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海萍
(逊克县克林镇畜牧服务中心,黑龙江 逊克 164414)
霉菌毒素毒性比较强,本身具有一定致癌风险,在猪饲料中存在比较广泛,会给生猪养殖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控制猪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对于生猪养殖具有比较高的价值。为了避免生猪食用含有霉菌毒素的猪饲料出现中毒风险,给生猪免疫系统造成影响,甚至对猪产品食品安全造成影响,应当做好猪饲料霉菌毒素的控制措施。本文简要分析霉菌毒素对生猪养殖造成的影响及主要形成原因,探究猪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具体控制措施。
霉菌毒素会对猪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造成影响,使猪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发生比较明显的变质问题,给生猪的喂食造成一定影响。霉菌毒素能够破坏饲料中的营养结构,导致营养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使猪饲料中的一些必要营养元素水平迅速降低,这样就导致猪饲料的营养成分出现降低问题。
霉菌毒素具有比较强的毒素,它能够抑制生猪的免疫系统,使生猪的新陈代谢出现比较明显的问题。生猪食用含有霉菌毒素的猪饲料,容易给肝脏等器官造成比较严重的负担,如果食入量过高,容易导致生猪出现急性中毒的问题,使脏器器官出现突发性坏死问题。猪饲料中含有霉菌毒素,会导致生猪的发育出现比较明显的弛缓,中毒量较轻会出现厌食问题,中毒量较高则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拒食和呕吐问题。部分母猪会出现假发情的问题,刚出生的保育猪食用含有霉菌毒素的猪饲料容易出现腹泻水便等问题,严重危害生猪的健康。霉菌毒素对于母猪的生产能力和繁殖能力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生猪长期食用这类有毒饲料,还会出现不孕不育,呼吸系统障碍,肺部肝部水肿,大幅度提升生猪致癌风险,甚至出现死亡。
猪饲料的储存不当,导致出现受潮现象,尤其对于空气潮湿环境来说,更适合霉菌毒素的滋生和繁殖。部分霉菌毒素可能在饲料原材料收割时期就已经产生,加上饲料质量检查不过关,导致饲料中存在一定含量霉菌毒素。猪饲料主要成分大多为玉米和稻谷类物质,这类物质自身就比较适合霉菌毒素的滋生和繁殖,尤其当猪饲料原材料含水量为13%~20%,更给霉菌毒素创造了比较好的生存条件。同时,原材料农作物长时间受到高温和干旱影响,也会导致霉菌毒素的出现。
霉菌毒素对于生猪养殖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止猪饲料中含有霉菌毒素,应当加强对猪饲料原材料种植环节管理,按时进行田间管理,采取合理种植方式,加强玉米、稻谷类等原材料采收环节管理质量,减少霉菌毒素孢子出现几率。在原材料存储过程中,要对原材料进行烘干脱水处理,减少水分含量,优化原材料的存储方式,防止受到雨水和潮湿空气的影响,降低存储温度,这样能够比较有效降低霉菌毒素的产生。
猪饲料存储环节是产生霉菌毒素的主要环节,因此存储区域应当适当进行通风,降低存储空间内的水分含量,降低空气湿度和温度。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地理位置比较高的区域作为存储仓库,且远离河流或湖泊等位置。猪饲料不允许直接放在地面,要放置在距离地面>30 cm 的隔板上,这样能比较有效的破坏霉菌毒素的生长环境。在存储过程中要避免包装袋出现损坏,对于已经出现霉变、变质等问题的猪饲料要及时搬出仓库并进行处理,防止霉菌毒素的传播,同时对新旧饲料进行分开存储。
对于已经出现比较严重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要及时进行销毁处理,防止对生猪养殖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对于出现轻度污染的猪饲料,为了避免出现过度的资源浪费,可以采取脱毒处理。目前采取比较多的脱毒方法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等。化学脱毒法对于机械设备要求比较高,整体脱毒费用比较高,同时容易对原材料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整体脱毒效果比较好,适用于小规模的原料脱毒;物理脱毒法一般是采取高温消毒、高温烘烤等方式,这类脱毒方式成本比较高、效率不足对于一些霉菌毒素的处理效果不是十分可观,因此比较适用于小规模的养殖户使用;灭活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脱毒方式,主要通过加入石灰水或者消毒液,对原料中存在的霉菌毒素进行脱毒处理,然后进行晒干处理,这样能实现脱毒目的。
添加防霉药剂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猪饲料霉菌毒素控制措施。比较常用的防霉药剂有:有机酸、丙酸物质及其盐类化合物,例如丙酸钾、丙酸钙、山梨酸钾等。将这类药剂与水进行混合,然后将其均匀分布在猪饲料中,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水量配比根据防霉药剂的实际使用标准进行配置。
猪饲料中无法彻底消除霉菌毒素的存在,因此为了减少霉菌毒素对生猪养殖造成的影响,要采取更加主动的控制措施,降低霉菌毒素在猪饲料中的含量。控制猪饲料的霉菌毒素措施比较多,可以从猪饲料原材料的种植环节、收获环节、原料存储环节、制作环节、成品饲料存储环节以及喂养环节等方面进行管理,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猪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