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陆民,张兰兰
(1.信阳农林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信阳农林学院 发展规划处,河南 信阳 464000)
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科技与高校教学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大数据、云计算已经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背景下建设高校通识课程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两年,全国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化通识课的建设,围绕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进行不同路径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效。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通过组建专门性的课程团队,从更新教育理念和转变教学思路入手,结合现代网络条件,开展了通识课程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形成了“互联网+”环境下文化通识课教学改革的新思路[1]。
通识课程是非专业课程,它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许不再适应未来人才的教育,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接受新事物,多了解当今学生成长环境,结合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在“互联网+”背景下,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与方法,以适应新环境。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通识课程,主要是因为新时期培养的人才应具备更为厚实的文化素养,走出学校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的社会环境。但是从通识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
从各高校开设课程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目标较多的强调以政治素质为主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从课程目标来看,不同的高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很多高校结合自己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开设了大量的网络通识课,课程由相关教师申报,导致同门类的课程重复开设,缺乏系统规划,而一些应开设的课程却一直空缺。与此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只强调大而全,忽视重点性和特色性的探索,导致课程内容让人感觉比较乏味无趣[2]。
教学方式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很多都熟知网络,大家都对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了如指掌,但是鲜有利用网络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意识。近两年,有些高校在提出教学改革时候也考虑到利用网络来对文化通识课进行教学改革,在校园网学习平台上推出一批“视频公开课”给学生观看学习。然而,现有的视频公开课教学方式依然采用“网络授课+课下作业”的模式,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形式过于单一,过程太单调。尽管大多数视频公开课能将知识的丰富性和实用性结合,使得学生容易接受和学习,但是由于采用网络视频授课会显得授课方式单调,容易使得听众产生疲劳倦怠的感觉,注意力难以始终集中,从而影响学习效果[3]。其二,后台服务环节薄弱,师生互动困难。视频公开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少提供视频资源之外的课程资源,缺少参考文档和个性化的交互支持,无法解决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和学习的需求。其三,教学评价与反馈系统薄弱。一般视频课教师和学生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缺少对课程问题的反馈,课程题目的答案往往由教师直接给出,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少自己的思考环节。同时,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作业反馈系统,有的甚至没有反馈环节,导致学生反馈往往得不到回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及时的指导和解答。其四,没有充分关注学生个性特征,没有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
“互联网+”课程平台是高校通识课程建设的基础条件,学校要搭建起功能丰富、安全稳定、管理统一的“互联网+”课程网络支持平台,并出台相关的课程评价标准,明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效果与影响、团队支持与服务以及课程视频与学时等项目的具体要求,确保“互联网+”课程建设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师资是推动“互联网+”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慕课类的教学培训班,制定“互联网+”通识课程相关平台使用手册,组织专家团队到各学院开展“互联网+”课程建设的相关讲座,力争为每个学院培养出两到三名“互联网+”课程教学骨干教师,发挥其在“互联网+”课程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另外,学校应该及时出台一些“互联网+”课程的相关管理办法,将“互联网+”课程计入教师当年工作量当中并按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课时津贴。对于教学效果突出,学生给予高度评价的教师,学校应以资奖励[4]。
教学团队要大力开展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专项的立项与建设工作,尤其是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互联网+”教学改革模式。支持具有学科专业优势、受众面广、改革实践基础好、改革主题明确、改革思路清晰、改革实施方案具体的课程立项。要在校园中营造“互联网+”课程建设的氛围,在教学楼设立课程建设专栏,宣传和推广“互联网+”课程建设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让全校教师在看到学校的实际行动,激励教师以满腔热血参与到“互联网+”课程建设当中。
在构建的“互联网+”课程平台上增加论坛讨论区,学生可以针对所学的课程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可以与别的学生进行讨论。针对发帖内容中大部分学生提出的学习需求,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创建投票专栏,根据学生投票情况确定授课专题,并进行适当补充。在中期教学检查中,进行课堂和网络的教学调研,根据学习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学生由评价对象变成评价主体,全程参与教学活动的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课程的开展,更有利于建立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推进“互联网+”通识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平台功能的有效发挥。我们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优势,增进师生交流,深化教学内容,创建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才能将“互联网+”课程平台学习效益发挥到最大化,更好的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互联网+”高校通识课程建设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师授课模式,新模式带来的教学理念的创新,能够点燃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激发学生去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帮助高校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