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
主编:赵敏俐
出版单位: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
ISBN:9787800604072
定价:100元
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发展历程中,诗歌与音乐的作用举足轻重,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密不可分的。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在《关于加强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提出:“在文学研究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不能再忽视或简单地描述这一文化现象,而应该从艺术本质方面对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进行透彻的理论思考,重新认识中国诗歌的发展规律。”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曾于2002年4月及2003年12月在北京举办。会上,40余名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音乐界与文学界的专家学者,从诗、乐的角度对诗歌与音乐关系问题及中外诗歌与音乐关系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个案分享,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研讨成果,并编辑成书——《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
该书内容丰富,考辨翔实。全书50余万字,就中国诗歌音乐本质问题,历代诗歌发展与音乐之关系,乐、舞、诗的产生与社会活动,诗、词、曲的内在联系与社会生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内容涉及口头诗学、诗歌史、永明体、乐府文学、先秦两汉诗歌、金元词曲演变、古代歌诗艺术、上古乐奏、中国近代白话体歌曲等。
该书在文学艺术研究方面,既包含了学科的本质问题,又与相关学科关系密切。例如,廣东省音乐家协会赵宋光在《从艺术的本质规律看诗与音乐两者审美意识的共性与特异性》一文中,不仅揭示了诗与音乐对创造性想象力开拓的相反指向,还阐释了诗与音乐在表演过程中的契合点,并且对于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的课程范围内寓教化性于娱乐性之内的乐教复兴与美育重建的出路作了思考。浙江省艺术研究所洛地在《诗乐关系之我见》一文中明确指出“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这一提法的不妥之处,并从“歌唱中‘文与‘乐的关系”和“韵文与音乐的关系”两个角度来阐明“诗与乐的关系”。
该书在研究方法方面,既保持了学术传统,又不失创新精神。例如,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从风、雅、颂及其流变来探讨诗乐关系的三个层面,由此得出:国风及国风的后裔以丰厚的民俗资源为依托,内容偏于缘情,相比于以建立政教威严为目的的雅颂及雅颂的后裔,更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于是就广义的中国古典诗而言,缘情诗是其正宗且在数量上明显居于优势。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吴相洲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关于“永明体的出现是诗与乐分离的产物”的固有看法,并进一步论述了“永明体的出现正是诗与乐结合的产物”。漳州师范学院刘新文教授则运用比较法,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笛子类的意象在北宋诗词名篇中的不同作用进行剖析,揭示了作家出于各自的阅历、感受、性格、兴趣会对相同或相近的意象进行不同角度的挖掘,从而产生不同的意境和内涵。
综上可知,该书是一部集诸家之所长的以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专著,值得文学、音乐、表演创作等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研读与借鉴。
(沈阳音乐学院 金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