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核心素养构建生物高效课堂

2020-12-30 23:44:34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学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悬念生物素养

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学 刘 烘

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极大进步,促使众多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普遍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试结果的状况。其中,对于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而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目标,不管是培养学生思维,还是指导学生探究,都是为了落实高效课堂,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科学创设悬念,调动学生学习欲望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提出一种教学观点,他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果触碰到了学生的情感或者意志,那么等同于激发了学生的精神需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精神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悬念的方式,为学生准备自主探究式的生物实验课堂活动。具体内容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为学生播放生物动画短片、带领学生一起游戏等。教学方法一定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然后以形成生物知识的过程为始点,尽可能地列举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事例,并提高悬念设计的挑战性。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授课教师则为课堂的主要引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此时,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目标的完成,而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但是,在实际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保证课堂教学中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常常会忽视这一中心内容,一味地追求教学各环节结构的完整,而致使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受到影响。例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学习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类型显微镜的外观、显微镜的各个零件名称等,但是却没有让学生自行操作练习,进行显微镜的使用实践。学生虽然学习到了较多的理论知识,却无法准确地将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这便是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本末倒置现象。由于教师偏重于理论教学,看重考试成绩,使得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有待提升。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认识显微镜的各部位的名称及作用,并根据教材完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情境为学生设计学习悬念。情境的创设可以是问题导学,也可以是实践活动。但不论是哪一种,都可以让原本枯燥单调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并让学生在情境的启发下,提升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细胞分裂各期的图示,然后设置问题悬念:生物体是如何长大的?作为生物体结构、功能基本单位的细胞能永远长大吗?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交流过后,各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引导。最后,教师总结知识,对回答正确的小组给予肯定。实践证明,在此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维活跃度增高。

二、完善学习流程,启发学生自学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教学前期为学生设计有效性悬念,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产生自主探究的想法,希望可以通过独立思考获得问题的答案。为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沟通能力,并善于用教材教学,完善教学方法,从而让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得更加精准,并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因材施教。在初中七年级生物教学中,由于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阶段,其学习方法还有待培养,其自学能力也亟须加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通常是教师安排了预习任务后,在课堂开讲之前草草地浏览一下,而后仍旧不清楚新课的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完善学生的学习流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学研究,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或产生的疑惑整理下来,在课堂上向教师询问。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自学预习的具体方法,共有两种:粗读和细读。粗读指掌握新课内容的概貌;细读指对新课内容中的知识要点和实验的具体注意事项,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的阅读和思考,并且将难以理解的定义或者实验现象进行标注,明确问题以方便学生在听课时找到答案。另外,教师也要教授学生怎样绘制思维导图或绘制预习提纲,使学生在预习环节完成对新知识内容的初次梳理。实践证明,一个拥有良好预习习惯的学生,可以轻松灵活地将课堂学习由被动转换成主动,进而使自身的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促使初中生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三、协同合作探究,构建学生知识系统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环节的完善,使教师的课堂时间变得更加的宽松。为了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在核心素养培养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利用组合式的交流学习增加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率。小组讨论成员可以彼此分享预习心得、评价他人观点、讲述实验看法等。而教师在此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答案。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讨论性问题,如果要构建学生的生物知识系统完整性,可以选择理论性问题;如果想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那么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讨论问题,例如:心脏的作用是什么?你是怎样感知到你的心脏在跳动呢?理论性讨论问题能够完善学生的生物知识,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而开放性问题则可以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使生物课堂的效率越来越高。

四、整理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生物知识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盲区,使学生的生物知识的梳理得到优化。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归纳总结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以教师为主。由教师做知识梳理的领路人,主要的总结要点是让学生从中找寻自己的知识遗漏点,分析仍旧存在疑惑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第二种,以学生为主。由学生分享课堂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分享在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过程中成功突破的知识难点,并简述心得。倘若学生的总结质量普遍较低,教师可以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借鉴同组学生的分享总结,完善自身对知识的梳理。第三种,以训练为主。归纳总结的方式还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的形式进行,这是由于训练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在本堂课中的真实效果。教师事先准备好包含重要知识点的填空判断题,以测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检测。而学生在测验过程中,根据教师初试的题目可知本堂课的重要知识点,并且通过检测促使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二次记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印象,从而实现整理归纳总结的学习目的,这也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悬念,促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完善学习流程,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协同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构建生物知识系统的完整性;整理归纳总结,让学生对学习到的新知识重新梳理一番,加深印象。

猜你喜欢
悬念生物素养
生物多样性
天天爱科学(2022年9期)2022-09-15 01:12:54
生物多样性
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 12:41:48
上上生物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6:56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巧在开篇设悬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第12话 完美生物
航空世界(2020年10期)2020-01-19 14:36:20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环球时报(2019-12-20)2019-12-20 0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