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标志着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理念发生了阶段性的转变,从2004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的“三维目标”阶段转变为强调“学科核心素养”阶段,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相对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播,新课程标准明确:思维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
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内容呈现、学习评价等方面突破多重局限性,实现了对传统课堂学习方式的革新,为改善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研究探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如何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发展。
二、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深化了师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学习的需求
(一)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学习的需求
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领域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制作课件、制作微视频等已经普遍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师生、家长也常常利用各种微信群、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互动,很多学校均引入了精准教学管理系统,整合题库、组卷、阅卷等功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具有先天的学科优势,师生具备较强的技术驾驭力、信息加工力,以及实践技术丰富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利用各种途径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失去了原来班级化组织的、面对面的教与学环境,有的教师在利用各种市级、区级教育教学平台发布资源、组织教学的同时,还利用微信群、钉钉、QQ视频会议、一起学等多种形式进行视频直播教学,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学生主动、被动边缘化、学习效果不好把控等问题。于是,对于如何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自我管理,如何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反思、创新,以开展更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等方面提出了急迫的要求。
(二)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的心理发展阶段分析
经实践研究发现,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的心理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尝试使用、玩心探索、初见成效、深入探究四个阶段。尝试使用阶段:现在的学生被称为数字原住民,他们对数字虚拟空间不陌生,伴随账号注册(登录)使用,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并顺利地掌握网络空间使用方法,绝大多数学生无障碍掌握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方法。玩心探索阶段:在大多数场景中,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被学生、家长定位为休闲、娱乐的工具,按照这个惯性思维,网络学习空间使用初期,学生充满好奇心,玩心也很大,发布的信息以及小组互动的信息往往和学习无关。初见成效阶段: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小组分工、确定评价量规等方式,學生初步体验网络学习空间突破时空限制,自己掌控学习节奏和学习内容的成就感。深入探究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学生会对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不足、操作不便利、整理信息智能化不足等问题提出质疑,并尝试寻求解决方案。
三、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一)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设置问题情境,明确学习目标,设计学习项目
问题情境是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依托。基于项目实践的学习是学生高级思维发展的主要学习方式。设置问题情境,基于项目学习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的合并,形成学习内驱力。
1.了解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按照最近发展区理念,问题情境应结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进行设置,通过问卷调查、在线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超过计算机普及率,绝大多数家长采用限制学生使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方式进行管理,部分家长能够积极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基础数据的掌握对于我们创设问题情景非常有帮助。
2.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学习项目。解决实际问题是促进思维发展迁移的有效手段,问题情境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设置,提高学生对问题情境的认可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认知冲突的内在动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保证所有设计的学习项目能符合所有学生的兴趣点,面对这样的问题主要采用如下方法解决:利用一些方法和途径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参与项目实施,如设置几个时间节点,要求学生必须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交学习成果或者参与测试。或者要求每一个学生完成核心学习内容,并通过提供学习资源、交流展示学习成果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基于项目的学习实践活动。
3.研究案例。在学习《数据与计算》(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中的“程序设计基本知识”部分内容时,通过学情调查,我们了解到班级中98%的学生没有程序设计的基础,其中约65%零基础,35%虽然接触过,但是已经基本忘了或者当时就没有掌握。
依据学情,我们做了如下设计,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利用Python进行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1)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组织创建Python编程词典。采用图文资料、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组织丰富的资源和实例,学生可以快速检索相关基础知识。(2)设计一个层层递进的“鸡兔同笼”学习项目,引导学生在逐步深入实践编程的过程中深化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一步:利用解析法(举手法)引入常量、变量、表达式、输入输出函数,并了解什么是顺序结构。第二步,利用枚举法(遍历法)引入分支结构、循环结构以及算法的概念。利用一个学生熟悉的最简单的任务,涵盖了最基础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习效率高,学生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
同时,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设计一些拓展任务,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建立一些群组,创造学生能够进行跨越班级限制的网上互动空间,实现让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教师是学习项目的设计者,学生也同时是学习项目的设计者。由学生自己依据学习目标设置学习情境,设计学习项目,经教师审核后作为学习项目之一供学生选择使用。
(二)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建立和谐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充分使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实现师生协同学习
我们把目标设定为:学生会按照自己的节奏认真学习、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展示学习成果。实现学生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可视化。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等数字化学习工具将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进行展示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锻炼。引导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工具对学习效率、交流效果的重要性,教师课件、学生学习任务均可采用。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搭建年级、班级、小组不同范围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掌握数字化学习工具,利用小组学习空间记录并呈现学习的全过程,利用班级学习空间寻求同伴互助、展示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利用年级学习空间交流优秀学习成果,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实现“教师引领、同伴互助、家长协助”的立体的学习空间
网络学习空间突破了时空限制,教师、学生、家长都有自己的账号,分别有不同的权限,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引领和协助,学生实现同伴互助,家长也可以了解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开放式的项目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多维度创设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新、展示交流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五)师生共同实现学习资源建设与积累
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积累适合本校学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该空间在成为学生选择学习资源的平台的同时,也提供给学生参与建设学习资源的平台,学生既可以搜索、下载学习资源,又可以上传、分享学习资源。
总之,积极开展、深入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家长的参与,支撑学生网络化的泛在学习是促进教育信息化深入融合的重要任务,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该主动探究、先行先试,促进网络学习空间真正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