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水域修复的研究与应用

2020-12-30 13:45韩奇鹏
饲料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域渔业

刘 浩,杨 云,韩奇鹏

(1.浏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 浏阳 410300;2.邵阳市绥宁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湖南 绥宁 422600;3.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畜禽遗传改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8)

江河海洋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系统,是地球的血液,储藏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是各种鱼类、藻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人口急剧增加,生活污水、工业污染等增加,给各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制约这我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修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不同水域采取不同修复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

1 修复问题

造成渔业生态损伤的因素主要有水域污染、过度捕捞和水上工程等三大方面,如果水域为封闭性,这些因素会加剧对渔业生态产生的负面影响。

1.1 水域污染

海洋水域污染首先是入水口污染严重,源头过多,控制较难,造成大面积污染;其次是污染物超标排放;还有赤潮频发、富营养化[1]。

淡水水域污染因素是需要通过对水环境调查分析出原因,主要鉴定、分析指标有生物、理化指标做细致、整体分析,因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一个有着一定特征的水体,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各种因子存在于水体环境中。水环境污染变化的重要指标指示有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等浮游生物。如果浮游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说明水质发生急剧变化,有较多的有害物质。经过检测发现,水体中非等离子氨、氨氮浓度超标,溶解氧偏低等。造成此次污染的原因是上游排放的污水中总磷、氨氮、总氨的含量超出养殖用水标准。此外,水体常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经过上述分析得出,渔业水域上游常年排污,加上养鱼区高密度养殖,水体交换量较少,底物污染物长期沉积,再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发酵,形成非离子氨、氨氮、还原性物质等底泥,洪水、暴雨后,混入水体,致使水体中非离子氨、氨氮等有毒物质急剧增加,溶氧量下降,进而造成大量鱼类快速死亡[2]。

1.2 水域工程

随着人口激素扩增,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家省市水域开发战略逐步增多,对水域经济开发愈加重视,围填海湖、跨水域桥梁、水底隧道、人工岛、汽油开发、港口、核电站、炼化、治金、造船等一系列开发活动和建设工程日益频发。围填虽然解决一些土地供需问题,但却挤占产卵场所饵场、潮间带消失和湿地消失及水域生态环境损坏等永久性不利影响[3]。

1.3 过度捕捞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水产品价格放开,受渔业捕捞经济高经济效益的驱使,捕捞作业的船只快速增多,虽然受到一系列的制度制约,有所减少,但还处于较高体量。在此期间,渔民为了提升捕捞能力,加大船只数量、提升发动机动力、使用小网或定制网具等方法,造成渔业生态的衰退。随后国家出台捕捞产量“零”增长、功率“双控”指标、捕捞强度控制指标制度和捕捞渔船数量控制等一系列规定,对恢复渔业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相比较而言,捕捞强度大于资源恢复的速度,酷渔捕捞的现象未从根本上杜绝[1]。

2 水库水域修复措施

2.1 沼气池的建立

畜牧业粪水排放量很大,直接排放到自然,对环境污染非常大。需要前期处理,建立沼气池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粪便经过固液分离后,液体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气体可以用来发电,废液可以种植牧草(黑麦草、苏丹草和果树),固体可以晾晒发酵后,制成固体废料,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族植[4]。

生活污水和养殖动物废水的排放多水域,会引池塘或湖泊起富营养化。被污染的水域种植茭白等水生植物及在浅水区种植苦草等沉水植植物来吸收水域中过量的营养物质。

2.2 生物浮床设置

用竹杆做成长12 m、宽8 m的浮框,种植水浮莲等浮水植物,如果鱼类不喜欢采食的浮水植物,则不需要设置底网,为避免风把水生植物吹散到水中,到处飘逸,采用聚乙烯网入水深度30 cm,高出水面30 cm。水浮莲是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的良好植物,因为其分蘖能力强,须根较为发达,繁殖速度较快,增值速度是每周繁殖1 倍。一般铺设面积是水域面积约3%[4]。

2.3 鱼类放养比例

为净化水域,放养草鱼,饲喂配合饲料。目前调整为80%鳙鱼、鲢鱼为主,搭配20%少量的肉食性鱼类和适量的草鱼。为提高鱼类对水质的自净作用,需加大滤食性鱼类比例,如果水域底部食

物残渣和有机物很多,需加大贝类和螺类等,为维护生物圈生态平衡,需在食物链中增加大鲶(1尾·667 m-2)鱼和青鱼(2尾·667 m-2)。为提高净化水质的起点与效益,可提高放养规格,如草鱼15~200 g·尾-1,鲢鳙鱼200~250 g·尾-1以上。此外,为减少二次污染,需采用自然食物饲喂,如草鱼多用牧草,少量补充配合饲料。还需要科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4]。

2.4 管理

日常巡查,早、晚各1 次,观察鱼类吃食情况、浮头情况及水质变化情况,并对水质进行简易的pH 及氨氮、溶氧等数据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和损坏的设备,并进行处理。

水生植物管理一般较为简单,茭白一般种植在肥水区,做好疾病防控和及时采收即可。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栽种在富营养化的水域,繁殖速度很快,需定时检查和捞取,易导致浮框松开,飘散到水中。水浮莲可做牛、猪的青饲料,也可以晒干用作肥料或饲料[4]。

对鱼类的管理以生态预防为主,遵循“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鱼类疾病高发季节,需用EM菌调节水质,对鱼类生存环境进行改善,为生态环保防控鱼病,可投放一些中草药及其制剂。为保证草食鱼类能吃到充足的自然青绿色饲料,可根据放养草食性鱼类的数量规划黑麦草和苏丹草的种植面积。为保证营养平衡,需少量补充正规厂家生产的鱼类专用的配合饲料,鱼饲料蛋白水平在26%~30%。投放原则是“四看”“四定”。

6~9月温度较高,有机物分解速度加快,一种鱼类不喜欢采食的蓝藻大量繁殖,造成水华现象。蓝藻大量繁殖和死亡分解后,会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产生羟胺、硫化氢、藻毒素等有毒物质,败坏水质,加快病原体繁殖,危害鱼类健康生长。为有效防止此现象发生,在高温季节,每半个月向水中投放海富EM 菌原露(250 mL·667 m-2)等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通过固氮、氨化、氧化和消化等作用,将水生动物排泄物、浮游生物残体、残饵及畜牧废水等分解成为硫酸盐、二氧化碳、磷酸盐和硝酸盐等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鱼类的呼吸和有机物分解需要的溶解氧可通过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得到,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为水域营造一个平衡的生态环境。此外,水中投放微生物制剂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生长,调节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藻类新陈代谢,可作为水体缓冲物质,稳定pH,为鱼类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4]。

3 江河渔业生态修复对策

国内一些河流都有一些拦河大坝,以拦河大坝为基础,建立干流鱼类越冬场和栖息地,确保江河生物多样性。为彻底恢复江河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需要根据江河内水生生物和鱼类对越冬场、产卵场、栖息地、索饵场等要求,对坝前水域进行清淤、拦河大坝坝体进行防渗处理、增加坝体过鱼通道,保证坝内水深超过2 m,同时保证水期鱼类自由洄游,产卵和索饵洄游,确保冬季坝内形成深水汀,为鱼类提供越冬避难场所和栖息地。

3.1 建立水生生物多样性基因库

以江河支流建造的水库为基础,构建水生生物净化流域水质基地和生物多样性基因库。

流域鱼类多样性恢复技术措施有三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水的深度保证鱼类栖息地和越冬场所;其次,淹没的石砾、树木等为鱼类产卵提供良好的繁殖场所;最后,大量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繁殖,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为鱼类提供大量的饵料。以水域提供优质的栖息、索饵和繁殖场所,统计不同水域鱼群种类、品种,恢复鱼类多样性。再通过灌溉、发电等方式,水流排泄到下游或支流,进而分布到整个江河水域。水生生物和鱼类多样性得到恢复后,继续维护水域和渔业生态栖息地和越冬场所,江河水域的物种多样性将得到全面恢复。

3.2 保护水质和生物技术净化

流域水环境质量生物技术修复措施。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有淹没区、消落区和天然径流等三个方面因素。草地、林地和耕地等淹没区及房屋和村屯都将释放大量磷、氮等营养元素,导致水质富营养化;消落区为防洪和供水需要,每年水位发生变化,淹没腐烂和植物反复生长,会有大量磷、氮等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体,造成消落区水体富营养化;流域径流富营养化是大量营养盐通过天然径流进入水体。保护水质和生物技术净化等方法解决水源富营养化污染,但需要对能量循环和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及浮游动物、植物和高等水生植物、高等水生动物、底栖动物等净化水质机理。生物技术主要是通过操纵水生生物群落结构,逐渐将富营养化污染物完全清除水体,净化水质、保护水源、修复水环境质量的目的。

4 海洋渔业资源修复对策

4.1 捕捞业结构调整

首先,鼓励海岸周边的小型渔业积极转产转业,扶持、引导渔民转移休闲渔业、远洋渔业和养殖业等其他行业,并对转产后报废的渔船等给予补贴,还需对捕捞强度严加控制。其次,依据法律法规对源头到生产使用环节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作业方式进行严格控制,特别要严查定置网和底拖网,并严格执行新的网具管理规定[5]。最后,政府需重视渔船的管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力度,组织工商、船检、渔政等执法部门在“双控”制度的基础上对买卖、更新渔船等行为进行严格的制约和监督,并对非法建造渔船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杜绝“套牌套号”“三无”渔船进入市场[1]。

4.2 海水污染综合治理

其一,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合理规划沿海产业布局和结构,不进行唯利是图的盲目性执法,需进行严格的论证和评估后进行渔业工程建设,还要对工程后期运营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其二,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污染总量控制,加强对入海河流流域的工业污水及污染治理力度,合理规划涉海工程项目。其三,动态监控沿海渔业水域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为科学、合理养护渔业资源和管理渔政提供依据,做好危害性较大突发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如溢油、赤潮和浒苔等,并在实时监控的基础上,及时上报和有效处理[6]。

4.3 渔业资源修复

首先,加大放流活动实施力度,给已经产生污染事故的渔业进行补偿及生态修复基金。其次,品种放流,在鱼类产卵场所饵场的基础上,放流对沿海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的回游性经济物种和生物物种,并加强建设污染严重和公海海域的碳汇渔业、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等渔业生态修复示范区[7]。最后,对放流前资源需高度重视,并跟踪检测放流后效果和环境本底调查评估结果,以确保增殖放流工作的科学、合理性[1]。

此外,明确渔业资源损害生态补偿机制,对渔业修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按照一个原则,就是“谁开发谁保护,谁损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缴纳资源增殖保护费和生态补偿费,资源养护、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需按照法律严格执行,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渔业资源损害补偿机制及创新性,保证补偿资金征收、使用及效果到位[8-13]。

4.4 加强教育和社会参与度

在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机构需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有利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需采取各种途径和形式加强教育力度,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从而提高全民渔业资源保护意识和力度,提高生水生物资源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动员全社会,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14-18]。

5 小 结

渔业水域生态修复是以改善环境为前提,除控制污染输入和防控内在污染的产生等方面外,还需辅助植物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再造。

目前我国渔业水域修复工作处于起步和技术探索阶段,国外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念和相关、规范、标准和技术,可为我国渔业水域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因地制宜,逐步改善渔业水域环境和生态。

针对当前我国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及水域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现状,为更好贯彻落实《中国水生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开展渔业生态修复和恢复是当前我国渔业管理工作一项紧迫和必要的任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富营养化水域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洪口水库近年富营养化程度时间分布的研究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高效溶藻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