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王格尔塘中学 尚 俊
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大量实践表明,“教师讲,学生听”这一机械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让初中生迅速掌握化学学科的客观学习规律,反而会消磨掉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被动的学习习惯。面对这一客观问题,初中化学教师要懂得吸取教训,及时规避不良问题,积极分析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诉求,以便切实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持久的数学学习动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与现实成长密切相关的知识要比高深、脱离实际的大道理更有吸引力。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寻求自我发展的诉求,也有证明自己能够学好、学精的渴望,而生活化的化学知识能及时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积极借助感性认知展开理性探索,促使初中生经历学习成功,同时也可将化学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开发并利用生活资源来组织化学教学,以便切实优化初中生的学习感悟,使其实现学习进步。
如在“燃烧和灭火”一课教学中,笔者整理了一些关于燃烧现象的生活资料,比如做饭时需要用天然气、煤气灶烧火,火柴、打火机同样可以产生燃烧现象等,再以四川森林火灾这一新闻资料让学生知道,虽然燃烧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问题,但是也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由此,学生可及时回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借此积极分析燃烧现象的发生条件。借此,笔者会利用一些小实验去证明学生的猜想,总结出燃烧三要素。同时,笔者也鼓励学生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灭火的经历,结合燃烧现象的探索过程分析灭火的要点,希望学生可以通过本课学习形成安全用火的意识,从而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目前,化学实验已经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这就从某种程度上保障了化学实验教学课时,也促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实现学习进步。但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物资投入,初中化学教师会组织验证性化学实验,即直接展示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然后再用实验去证明,再现化学知识的生成。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并没有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不良教学模式,所以无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组织探究式化学实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通过化学实验生成相关结论。
如在“溶解度”一课教学中,笔者鼓励本班学生积极利用化学实验计算溶液的溶解度知识,使其自主思考如何才能加快物质在溶液中溶解的速度与效率。大多数学生都有类似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可以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比如通过玻璃棒搅拌溶液,或者是通过酒精灯加热,或者加入一些有利于物质溶解的催化剂等。由此,学生则可切实探究化学知识,体会发现、创新等有意义活动的魅力。
在学习动机研究体系下,教师的态度、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我判断与学习心理,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完善激励性教学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努力与成长,同时要包容学生的不足与错误,以亲和、和谐、平等、民主、信任的态度与学生交往,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化学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笔者始终坚持鼓励教育的原则,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与特长优势,以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本班有一部分学生很有创新意识,经常会提出使用生活废旧物资代替部分化学实验设备的建议。对此,笔者会及时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化学实验,使其将理论设想落到实处,不断丰富学生的实验操作经验与创新经历,以便证明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由此,学生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意识,还会产生主动创新、积极动手等学习意识。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化学学习行为与精神状态,是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措施。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客观分析学生的心理诉求与精神状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与创新化学教学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