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衍昊
(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哈尔滨 150069)
在肉猪养殖工作当中,仔猪的自身免疫机能比较低,是影响猪只存活率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养殖场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饲养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不断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研究加强仔猪疾病防治的方法。而本文主要从猪只自身因素及饲养管理因素两个方面,明确饲养工作的侧重点,有针对性的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
肉猪养殖工作是目前养殖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这是由于猪肉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而在前期养殖环节中,如何降低肉猪的疾病发生几率,就是养殖场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在进行肉猪养殖工作时,养殖场通常会在内部选择优质的种猪进行配种。因此,具体工作任务中就涉及到对仔猪的饲养工作。现阶段,影响仔猪健康成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仔猪的疾病问题与先天性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有些成年猪只在发情期间,没有经过人工择优配种而自发完成配种活动,就容易将成年猪只身体上的疾病,遗传给仔猪。再加上,母猪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难产、早产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降低仔猪自身免疫力,容易诱发疾病问题,严重时会造成仔猪的死亡。
从对怀孕母猪进行饲养管理工作的情况来看,母猪的饲料营养是否充足,环境温湿度是否适宜,有没有良好的生产条件都是影响仔猪存活率的关键因素。同时,在仔猪出生后,对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以及是否为仔猪按时进行疾病防疫工作,都是影响疾病发病率的基础前提。而这就需要养殖场意识到饲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关注饲养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问题。
通常来说,养殖场在进行仔猪疾病的防治工作时,应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为基本原则,这是降低养殖工作经济成本的关键。具体的防治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防治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安排兽医定期为猪只进行身体健康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日常饲养方案。同时,兽医要结合仔猪的成长状态以及日龄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时机为仔猪接种预防疾病的疫苗,提高仔猪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在这项工作当中,兽医还需要结合当地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进行综合分析,科学选择疫苗的种类。并根据仔猪的体重控制疫苗的注射量,通常以肌肉注射方式为主。由于养殖场的猪只数量比较多,为了避免出现重复注射或者有些猪只没有接种疫苗的情况,应当在猪只身上做一些简单的标记,并对每日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
根据容易引发仔猪出现疾病问题的原因来看,养殖场还需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拟定科学的管理方案,规范饲养人员的工作行为。要求他们每日定时清理猪舍当中的粪便,避免细菌滋生而引发疾病。同时,还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规划布局扩建养殖场,增设猪舍。目的是为了避免同一个猪舍的猪只数量过多,而出现空气不流通的情况。然后,饲养人员需要根据自然气候的变化,进行猪舍的温湿度管理,定期通风。最后,可通过观察仔猪每日的活跃状态、进食量、排泄量及粪便颜色等,判断仔猪是否生病。方便在第一时间发现疾病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当饲养人员发现仔猪已经生病时,应当及时对仔猪进行隔离,并安排兽医为仔猪进行临床检查。一般来说,临床检查工作会配合血液、尿液的化验工作来完成,以全面判断出疾病的种类,方便兽医对症下药。这是由于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有所差异,而许多疾病在初期的临床表现比较类似,如果前期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很有可能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期,造成仔猪的死亡,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以猪水肿为例进行介绍,兽医可采用2%恩诺沙星按每千克体重0.2~0.3 mL肌注。若病猪在3 d内没有明显的好转,则表示已经无治疗价值,应当及时按照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对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将病猪的猪肉售卖到市场当中。
结论:养殖场想要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就应当根据仔猪的成长情况及日龄大小,及时结合当地常见的疾病种类为仔猪接种疫苗。并应当关注猪舍环境的卫生问题、温湿度及饲料营养程度等方面,学会根据仔猪的日常生活状态判断猪只是否存在身体健康问题。一旦发现病症,要及时对病猪进行隔离。并安排兽医诊断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