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甫
备课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较多学校的备课管理方式单一,难以反映教师的真实备课过程,不足以开发教师备精品课的潜能;教师备课与实际教学相脱节,教师抄教案应付学校检查、低质量简单重复的现象一直存在;有的学校对备课疏于管理,教师课备的多与少、好与坏缺乏相应的指导与评价。
为了克服以上弊端,引导教师进行学习和思考,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应改革备课管理,把握住备课要点,做好备课评价,加强备课指导,通过备课管理促进师生发展。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指导教学行为的预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良好有效的备课过程,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更好地使用教材和驾驭课堂,也能够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使师生双方受益。一是要求教师课前要潜心钻研教材,扎实备课。以数学为例,新教材大多借助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的基本理念。虽然主题图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但是受篇幅、教学内容、目标的限制不可能把多元的生活因素都体现在一幅主题图中,所以教师要深入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教材,领会教材每一个知识点呈现的意图,看清知识内在的联系、情境背后的问题、过程当中的方法。二是要求备学生,以学定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帮助学生实现同化与迁移,同时也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三是要求备课堂,关注生成。教师在备课时,在观念上要明确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树立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有足够预设的前提下,为课堂的及时生成预留空间,精心设计对学习者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直面学生的异彩纷呈的见解。学校教务处人员要为教师提供学习他人的机会,如为教师提供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案交流等教研平台。教案检查与评价也应着眼于师生的发展与成长,而不是仅仅为了评出一个谁优谁劣来,关键是在评价教案的过程中,启发教师真正从自己狭小的思维空间里走出来,提醒教师多反思自己,多借鉴他人长处,用他人之长来改进自己的不足,为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过程。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在新课改形式下,备课是教师快速适应新教材、掌握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和授课艺术的重要环节。备课管理关键要看:有无教学准备,备课质量如何,如何进行改进。其观察的关键在常态教学的质量,而不是教案文本。在教学检查中即时地追加检查教案的环节,教师容易心悦诚服。对于平时教学过程落实得较好的教师,教案检查可以放开些,如果要讨论,则是讨论他们教学准备的经验和方法;对于教学认真,但教学过程不甚满意的教师,则要分析讨论如何有效备课,提高备课质量;而对于教学态度不甚认真,有可能教学准备不落实的教师,要关注他的教案,不能靠集中式的检查,而应该采用突击式的检查,或课堂教学调研中进行追加检查。同时,学校对教师备课的评价与考核除定期的例行检查外,更重要的是以备课的管理为抓手推动教师的业务提升,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建立多层次的教师教学交流、共享和相互借鉴的平台。一是备课等级认定。根据教师呈现的备课材料从科学性、教学艺术性、内容系统性、个人特色角度进行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反馈与随堂听课确定其备课等级,列入师能考核材料。如果备课当中存在问题,则向教师提出指导性意见与建议。二是随堂听课检查。最能反映教师备课质量的是课堂。如果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书写得再漂亮的教案也是徒劳。因此应落实领导分学科随堂听课,课后了解备课情况,肯定优点,交流存在的问题。三是通过二级备课成果展评。第一级是教研组层面、所有成员教师在期末把自己的备课材料送到展评室,组内教师进行观摩和评分。第二级展评是各教研组把优秀的备课材料送校级展评,全校教师参与观摩和打分,评出优秀的个人和先进的教研组集体。这样优秀的备课经验得到了推广,精神也得到了激励。
没有检查的管理是空洞的,没有指导的管理则是无效的。备课管理不能狭隘地把目标定在监督教师们的备课,而要更多地帮助教师学会备课的方法。我们要引导教师在备课中有更多实质性的思考,对待一些现成的优秀教案,应该持“积累”的态度,而非“拿来主义”。应该在教案中容纳更多的思考和分析,容纳教师自己教学行为与教学设计的考虑,而不是简略的步骤和师生话语的预设。一是学校教务处或教研组指导教师勤于反思。很多教师在备课时,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很难进入状态,虚耗了很多时间。这其实跟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有关。一节课下来,总是有或多或少让人感觉不足的地方。如引入不恰当、过渡不自然、教学节奏把握不准、教学密度不合理、讲解不科学、引导不到位等等。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在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形成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备课时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轻车熟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与任教相同学科的同行交流、探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通过听课学习和借鉴同行的好经验、好教法,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系中,相信备课时就可以很快进入快车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教师平时要善于贮备知识。指导教师要善于去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研究课标,钻研教材,从教学参考书、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中汲取营养,积累各种有效教学资源、信息、教师知识贮备。
总之,备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学校改进备课管理,可以改变教师备课依赖于教科书和教参的现象,激发教师合作交流的愿望,促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凸现、教师个性的张扬,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