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倪 华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案例一:跳机器人舞——这不是普通的舞蹈,而是一个关于生活技能的小挑战。入园后的幼儿在生活环节中常常不知所措,需要老师耐心引导、讲解和示范。了解到幼儿对学习生活技能很感兴趣,我组织幼儿们开展了叠衣服,扣纽扣等生活活动。在叠衣服的过程中,我创编了一首儿歌:“弯弯弯,弯左手,弯弯弯,弯右手,点点头,弯弯腰,转个圈儿,变出一个小枕头。”大部分幼儿都能一边快乐地“舞蹈”,一边将衣服变成“小枕头”。在这个游戏中,我特别设置了一些难题:有的衣服没帽子,有的衣服没袖子,有的衣服有拉链。当遇到跟老师范例不一样的衣服时,很多幼儿都会选择继续探索,当念到“点点头”时,他们整理好衣服的领子,继续叠,最终将衣服变成了“小枕头”。于是,幼儿们高兴地到我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我赞许地竖起大拇指。
反思: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克服难题,完成任务,幼儿们在游戏中没有觉得任务枯燥乏味,而是在玩中学,在玩中取得进步。
案例二:一天,午睡时间到了,幼儿们排着队准备到寝室休息,我走在最前面,后面的幼儿因为远离了老师的视线,有的学猫叫,有的学狗爬。其他幼儿受到影响,也跟着玩耍起来,有的蹦,有的跳,有的叫,还有的在床上翻滚,场面一度失去了控制。不管我如何喊叫,也阻止不了他们的行为。我该怎么办呢?突然,我看见了墙上那只正在睡觉的小猫,我说:“小朋友们,小猫捉老鼠的时候,怎么走路?”琪琪抢着说:“轻轻地走,没有一点声音。”“那我们现在一起学小猫走路,轻轻地走到自己的床边,轻轻地脱掉衣服、鞋子,轻轻地睡下,好吗?”幼儿们听后,都开始蹑手蹑脚地走,寝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我总算松了一口气。“喵、喵、喵。”不知谁又学起了小猫叫,我轻轻地把食指放在嘴边:“嘘,小老鼠听到叫声可就要跑了。”“小朋友们,墙上的小猫睡觉了,它要养精蓄锐,这样晚上才有精神捉老鼠,我们也学习小猫,闭上眼睛休息吧!”不一会儿,我就听到寝室里响起了均匀的鼾声。
反思:爱玩、爱闹是幼儿的天性,幼儿也特别喜欢模仿同伴。当幼儿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这时,教师要懂得包容幼儿,学会支持、理解幼儿。我们不能生硬地说教,厉声地斥责,或用打骂的方式去阻止他们的行为,而要采用易于幼儿接受的游戏方式来引导他们,让他们自然地接受,悄然地改变,在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中安然入睡。
案例三:早上,禾禾一到幼儿园,就成了“焦点”。小伙伴们都围住他,禾禾也显得特别得意。我仔细一瞧,原来是因为他穿了一套帅气的西服,里面搭配了一件马夹,脖子上系着一条红色的领带,一身的装扮十分神气。为了不让其他幼儿滋生攀比的心理,我没有刻意夸奖他。中午吃饭时,幼儿们并没有好好配合吃饭,于是我便说:“今天禾禾小朋友穿了一套漂亮的西服,多像一个小老板。你们看,‘小老板’吃饭多认真呀!” 禾禾抬起头赶紧说:“老师,我现在正在‘饭店’吃饭呢。”“多聪明的孩子!”我心里暗暗夸道。“其他小朋友在我们‘饭店’吃饭能不能也做文明的小客人呢?”“能,我们都想做文明的客人。”幼儿们开心地回答。接下来,幼儿们的午餐在温馨、轻柔的音乐声中愉快、安静地进行着。
反思:禾禾漂亮、神气的西服已引起了同伴们的关注,如果教师再刻意地夸奖一番,势必会让幼儿形成“要穿漂亮衣服,不愿穿旧衣服”的攀比心理。教师巧妙地在午餐环节,既对禾禾的穿着给予了肯定,又趁机对幼儿的午餐习惯进行了纠正和引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无痕,润物无声。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适时把握好幼儿成长中的关键时刻,追随幼儿的发展,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为幼儿的成长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