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对教育扶贫的新思考

2020-12-30 21:43河北师范大学江雪梅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研训教育资源优质

■河北师范大学 江雪梅

2020 年初新冠疫情将人们困于家中,中小学校和大学均不能如常开学,教师与学生通过互联网上各种平台继续着教育与教学活动,实现了“停课不停学”。新冠疫情的暴发,对于原本已经程式化、程序化了的教育扶贫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不能到“现场”,如何实现教育人力资源的输入以及伴随着人力资源输入而发生的理念输入与文化输入,是后疫情时代教育扶贫的参与者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教育扶贫的实质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

教育扶贫,扶教育之贫。教育“贫”,根本在于教育资源的“贫”,即由于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而带来的“贫”与“不均”。到2020年底,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848个区县将完成“国检”达标,实现县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教育扶贫进一步的工作将是促进教育人力资源的发展、摆脱教育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带来的“贫”与“不均”,在教育的终端(课堂教学)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促进教育的过程公平。

已有的教育扶贫模式也证明了这一点。不论是“建分校”“派出执行校长”的模式,还是“结对子”“同时异地共上一节课”的模式,其实质都是通过教育人力资源的输入,梳理办学理念,重建学校文化,促进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转化并发展。办学理念的输入、学校文化的输入、教育人力资源的输入,其实质都是从“人”的角度、从优质教育人力资源的角度来改善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及课程与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扶贫提供了新机遇

不可否认,当今世界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方法的普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各个方面。新冠疫情发生后人与人之间物理距离的增加,更加凸显了信息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疫情期间开展教育工作创造了条件,也深深地影响了教育扶贫手段与方式的变革,为教育扶贫带来了新的发展可能。

互联网助力优质教育资源的直接输入。后疫情时代带来的第一个变化是“名师零距离”、优质课程资源的线上共享。无处不达的数字化资源使得知识的传播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薄弱学校的学生们可以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空中云课堂”“同上一堂课”“河北省基础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平台”等教育平台,聆听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名校的教师讲课,接触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优秀课程资源。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能够通过多样方式与多种渠道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实现课堂教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这也算是真正触摸到了教育的过程公平。

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强化了教师研训的效果。“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就是针对每一位教师的“私人订制”的培训与教研,即针对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需求、前在的经历与经验、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提供适恰的培训内容,设计适恰的培训程式,确定适恰的教研课题;而这种适恰的“私人订制”式教师研训目标,依靠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组织形态的线下教育以及近距离跟岗学习的实践,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研训”,其优点在于互联互通,可以保障每一位教师随时、随地基于自身的需求而学习与研究。“线上研训”扩充了教师沟通的渠道,扩大了教师交流的空间,开放了教师分工与合作的空间;充分利用这种任意联系、任意分组、任意交流的作用,可以弥补线下研训的不足,可以为受训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可以满足差异化与个性化的研训需求。虽然目前“线上研训”还未完全显现出其对“私人订制”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贡献,但是,互联网蕴含着无穷的潜力,可以针对“私人订制”的教师研训及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其独有的贡献。

“云游”实现了教育理念与学校文化的共享。“云游”,原意指到处遨游,行踪无定;也可以意指如云彩般飘动浮游,比喻笔势飘忽。后疫情时代,人们赋予“云游”以新的含义,以“云端”指代“线上”,“云游”意味着“线上游览”“网上观光”。

新冠疫情暴发后,人员流动受到限制,与教师人力资源交流相伴的先进办学理念的学习与吸收、优秀学校文化的参观与引进也放慢了速度,这种情形非常不利于薄弱学校的改进、不利于教育扶贫的进展。后疫情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优质学校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直播、录播的形式,系统地介绍学校的物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学校文化,薄弱学校的师生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云游”优质学校、接受优质学校文化的陶冶。

后疫情时代教育扶贫的坚守与改进

优质教育资源的线上传播,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壁垒限制,为教育扶贫效率的提升和效果的改善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工具,教育扶贫也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与时俱进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扶贫,终究扶的是教育的贫;教育扶贫,依然是要在教育领域内解决教育的问题。互联网为教育扶贫提供了新的机遇,毫无疑问,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秉持科学的教育理念。线上教育、线上教学带来的便利、产生的优势,特别是其在对于推动高水平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是线下教育所不具有的。但是,无论是否借助于互联网,毕竟都是教育,而“教育就一定是在人与知识的相遇与对话中进行的,线上线下改变的只是两者相遇与对话的时空和形式,而不是相遇与对话的本质和意义。”不论什么时候,信息技术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与线下教育一样,线上教育应该关注的依然是教育目的是否实现、教育是否真正发生了。因此,当我们通过网络输送优质教育资源、分享优质课程与教学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学生“智慧的提升、品格的养成、涵养的熏陶”。

更新完善教育信息资源库。线上教学,不是将线下的课程与教学直接搬到互联网上;线上教学,需要基于互联网这一信息传递手段的特点,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库、直接输出优质课程与教学的方式来实现教育扶贫。

首先,要充分挖掘优秀教师的潜力,增加信息资源库中优质课程的数量,从量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

其次,与教育相对发达地区(或学校)的学生一样,教育相对不发达地区(或学校)的学生个体在进入教学过程时也带有前在的经验积累,同时也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直接输入的课程与教学资源能否利用学生的前在经验、能否激发学生的潜在可能,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情资源的生成,最终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因此,在挖掘优秀教师潜力、增加信息资源库中优质课程数量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教育扶贫资源输入学校及师生的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前在经验与潜在发展可能,将之结合到入库课程的预备与筛选中去,将学科教学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关联起来,开发灵活而富有创造性的课程资源,提高信息资源库中课程与教学的质量,从质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

再次,信息资源库的使用、网络课程与教学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技术保障,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或者多个教育教学的技术开发、资源建设与技术咨询的专门机构,以支持并保证线上与线下融合情况下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负担和压力,使得一线教师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问题上。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三个多月实践证明,线上线下的融合,不但没有削弱教师的作用,而且让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了。但是,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环境中,教师的功能与作用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的教育环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对教师培训的内容与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后疫情时代,网上培训与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互联网联通着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屏幕隔开了培训者与被培训者,教育的隔空参与、教学活动的不“在场”与不在“场(域)”,使得线上研训缺乏“仪式感”和“纪律感”,一切全凭自觉与自律,此时,被培训教师的主动性与主体性就成为决定线上研训的效果与效率的主要因素。

从培训内容上看,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环境提出的要求就是“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网络化世界的新特征和新机遇,以变革的意识参与教育的变革,要从领导者、主导者、指导者转变为设计者、激励者、共生者,要把对知识传授成效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发展的关注”。信息化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递者;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以至教育影响的变化,需要教师强化终身学习的思想与理念,并付之于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实践,通过培训与教研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与线下的班级授课、课堂教学相比,线上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要复杂得多,更需要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与辅助,而我们的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相应的训练。基于此,在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为教师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提供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与方法的支持是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的重点。一方面,可以通过现实的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深入学习信息化背景下指导学生学习的理念与方法、工具和技术,助力教师转变角色、成为教学过程的引领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有助于不同区域教师间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提供有助于教师知识建构与反思总结的工具与方法,特别是提供有助于教师在各有千秋的教学情境中运用资源、运用工具及软件设计并组织实施丰富多彩、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的方法与手段,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助力教师“成为新兴科技的弄潮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初心。”

新冠病毒阻隔了教师与学生的实际距离,打乱了学校教育节奏,扰乱了教育扶贫步调;但是,它也为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扩展应用提供了机遇,为教育扶贫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机会,促使人们深刻思考教育的本质与教育扶贫的本质。

猜你喜欢
研训教育资源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