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发展体育特色小镇SWOT分析

2020-12-30 18:4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小镇特色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1、背景与定义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印发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建设健身休闲运动等相关产业,打造一批具有独特区域性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健身休闲示范区、健身休闲旅游产业带。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在全国优先建设一批体育特点突出、产业集聚融合、文化气息浓重、环境生态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特色体育特色小镇自从提出,就得到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级政府单位的广泛响应,各地区纷纷推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特色小镇。迄今为止,全国96个试点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良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文化成就。2016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也相应给出政策和经济扶持,特色小镇成为推动现代化城市的新动力。

对体育特色小镇的定义除了体育总局提出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外,还有多个学者、机构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如江苏省将体育特色小镇称为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即以体育健康为主体和特色,将体育、健康、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宜居等多重综合元素拓展为一体的空间区域和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同时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主体原则上以建制镇和社区为主;沈克印等将体育特色小镇定义为:一个具有明确发展体育产业的定位,融合体育文化、健康、生态、科技、旅游等多种产业元素,并形成具有一定的社区和休闲功能的体育旅游综合性经济发展空间,不同于一般的体育产业示范园区和一般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功能单元。

尽管各学者、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对体育特色小镇定义侧重不同,但都是强调以体育为基础,融合多项元素,综合各个产业,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为主的新型综合小镇。综述相关文献,可提炼出体育特色小镇的几个主要特性:体育基础、乡镇为主、独立性、综合性、可持续发展。

乡镇为主。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的相关指导意见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必须依托乡镇进行建设,但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体育特色小镇的运行模式也与中心城市发展存在排斥,现阶段已建成的体育特色小镇也多位于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所以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应以小型城镇、郊区和农村地区为主,尽量避免大型城市。

独立性。各地区指导文件的不同,有的省市规定体育特色小镇为独立的传统的行政区划;有的则偏向于园区形式进行建设,而不是拘泥于固定的行政区划。但无论是哪一种指导意见,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都必须是单独划分出来的,独立于其他特色小镇进行,在同一个地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隶属或并列于其他主题。

综合性。体育特色小镇是一个城镇的综合体,不仅仅是体育特色产业的建设,也是综合交通、旅游、文化、教育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主体的发展依托第三产业,同时兼顾一二产业融合,是一个全面发展,综合性极高的项目。

可持续发展性。体育特色小镇是一个长久的规划,其建设不只是为了达到某个指标完成某项任务。体育特色小镇是一个需要不断维护、不断投入并且能不断带来产出的项目。如何保持产业发展的稳定,不断吸纳资金投入,完善小镇的设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实现目标之一。

随着我国消费者对体育休闲户外运动体验,文旅康养方式关注与青睐,更多的旅游文化健康等项目。交替融入体育产业,形成体育产业的新业态——体育特色小镇。

2、SWOT 分析

2.1、建设体育特色小镇优势分析

对国内外发展良好的体育特色小镇(如渭南市大荔沙苑体育特色小镇、焦作市温县赵堡镇太极小镇、马山攀岩特色小镇、莫干山“裸心”体育特色小镇、加拿大惠斯勒滑雪特色小镇等等)分析后,得出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地区往往拥有这些优势:

(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交通顺畅,方便游客行程往来和地方相关产业建设;

(2)自然条件良好,气候宜人。地区内与旅游景区有着联系,同时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得天独厚的优势;

(3)特色突出,文化可挖掘性强。具有良好的旅游产业潜力,同时良好的旅游业发展基础也为发展体育特色小镇提供了稳定的客源和发展经验;

(4)有特色的体育产业以及特色运动产业,即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发展相关运动特色小镇;

(5)大型会展及赛事举办经验。目前国内外建设的体育特色小镇都在积极参与相关赛事的举办工作,大到奥运会、全运会,小到环城马拉松赛、环湖自行车赛等。筹办相关赛事,不仅是在当地推广相关体育产业,也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内宣扬自己的体育文化。

2.2、劣势分析

(1)政府支持不足。国务院及国家各部位都出台大量政策文件,对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到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对入选体育特色小镇的相关试点中给予积极的宣扬和大力的支持。而少数地方政府对本地区体育产业仍然存在发展关心不足,缺乏政策倾向和详细的规划资料的问题;

(2)群众基础的缺乏。我国目前城市市民对体育认识不足,对体育特色小镇、健康中国2030了解较少。在地区体育发展现状问卷调查结果里显示,对体育特色小镇的认识中,41.9%人完全不知道体育特色小镇的概念,38.5%人只听说过相关概念,仅有19.6%的人对体育特色小镇有所了解;对健康中国2030的认识中,26.5%的人完全不知道健康中国2030,45.8%的人知道健康中国2030但不知道具体内容,仅有27.7%的人对健康中国2030的具体内容有所了解;对体育现状满意度调查中,16.8%的人持不满意的态度,60.4%人持一般的态度,仅有22.8%的人表示满意;水上运动项目参与度中,10.1%完全不了解,77.0%的人知道但没参与过,仅有12.9%的人了解并参与过;对重点发展体育产业支持度中,11.8%的人表示反对,68.6%表示中立,仅有19.6%的人表示支持,而在感兴趣的体育运动调查中,59.6%的人对足球感兴趣位于榜首,55.8%对篮球感兴趣排列第二,而对本地特色的水上项目感兴趣的仅有5.8%。所以体育特色小镇文化的建设群众基础薄弱,亟需加强;

(3)体育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次发达地区普遍存在运动场地偏少的问题,仅有的运动场地大多位于当地的一些公园,运动中心和地方学校里。现有的体育设施对于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开发还远远不够。

2.3、机遇分析

(1)少数其他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良好起到带头作用。在体育总局已经公布选取的96个体育特色小镇示范性试点中,已经有部分试点小镇经营良好,不仅使当地的人民和政府受益,也获得了省政府和国家的高度关注。促进政府在其他地区继续开展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工作,为后续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机遇和示范;

(2)包括2021年全运会在内的未来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举办给体育产业带来新的生机。在提升特色体育文化的知名度的同时,也在群众普及了相关运动的相关知识,为提升群众基础,推进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契机和动力;

(3)高校人才资源丰富。我国目前高校建设在“双一流”规划下稳步推进,各地区院校发展迅猛,大量院校获得了国内外一定知名度。院校内体育、管理、规划、建设等学科一应俱全,学科内人才济济,十分方便地方根据需求进行人才的引进,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后期的管理提供了保障;

(4)各自发展独立特色运动项目产业,竞争小。所以,特色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竞争,不存在客源分流的情况。

2.4、威胁分析

(1)发展主题相悖。目前我国各地主流发展的方向是经济发展与环保,主打产业和发展意向往往为引入各项高新技术发展农工业,与运动文化相关度不高。而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建设项目,不能隶属或并列于其他主题。所以这些区域的体育特色小镇选择受到了很大限制。区域限制和杨凌整体产业限制威胁到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当地政府和文化体育部门的大胆改革和勇敢尝试;

(2)收益风险高。一些特色运动在国内普及程度不高,而参与这些运动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身体基础,高门槛和低普及给相关运动项目带来很大的发展障碍。游客和相关受众的热度存在一个难以维持的可能,日后建成的运动特色小镇的受欢迎程度、客流量等不能保障,带来的经济收益也难以估算。给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带来威胁。

3、规划与策略

3.1、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作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主导,也是绝对的核心。但不同于传统的建设项目中政府包干的模式。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政府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和支持的作用,应当发挥的职能有:决策、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

(1)决策职能。

主要是科学的定位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和振兴战略。现阶段,我国主要建设的体育特色小镇多是PPP建设理念为主。PPP模式又称公私合营模式,是指政府与个人或者个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产品和服务,在特许权协议达成的基础上,彼此之间形成的一种同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协议和备忘录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和目的的完成,最终使参与各方达到比单独行动预期的更为有利的结果。

(2)组织职能。

主要包括规范领导组织体系和加强乡村旅游的引导。规范领导组织体系要做到将整个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详细的划分。各部门工作井然有序,互不影响。同时也要联络好发改委、旅游、卫生、林业、环保局等政府部门,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更好地做好协调、监管相关职能,提升服务相关效率,使特色小镇避免失去发展的良机同时获得资源倾斜。在加强乡村旅游引导方面,要规范乡村旅游市场,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倡导良性竞争,整治市场乱象。

(3)协调职能。

主要有搭建特色小镇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依靠信息化优势,利用政府公众平台积极宣传特色体育文化,加强品牌效应。

(4)控制职能。

主要有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添加文化特色,提升当地群众和游客的满意度。

(5)监督职能。

主要有重视特色体育特色小镇的安全生产各项环节的管理,包括对人身安全意识、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投入,并且对特色小镇的财产安全管理放在一个非常重视的位置。

3.2、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和运营的中坚力量,是政府PPP模式的参加者和受益者。体育特色小镇是国家大力扶持的项目,项目前景广阔,发展前途光明。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到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里,不仅是长远的收益,更是利国利民,对国家发展的大力支持;其次社会资本要积极参与到运营的决策中,服从政府的领导和调配,要认识到,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体育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举措重要组成之一,特色小镇的建设丰富了体育产业的产业配置和生态,可以改善体育产业的供给结构和供给要素不合理的现象,优化了体育资源配置。最后,社会资本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意识,小镇体育+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是简单的产业数量上的增长的表象,而是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体育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可持续的重要举措。在当下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它将赋予体育运动产业和区域经济新的出路。投资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就是投资中国体育的未来。

在资本导向方面,切勿急功近利。体育特色小镇的投资是一个长期的经历,回报也显然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餐饮等领域可能会喧宾夺主,短期内带来大量的利润。此时更需要社会资本保持冷静的头脑,坚持体育特色小镇的体育文化核心,不可本末导致,最后导致体育特色小镇变成空壳,成了披着体育外衣的房地产项目。

在资本投资中,要以国外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误区为戒,切勿盲从市场,要认识到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基于全体人民的利益的健康中国2030的社会项目。开发高端奢侈消费领域要有度,不能让体育特色小镇变成国外某些小镇一样成为富人的游乐场,有钱人的享乐圣地。

3.3、市民

当地市民的参与和支持,是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必要条件。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以小镇的居民为主体,立足于群众,得到人民的支持和参与,才能避免建设过程中的假大空。所有的体育特色小镇的工程宣传措施都是外在的皮囊,只有体育特色小镇的居民才是体现文化核心,传递文化内涵的灵魂。

当地政府积极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当地市民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中。尝试着去了解水上运动项目,了解体育特色小镇的核心与内涵,能够理解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最终是使广大人民受益的大的战略,需要所有人都来参加。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才能有后续的建设和运行的顺利进行,规避建设运营过程中的不切实际,空中楼阁的现象。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能够减少收益风险高所带来的威胁,才能更好的吸引社会资本。有了群众基础,才能更好的吸引外地游客,宣扬杨凌地区的水上运动文化,群众间口耳相传比一切传媒的宣传都有效和到位。有了群众基础,才能更好的融合各项产业,促进体育特色小镇稳步发展,最终全体群众都能从中获益。

4、总结

本文通过对体育特色小镇SWOT分析,总结出体育特色小镇的几个主要特性:体育基础、乡镇为主、独立性、综合性、可持续发展。作者认为有条件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区域优势在于自然环境宜人、地理交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基础好;同时有着突出特色体育产业;有承办大型会展和国际赛事的经验。其劣势在于政府支持不足、群众基础缺乏、体育设施不完善。其发展机遇在于少数试点体育特色小镇起到的示范带头作用;包括2021年全运会在内的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人才引进的便利,其发展威胁在于发展主题相悖,收益风险高。

作者提出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的“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市民”三位一体的战略规划,以政府部门规划为主,社会资本作为中坚力量,市民作为最广大支持基础的建设模式。提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要产业链整合、二三产业链联动,政企融合、产城融合、行业融合,以及政府主导、主题明确、人材引进等多个运营管理原则。建设具有特色的、绿色的产业型体育小镇、康养型体育小镇、休闲型体育小镇、赛事型体育小镇等多元化类型。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要始终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是为全体人民群众提升福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健康中国2030和乡村振兴等一些列伟大目标的一次改革方向。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体育产业之篮球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