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2020-12-30 23:09黄春梅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民代表中国共产党主体

黄春梅

(燕京理工学院 文法学院, 河北 燕郊 065201)

“人民”一词由来已久,历史条件不同解释不同,但把人民历史地位上升到主体地位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人类历史观的一次质的飞跃。中国共产党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的认识实践在中华民族的独立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的现实问题,带领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因此,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前行的精神指引和价值追求。实现人民幸福的梦想和民族复兴的愿望是我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共同追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愿望和目标,在砥砺前行的奋斗路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力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历史观强调人民主体地位以实践性为本质,体现出广泛性和整体性特点。以人民主体地位为政治首要原则的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为民是其价值追求,听民是其工作方法,自我改变是前行动力,解决好人民代表与人民、政府与人民、党员与人民的三重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

1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地位观

马克思恩格斯将唯物辩证法运用到人类社会,发现人存在的物质形式,提出人民至上,人民自此被纳入政治建构的核心位置。随着人类实践的变迁和社会分工的演变,人民的内涵也在演变,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地位观在人的实践性这个唯物基础上,呈现出广泛性和整体性。

1.1 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实践性

人类历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存在的前提是什么?是思想还是人的劳动即人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把对人的研究置于其实践性,人的实践性是连结人与自然的介质和载体,是人类认识的起源、基础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具有决定意义。人类的实践方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推进人类的组合方式,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在人类实践能力低下的阶段,人民一词的含义往往是“奴婢及刑人、奴隶逃亡者;平民百姓或者泛指人类”,不具有现在政治秩序建构的含义。近现代以来,人类实践能力提升,社会分工细化,等级社会演变成平等社会,开创民主先河,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社会实践,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实现劳动者的平等社会关系成为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运用并实践了这一基本观点,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动力问题和目的问题。为什么人民是社会主体,其哲学依据是由人的实践性这个物质活动特性决定的。

1.2 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广泛性

从实践论的哲学观点出发,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石是人类的实践性,那么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一定是社会的大多数人。人民的主体地位只有在“人们全面掌握生产资料,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1]才能实现。

个人的生存依赖于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结成的人的关系,即社会。因此,个体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同时,整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人存在的基础。因此,“人民”一词是个体的集合,具有广泛性,体现为公意上升为代表到国家意志的法律制度,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就是在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具体包括社会不同的组织、阶层、阶级。因此,广泛性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特征。主体地位不是某一个团体、集团的,不是某一个阶级、阶层的,而一定是从事社会实践的广大劳动群众的。

1.3 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整体性

从个人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当社会出现自身不能解决的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更高一级的组织——国家出现了。“国家的使命在于保全社会,进而维系人民这个集合体,即维系人的集合性存在。”[2]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实现民族复兴,民族复兴就是个人集合体“族群”这个整体的目标。如果说社会的基础是众意,那么国家的基础就是公意,所谓公意就是个人意志最大公约数的提炼,是保障个人利益实现的基础,是维系个人集合体存在的因素,如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人民意志提炼的最大公约数的利益诉求和表达。“不论社会、还是国家,其使命都是保障人的自由与发展,同时维系人民这个集合体,服务人的集合性存在。”[3]人民主体地位最核心的体现是有制定制度的权力,也就是人民取其最大公意制定应普遍遵守的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选代表集中参与国事。

2 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主体地位观的成功经验

2.1 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民是实践目的和价值追求。看到民众的力量,发动民众,带领民众,在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人民”这把钥匙,解决农民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解决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问题。社会主义建设这伟大的事业同样需要人民至上的信仰。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初期因脱离人民出现了曲折和挫败,邓小平同志用反问的方式深度思考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最终用“发展、富裕”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生产力是打造人民生存之基,物质极大丰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拥有的平等权利。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江泽民同志用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回答,在国际发生变化、社会发生变化时,始终牢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渡过难关。关于经济发展问题,胡锦涛同志用科学发展观来回答,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指的是人民大众集合性概念。

十八大以来,在持续全面深化改革中,一系列疑问产生,如:改什么?怎样改?改的目的是什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引我国改革走向纵深。改什么以“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怎样改,改的目的是“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并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为民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建设一直牢记的使命和精神价值追求,也是勇往直前攻无不克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多次绝境重生,赢得人民拥护和支持,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最终答案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是一个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是一个为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党。”“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2.2 听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方法

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掌握大量事务活动的细节和运行办法。作为决策者、管理者、统筹者,开展工作要坚持三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人民群众是主体,应怀着谦虚之心“从群众中来”,只有从群众中来才符合客观实际,决策才符合人民需求,才有效果,这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强调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群众中去”就是讲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收集的民意、制定的措施方案要落实,不能光说不做,也不能应付了事,要到群众中查看实际的效果,调查人民的满意度,了解事情处理还有没有存在问题。以人民为主体,从工作方法上,就是要贯彻始终,为人民办实事,让人民群众检验事情最终的结果和效果。中国共产党如树干,人民群众就如土壤,只有把根深深扎入到人民群众这个蕴藏无穷智慧和力量的土壤中,才能枝叶繁茂,永葆生机。

2.3 自我革新是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动力

中国共产党人拥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魄力,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纠正、自我提高,完成一次次蜕变,摆脱前进中的曲折和挫败,不断迎来新的胜利和挑战。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平南巡讲话,中国共产党一直解放思想,作风务实,以人民的幸福为目的,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敢于向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挑战,敢于扫除陈旧过时的思想观念障碍,敢于向与人民群众背离的利益挑战,才使得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克难阶段,中国共产党清醒掌握世界局势,紧紧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时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保持初心,提高战斗力、执政力。敢于且能够自我反思、自我纠正、自我成长,是中国共产党的可贵品质也是前行动力。

3 中国共产党守住初心使命,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也是前行的根本动力。作为执政党,如何实现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理能力提高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纲中的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的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的路径是通过人民代表行使权力,因此落实人民主体地位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实现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群众的问题。其次,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政府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得怎么样最主要是处理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再者,要处理好人民群众的管理者、制度执行者、社会统筹者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只有把这三层关系处理好了,人民主体地位才能落到实处。

3.1 形成人民代表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的良好机制

人民的权力或多数人的统治其实现形式就是民主,即人民表达自我意愿的权力。民主的实现有广度和深度两重表现,广度是有多少人参与事情的讨论和决定,深度是民众在参与讨论事情时对事情掌握的程度和过程参与的程度。我国有14亿人口,每年参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国事的一般在3000人左右,这个代表比例还是很有限的。因此,从这个代表比例看民主实现的广度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从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深度上下功夫,如何不断充实完善人民代表选举制度、人民代表工作条例、工作机制,接受人民监督,不断提高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内涵是落实人民主体地位的工作之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也是体现人民主体地位第一步立法的载体,体现我国的民主平等性和广泛性,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但是人民代表的选举过程,与人民沟通的过程,议案的拟定等大量细节性工作存在形式主义、不够扎实到位等现象。同时人民代表不是职业代表,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时间受限,数据信息采集也有限,甚至人民代表提什么议案,所属代表选民根本不知道。现有的一些代表法相应的规范要求也过于笼统,基本没有人民代表与人民群众互动具体细节的工作描述和要求。人民代表工作的要求相应缺乏,人民代表与人民之间的桥梁并没有实现四通八达,相反还出现我的人民代表是谁,人民代表代表选民反映什么意愿选民都不知道这样大量空白存在。加快建立人民代表相应的工作条例,建立人民代表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3.2 提高政府工作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态度

代表人民行使公权力的是政府,因此政府是替代人民行使权力的组织和机构,它本质是服务部门,但是在实际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素养和素质问题,出现权力的异化现象,也就是人民求政府办事,权力机构和民众争抢利益,政府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等等。因此,替代人民行使权力的政府部门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来到政府机构办理事务,政府机构办事的效率、办事的态度、办事的效果是检验国家行政机构执行力的最佳诠释。二是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执行权力的监督机制,即人民参与到政府服务人民群众过程中的意见反馈等。人民在办理事务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以及对办事效果的评价是人民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渠道之一。因此,人民主体地位还体现在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服务的态度、群众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上,理应加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提升人民对社会事务及国家事务的知情权。

3.3 用党风影响社风

“要想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就是中国共产党。大浪淘沙,能够坚持到最后取得胜利的都是一心为民的热爱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成就了新中国成立的革命精神。共产党员有着高尚的情操和精神信仰,他们既是普通民众也是民众的引领者和带领者,在人民群众中发挥示范、模范作用,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标杆,也很容易成为人民群众效仿的对象,每一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对群众的影响巨大。党的建设一直都被共产党人所重视,毛泽东同志提出这一项伟大工作,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结时。一个有私心不能一心为公的领导干部是领导不了群众的,也是无法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的。因此,加强人民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是党建的外力。同时,每一个党员应加强自我精神建设,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调高精神境界,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建设一个14亿人民信仰的党,需要中国共产党务必保持初心和不怕牺牲为民革命的精神气质,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工作状态,率先垂范,一言一行都引领社会风气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肩负对社会道德榜样的追求,向人民群众无限传递正能量。只有守住初心,践行诺言,才能完成人民交付的民族使命和责任。

猜你喜欢
人民代表中国共产党主体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论碳审计主体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人民代表
何谓“主体间性”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