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实施途径研究

2020-12-30 15:47冯秀芝任艳玲刘立萍姜开运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中医药中药

冯秀芝,任艳玲,刘立萍,姜开运,李 杨,姜 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中共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年12月)中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年8月)中强调,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既是中华民族在千年医疗实践中积累的宝贵医学知识,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相关课程在发挥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的同时,更要渗透爱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 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

中药学课程是中医学、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中药学知识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医疗实践中,高等院校中医药教育也不仅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中医药学所蕴含的自然法则,中药栽培、炮制、配伍、用法、用药禁忌等方面所承载的自然智慧、处世哲学等,也值得学生深入学习。

1.1 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历经千年实践考验的中医药知识宝库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所做出的贡献,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大部分中药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课堂讲授中将中药所蕴含的文化要素与药物性能、功效、应用相结合,从而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崇高的家国情怀。

1.2 工匠精神

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中药的炮制过程所体现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学生学习和发扬。例如何首乌、地黄生熟有异,由生品到制首乌、熟地黄需要经过反复蒸制晾晒,方能改变药性,使其功效发生改变,适应新的病症。再如生附子有毒,作为内服的附子饮片需要经过严格的加工炮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毒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1.3 责任感和职业担当

任何药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中药也不例外,中药栽培、炮制、配伍、用法等不合理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以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担当。在临床工作中要认真谨慎,鉴别药用品种和非药用品种,选择合适的加工炮制品,正确配伍组方,避免配伍禁忌,严格把握药物的用法和用量。非专业人员往往对中药的副作用存有认知误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不经辨证而长期服用某些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药品种。中医药工作者应该做好健康宣传服务工作,减少人们对中药的错误认识。

1.4 职业认同感

近代以来,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医学造成了较大冲击。现代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一脉相承,发展迅速,而中医发展相对缓慢,市场占有率尚有很大提升空间。然而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不容忽视,与现代医学相比,在失眠、水肿、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内伤发热以及突发的瘟疫类疾病等防治中具有鲜明的特色,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1.5 做人和做学问之道

在中药学发展史讲授中,通过对历代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内容特点、记载药物数量、编写体例等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古代医药学家的专研精神和智慧,以及穷其一生只为一事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历代医家的高尚品德也是重要的课程思政元素[3]。在中药陈皮与青皮讲授中,感受时间的积淀对事物的影响。青皮辛苦性温,色青入肝,药性酷烈,能散肝破气,消积化滞;陈皮辛苦性温,色黄入中焦脾土,药性缓和,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在悠长的时光中,不急不躁地暗自修炼、成长,在岁月的陈化中褪去年轻时的浮躁气盛,变得更加温和、更有价值。陈皮与青皮,一老一幼,药性一缓一峻,时间的沉淀对药物的影响如同对人一般,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年老沉稳,宽和仁爱。而做学问亦如此,只有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历经风雨,所期望者自会水到渠成。

1.6 灵活变通

中药材入药生熟有异,制法、用法不同,作用不同。例如生地黄味甘、苦,微寒,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经过反复黄酒蒸制晾晒后成为味甘、性温的熟地黄;大黄酒制用于火热证则善于清上焦热,用于瘀血证则增强其活血作用,后下则增强其泻下作用,炒炭后则增强其止血作用。千科理相通,万物皆可鉴,中药根据病证做出的灵活变通也启示我们应对事物要具有灵活之性。

1.7 守正创新精神

中医药知识是一座伟大的宝库,作为传承者,我们肩负责任和使命,要深入挖掘,努力将其发扬光大。在继承中更要创新,与时代接轨,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对于古代文献对药物的记载,我们需要辩证看待,不能拘泥于古人的认知,例如《神农本草经》将主要化学成分为HgS的朱砂归为上品,认为其无毒,“久服,不老”。当未知疾病来袭,我们在继承古人智慧的基础上,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或沿用古方加减,或创制新方,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1.8 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

中药来源于大自然,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自然万物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在利用中药的同时,更要怀有尊重、敬畏与感恩之心,注意保护自然万物生长生活所需要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长远之道。

2 思政教育资源融入教学的途径

2.1 调查研究

21世纪出生的学生正逐步走向大学校园,他们的成长环境相对较为优越,且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受关注度较高,抗挫折能力较差。教师可以通过调研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动力、学习需求、对未来的规划和预期、对专业的兴趣等方面信息,只有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在课堂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引。课程结束时再次调研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情感、态度、观念的动态变化,并以此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时,调查研究也是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

2.2 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要倾注爱心,维护学生的自尊。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可以忠告,可以劝导,有时可以谴责,有经验的教师深知,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信任、同情、关怀和对他们自尊心的保护,就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当看到学生为教师写的“您在很多个时刻深深地感动了我”时,相信教师的言行一定对其当下乃至今后的做人、做学问有重要影响。

2.3 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课程思政资源融入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具有鲜活、立体的特点,可以将专业知识、思政要素、综合环境、条件等多方面信息有机呈现出来,学生身临其境探索学习。案例式教学优于单纯的语言描述,直观而具体,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在利水消肿药讲解中,以“水肿”病例进行课堂导入,逐步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其分析病因病机,进而讲解常用中药及药性特点,并运用中医学思维思考利水消肿药的作用特点及优势。这既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又能培养其中医学思维,还能通过中药治疗水肿的优势来增强专业自信。

2.4 与当下热点问题相结合

在专业知识讲授中有机结合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例如在讲解中药青蒿时,可以结合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事迹,介绍青蒿素发现的背景、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中医药知识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作为中医药知识的传承者我们应该骄傲,同时也要明确肩负的重任。

2.5 启发式教学

独立自主思考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更深的印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的大脑运转起来,在教师引领下主动思考并领悟到比专业知识更深层次的内涵,更能得到学生内心的认同。具体可以进行引导性发问、提问,并让不同学生作答,也可以在课前、课后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以此督促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2.6 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将与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资料借助网络平台共享。例如分享药食两用药材应用于养生保健的文章、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答疑解惑,增进师生感情,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

3 教学总结与反思

教与学都是无止境的,中药学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乃至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教育从来都是强调全方位育人,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资源是丰富的,其挖掘是一个持续性工作,需要专业教师不断完善与课程相关的多方位知识储备。亦如陈皮,需要自身努力和时间的沉淀,将所感所悟有效融入课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中医药中药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中药零食”怎么吃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