多册,两个馆区有常设展厅8个,临时展厅1个……这些丰厚的茶学资源,为高质量的茶艺人才培训培养提供了保障。

中茶博的茶艺人才培养目标以需求为导向(详见下图)。

除了开办上述常规的、传统的国家茶艺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外,中茶博还推出了“日韩茶道研习班”、“中华茶艺国际研修班”、“中华茶文化个性体验式培训”等多样化培训项目,在满足市民更为高端的茶艺学习需求的同时,架设了茶文化国际交流推广的桥梁,促进了杭州茶文化、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 中茶博“1+3+X”茶艺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

汇聚多年培训经验,中国茶叶博物馆摸索出了一套茶艺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即“1+3+X”茶艺师人才培养模式(详见下图)。

中茶博“1+3+X”茶艺师人才培养模式蕴含“1+3+X”教学内容、“1+3+X”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培养的不是只有证书不懂茶的“茶艺师”,而是有扎实理论基础、熟练技能操作,推动茶文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中茶博“1+3+X” 茶艺师人才培养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越来越走向成熟与完善。

3.1 “1+3+X”教学内容——立足需求,有效落实

中茶博“1+3+X”茶艺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1+3+X”教学内容。其来源于中茶博多年来对行业、企业及参训者实际需求的调研。通过教学策略,这些教学内容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从而夯实了学习者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

3.1.1一套茶艺理论 中茶博的茶艺师人才培养,首先梳理出了一整套基础的茶学理论。这是每一位学员都必须学习与掌握的。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员深挖茶背后的文化、历史,了解茶的基本形态特征以及六大类茶叶加工的不同工序,并能将茶与民俗、歌舞、戏曲、传说故事等艺术形态相融合。

3.1.2三种茶艺冲泡 中茶博的茶艺师人才培养,学习的最重要的职业技能就是能熟练的运用玻璃杯泡法、紫砂壶泡法和盖碗泡法进行不同茶叶茶品的冲泡。在掌握了这三种冲泡技艺的基础上,鼓励学员自创茶艺的设计,从思想上拓展原有模式,茶可以是古典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可以是传统的,也同样可以是西化的;可以泡在茶碗当中品饮,也同样可以倒在高脚杯中调饮……围绕着“茶世界·世界茶”的概念,让学员们可以在掌握基础技能之后,拓宽视野、大胆创新。

3.1.3X种茶叶专项知识技能 如果说前面二者是必学内容的话,那么这个X就是选学项目,包含茶器发展方向、茶叶炒制发展方向、茶叶冲泡发展方向、茶学达人研究发展方向等诸多可选择项目,其中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知识技能包,包含诸多学习内容。学员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今后职业发展方向,选择任意几项进行学习。

因为确立了“1+3+X”教学内容,中茶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仅要了解六大茶类等通识,还要知道茶世界中林林总总问题的答案,诸如——为什么有些茶冲泡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汤后混”?冲泡时“有水味”是怎么回事?它和味道淡是一回事吗?……这些与茶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都可以成为学习内容,引导学员真正爱茶、懂茶,培养学员成为“茶人”,而不仅仅只是以取得一本证书为满足。

3.2 “1+3+X”教学策略——按需实施,提升成效

教学内容必须由教学方式来落实,而教学方式必须适合培养模式、适应所培养的学员,因此中茶博定制了特色化的“1+3+X”教学运行策略,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的成效。

3.2.1一体化线上线下教学平台 为了落实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中茶博的茶艺师人才培养依托于一体化的线上线下教学平台。

线下教学平台:常年不间断开展茶艺师初、中、高级培训班,定期推出大师带你学炒茶、茶点制作、暑期小小茶艺师、无我茶会等活动,不仅要求学员参加,而且吸纳了广大专业人士、业余爱好者参与,以扩大学员的茶文化交流圈,拓展学员的视野,巩固学员专业发展的成果。

线上教学平台:中茶博早在2015年就推出微信公众号,开设《中茶博馆藏精粹》、《茶故事》、《茶俗百汇》等专栏,推出了《于渐赏器》、《中国茶叶博物馆线上展览》、《浙里千年 云游文博》等课程,之后又大投入地建立了中茶博网上展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教学这种方式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和喜爱,中茶博重新调整思路,制定《中国茶,神奇的叶子》系列直播课。目前已推出《茶经解读》、《茶健康与科学饮茶》、《绿茶加工工艺》、《普洱茶的加工工艺与鉴别》、《闽北乌龙——武夷岩茶》等课程,供学员与茶文化爱好者学习。

需要强调的是,在中茶博的茶艺师人才培养中,线下教学平台和线上教学平台是一体化的,许多线下培训的课程也同步放在线上,便于学员随时学习;许多线下培训的补充学习资源也放在线上,利于学员进一步充实自己;线下学习与活动时也会推介线上一些好的课程资源;许多时候,线上会发布线下活动的介绍、通知,也会展示线下学习的成果、感受等等。通过一体化的线上线下教学平台,打破了茶艺师人才培养中的时间、空间壁垒,进一步推进了培训的成效。

3.2.2三种培训形式 中茶博的茶艺师人才培养是成人教育的一种,遵循成人教育的特点,充分考虑工学矛盾,选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基于茶艺师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特点,我们主要采取以下3种培训形式。

集中式强化学习:学员集中一段时间,完成理论辅导、技能操作训练以及专业发展方向的拓展,统一进行考前辅导,参加考核,合格后由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发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分段式聚焦学习:根据中茶博的培训课程、时间安排,学员可以在若干个培训周期内,分几个时间段完成理论辅导、技能操作训练、专业发展方向拓展、考前辅导,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参加学习。完成后统一进行茶艺师等级鉴定考核。

零散式积分学习:考虑到还有一大批茶艺爱好者,不仅仅以考证为目的,同时也为满足兴趣、提高文化素养、提升生活品质等原因参加培训,因而推出零散式积分学习的培训形式。为弘扬中国茶文化,中茶博开设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及活动,如周末生活茶艺班、茶人之家、牛牛习茶社、仲夏茶约、唐风雅颂-沉浸式茶文化体验活动等,提供专业的茶艺教学活动。学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实现轻松学茶、广泛习茶。这一方式采用学分制,参加一个培训活动获得相应学分,学员修满学分后亦可申请参加相应的茶艺师等级鉴定考核。

3.2.3X种教学手段 中茶博的茶艺师人才培养,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X种教学手段,深受学员欢迎。

课堂授课:这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我们细分教材课程体系,聘请馆内资深教师,采取“小组学导式”方法进行教学,操作课程配备助教。学员有两类人群,一是希望通过学习拿证后能从事和茶相关的工作,二是对茶不了解但渴望走进茶的美妙世界的爱茶人士。他们的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茶艺冲泡的操作技能方面,需要学员反复训练和实操教师及时“学导”相结合。当学员出现问题不会操作时,主讲或助教老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并示范操作;当学员动作不流畅或不连贯时,也可以实施小组学习,让组长带领本小组学员反复练习,彼此纠正操作练习中的小错误。同时从一板一眼的模仿入手,进行反复练习,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团队合作意识,在较短时间内对茶文化有个整体的了解。

茶会活动:我们的培养手段不是单一地停留在单向输出的课堂教学上。当学员有了一定的茶文化基础知识后,培训计划中就会安排活动课程,每年中茶博都会举办众多的茶会活动,有专家研讨会,也有针对普通百姓的品鉴会。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学员参加这些活动,学员们不仅能有幸品尝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名优茶,其中的佼佼者还能成为茶席主人,参与到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当中去,与中茶博工作人员一样,自己布茶席、选茶品,为前来参与活动的茶友或同学冲泡色香味俱佳的茶汤。每一次活动,都有一种体验与感悟,都是一次实践与历练。通过活动的参与,也进一步激励、鼓舞学员提高了对茶文化的热爱。

场馆学习:中茶博两个馆区共有8个陈列馆,众多物品资源促成了中茶博特有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适合于有一定基础的学员,比如茶艺师高级班、技师班学生等。学员们可以通过与专业讲解员的互动,深入了解中国茶的历史源流、国内国外众多的茶类茶品以及饮茶方法的演变。在场馆进行浸润式学习,不仅可以使学员近距离了解中茶博历年来征集到的百余款茶品,更能与专家互动,使自己的学茶之路慢慢向专业性拓展。如茶具鉴赏这一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时大多用图片或者视频,无法细细观摩,中茶博的老师对这一内容的介绍更为详尽与专业,除了给学员们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具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组织学员近距离鉴赏与茶有关的器物,同时结合考古实物、历史文献以及与茶有关的典故,讲解历代器物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以及对茶文化更深层次的认识。中茶博的两个馆区内都建有品种茶园区,尤其是龙井馆区,保留了18亩的西湖龙井茶茶园。根据节气,我们制定了不同的实践课程内容,学员们能听着《采茶舞曲》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茶园,采茶、制茶、除虫、松土。这样的场馆现场教学,能引领学员们将学习带进田间地头,也能引导学员认识到——茶不仅仅是那个风雅七物“琴棋书画诗酒茶”中的茶,它更是实实在在的、接地气的生活七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中的茶。

大师引领:学茶,既是学习一门技术,也是学习一项艺术。中茶博师资队伍里不乏大师级的教师,成立有以传授各种经典茶艺表演和研发新创茶艺为亮点的“中茶博茶艺创新工作室”和西湖龙井茶炒制为特色的“金建公大师工作室”。中茶博的茶艺师人才培养中有一项教学就是加入这些大师工作室学习。通过大师的讲解与现场指导,学员们感受到学习茶艺冲泡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一个简简单单的倒水动作、奉茶时的行礼动作,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动作不是看着漂亮就可以,既要规范而又要能展现茶文化的内涵。同样,炒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活儿,只有同时熟练掌握了工序、温控、手法等技艺的人,才能炒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西湖龙井茶。有了大师引领,学员的茶学起点更高、掌握更快、理解更细;有了大师引领,学员专项知识技能提升的目标得以实现;有了大师引领,学员完善了“从茶园到茶杯”整个茶知识高水平吸取的过程。

茶馆实践:中茶博茶艺师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来参加培训学习的目的和需求也各不相同。中茶博从茶艺师承担的使命入手,本着培养茶艺人才为目的,全面、全域、全程开设课程,满足不同学员的不同需求。因为学员将来从事茶馆服务业的最多,我们在高级班和技师班中增加了《茶馆文化与经营管理》课程,邀请茶企业老总亲自授课。同时,组织学员深入杭州规模较大的茶馆,实地了解各茶艺馆不同的特色,和企业老总面对面交流。学习结束后,也会推荐优秀学员前往茶馆见习,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无缝对接。

上述仅为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此外我们也常常运用其他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团队交流(相同兴趣爱好或职业发展方向的学员形成团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学习体会、学习成果交流)、以赛带练(模拟茶艺竞赛,互为对手,互为评委,通过竞赛加强训练、完善技能)等等。在数字化学习兴起的当今,尤其是面对新冠疫情,我们也进一步加强了在线教学(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录播或直播课程教学,满足学员随时随地学习需求)。

4 中茶博“1+3+X”茶艺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1+3+X”茶艺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已实施5年,其成效显著,被广泛认可。

4.1 培养了大批量、高质量的茶艺人才

中茶博茶艺师培训班已开设了300多期,学员遍布全国各地,为国内外茶馆服务业、茶业产业输送茶艺人才万余人。如今有的成为了知名茶馆的经营者,有的在全国茶艺大赛中获得的银奖,也有在两岸茶席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不错的好成绩。

企业盛赞中茶博培训的茶艺师人才“热爱茶文化,专业基础扎实,技能娴熟,适应性强”。而学员也评价参加中茶博茶艺师培训“有趣,有用,有前途”,每个培训班学员满意率均超过了90%。

4.2 推进了茶产业、茶文化的不断发展

中茶博茶艺师培训的学员,有的进茶馆担任茶艺师,有的进入茶庄、涉茶公司担任茶艺表演、茶叶推销人员,有的学成后自己开了茶馆。杭州有名的老大房茶叶市场内有好多企业主都是中茶博茶艺师培训班早期毕业的学员……他们为中国茶文化的推广,为中国茶产业的发展,为巩固“茶为国饮 杭为茶都”地位,为增强龙井茶的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也因为有这些培训与学习,中茶博的关注度大为增强,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为中茶博举行的活动献计献策、积极参与,像“中国茶人之家”评选活动累计共开展免费培训60余场次,培训家庭近2000户,参与人数达6000余人,赛事本身也从最初的杭州地区的选拔扩展到长三角地区,再到如今全国性的海选,真正成为了广大民众了解茶知识,掌握茶技能,展示茶风采的优秀平台。中国茶人之家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茶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程,也是当代茶艺与人们生活不断融合的美好缩影。这些实际上都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4.3 形成了高成效、可推广的茶艺师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中茶博“1+3+X”茶艺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了。它的实施,实现了茶艺人才培养的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又能寓教于乐、活泼生动;既达到专业技能的要求和水平,又能超越大纲的要求,实现多维度结合的培养目标;同时又有效地提高了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将茶文化知识带入到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去,而这正是推进茶文化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实用性、创新性的大势所趋。

中茶博“1+3+X”茶艺师人才培养模式也获得了多方肯定。杭州日报、都市快报、茗边、宝藏等曾多次发布相关报道,中国计量大学的志愿者通过相关培训后,在微信平台上写了一篇《茶博培训——对雨著茶经》的文章。

顺应市场脉动,与时俱进完善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培养复合型茶艺人才,中茶博“1+3+X”茶艺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产生,也将通过实践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

猜你喜欢
茶艺茶文化技能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校园茶艺飘香
劳动技能up up!
试析茶艺表演中舞蹈元素的文化表达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