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中心幼儿园 苏春梅
我园地处乡镇,依托当地丰富的意杨树资源,打造了具有生活化、熟悉化的特色园本课程。意杨树是一种在苏北农村随处可见的速生木本植物,它拥有深广的自然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园所处地区木材加工业发展蓬勃。意杨树皮、树桩、加工后的板皮、木心、刨花等都有着特殊的机理和质地,纹理清晰,色泽清新,木质细柔,为我们幼儿园的园本特色活动提供了思路,也让我们发现它的教育价值: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围绕意杨树的形态,开展关于意杨树的科学活动,使幼儿对意杨树产生一定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在艺术教育方面,对意杨树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创意使用,参与木工坊的社团活动等;在游戏方面,幼儿可以通过自由操作这些材料,探索玩法,带着一定的问题去学习、去体验,并且在体验的过程中建构、提升自己的认知。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适合我园发展的办园特色和园本课程。在利用意杨资源来挖掘办园特色时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
在室外环境打造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及认知特点,对意杨树资源进行挖掘与探索,构建意杨树资源的户外环境:活动室外、墙面、微地形等户外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大量符合其特点的、常见的意杨树作品,供幼儿取用、游戏。
在室内环境打造方面,挖掘意杨树资源,让幼儿自由地参与到环境创设中去,激发幼儿对意杨树的兴趣。巧用意杨树资源,营造氛围,创设区域环境,在环境中呈现意杨树课程的学习内容,充分发挥意杨树资源的价值。我们用做板皮剩下的木心做成幼儿园的大门,用截剩下的木桩雕刻出幼儿园的园名,把碎木片用麻绳吊起来做成走廊里的吊饰,在碎树皮上写上班名做成别致的班牌。在我们的美工室里,孩子们用锯末粘贴出栩栩如生的狐狸、老虎、刺猬等,用刨花制作出美丽的发套、咆哮的狮子等,在木心作画制作出孙悟空用的多彩金箍棒、户外体育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接力棒等;教师利用各种刨花制作出可爱的蜗牛、美丽的花儿、精美的十二生肖、奋飞的凤凰等,用小木棍制作出体育活动区标志性图标——运动的小人。用板皮做衬、用树皮做边框做成精美的富有显著特色的画框,将教师和幼儿制作的意杨美工作品装点在走廊墙面及区角,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儿童的世界》一文中说道:“儿童的世界要由儿童自己动手去创造。我们要停止一切束缚,使儿童可以自由活动,这儿童的世界才有出现的可能。”陶先生十分强调儿童自己动手创造的重要性,极力主张儿童的世界要由儿童自己动手创造。我们就给孩子们准备剪好的板皮,让他们在上面画画,带他们去室外找意杨树去拓印树皮、拓印年轮,让他们自己发现美、创造美。现在,意杨材料在幼儿园中随处可见,处处精彩。
家庭参与也是幼儿园意杨树资源创设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提高家长主动参与打造意杨树资源特色幼儿园的积极性,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周边环境问卷调查、公众号宣传等方式了解家长对我园意杨树资源开发的想法,听取部分家长对意杨树资源特色教育的建议,达成一定的共识。在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假日,通过使用意杨树制品的主题活动,如中秋节中班开展的意杨树板皮雕刻人物,映在纸灯上,月与人相映成趣,以及重阳节制作木制小工艺品慰问敬老院和社区群众等,让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意杨树资源特色开发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
因地制宜、勤俭节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也是幼儿园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不浪费资源,不盲目攀比,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的。我园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与大自然接触频繁而广泛,对农村环境天天看、日日观,有亲切感,有探索欲。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特点,迁移幼儿生活经验,以意杨树资源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意杨树资源教育教学活动。实践动手操作等方面的活动,可以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活动与意杨树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多样的意杨树资源活动中渗透各领域的教育,发展幼儿的关键经验,也为幼儿提供了感受和体验故乡的机会。幼儿通过了解意杨树、欣赏意杨树制作的艺术品、粘贴意杨树板皮画、学习制作意杨树工艺品等,提高了审美意识。通过意杨树材料的游戏使用,让幼儿参与合作,提高了他们的协作和实践能力。让幼儿体验意杨树资源教育创造带来的成功与愉悦,优化了幼儿的个性,培养了幼儿的优秀品质。我们将意杨之乡的风景与意杨树资源相融合,让幼儿在探索和实践活动中将已有经验和现有经验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区域游戏,我们平时也将其称为活动区活动、游戏区活动,它是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实际上是指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托,将活动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在区域游戏设置上,我们把意杨树制作材料作为意杨树资源的中介和桥梁,发动各种力量搜集意杨树制品并带入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活动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区的空间面积,设计不同的区域游戏主题墙,各个区域游戏活动的设计也要体现意杨树资源:在班级的建构区,我们把小碎木处理后供孩子们自由拼搭,孩子们有的搭大桥,有的搭高楼,他们通过建构,在与意杨材料的互动中,感受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在表演区,我们把截剩下的木桩当作区角中的桌凳;在美工区,各种意杨树材料的投放,让幼儿在艺术创作中可以多一些选择和创意;在益智区,放置家长带来的意杨树制的串珠、数棒、积木等。在各游戏区域中,时时处处都在利用意杨材料,让教师和孩子们在与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体验成功,不断收获快乐。
基于意杨树资源的园本课程开发,我园着力打造的木工坊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木工活动本身就强调幼儿的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充分地动手动脑。木工活动中的设计环节,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创作,丰富了我们的课程内容。因此,我园专门开设了86 平方米的木工坊活动室,配备两名专职教师,全面负责组织、引导幼儿在木工坊的游戏活动。实操平台(木工桌)上陈列了常见的工具,如刀锯、羊角锤、胶枪、三角尺、各种钉子、弓锯、螺丝刀等,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意杨树板皮、不同大小的意杨树块、意杨树板、麻绳、意杨树枝、树皮、树棍、刨花等,以供幼儿选择。幼儿在动手实操的过程中,从一开始的“做什么”到学习思考“怎么做”“分几步做”,使操作规划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略到具体,以联合行动的方式体验了团队合作,并通过逐步领会使用工具的技巧,更好地获得了多方面的经验。
《幼儿园课程指导》指出:“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是一个有意图而可灵活调整的开放的系统。”其目的在于提供幼儿园建构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每所幼儿园都有自身的背景和实际,在对课程理论和实践引进吸收的过程中,必然存在调整、充实、更新、创造的园本化过程。幼儿园课程最重要的是符合幼儿的求知需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关,活动应该围绕幼儿周围的世界展开,这样有利于使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运用,知识得到升华。
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们不断研究和探讨如何凸显我园特色,如何体现特色课程的内涵,如何确保特色课程的实施,如何把园本特色转变为特色园本。为此我们提炼了园本文化,首先挖掘园本内涵,逐步梳理、整合、归纳、论证,最终明确了办园宗旨——“孩子的一切,就是我们的一切”;办园理念——“呵护今天的幼苗,成就明天的大树”;办园总目标——“愿小树苗健康成长”。我们还创编特色园本课程教案,研磨特色园本课程,总结特色办园经验得失。与此同时,我们把意杨资源引入教学研究中,广泛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并举行园本教研活动。我们围绕意杨课题设计并于2009 年9 月成功地申报了一个市级立项课题“利用意杨资源,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目前此课题已结题。
近几年来,我园在挖掘利用意杨树资源的过程中逐步筛选挖掘和生成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主题教学活动设计文本、教玩具和有关教学影像资料,编印了《明天的大树》一书。其中,小班组主题设计有“快乐拼搭”“小鱼吐泡泡”内容,中班组主题设计有“树叶粘贴画”“绿色家园”“魔盒”三个内容,大班组主题设计有“大树妈妈”“玩木棍”“家乡”“年轮”“走木桩”“刨花粘贴画”“推车”“树皮拓印”几个内容。幼儿园在对选用的主题活动进行了筛选以后,各教研组每学期根据季节有计划地自主选择、补充园本课程内容1—2 个主题实施乡土教育,使幼儿园的课程使用更趋于园本化。同时,教师在选择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断钻研教材,对已有的主题活动不断进行筛减,完善活动设计,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
着眼于幼儿园持续发展的特色才有生命力,只有关注到幼儿全面发展的特色才会有价值。在打造我园意杨树资源特色园本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进行思考与调整。园本文化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完善、创新的过程。我园今后会继续发现、探索本土自然环境和资源,努力构建有生命力、有价值的特色园本,形成我园的办园特色,走出一条彰显园本特色的文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