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志娟
所谓功利性道德观,是指将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观点。具体而言,这一道德观把事物或者事件的正当性建立在对其结果的分析上,将有利的结果作为判断其正当性的基本依据,从而造成只在乎它们的功用性价值,而非其自身价值的思维方式。综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存在部分教师陷入功利性道德观的教学误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为有利的,才是好的。如爱护动物和植物的原因是它们对人类的重要性,生活中离不开它们;尊重他人是因为他人为自己提供了劳动产品和服务,对自己有利。二是认为有奖励的,才要学习。为了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动力,部分教师会采取奖励性行为,但这种功利性教学手段反而影响了学生的道德思维,削弱了学习动机。三是认为能被认可的,才要去做。如做公益活动、乐于助人等能被他人称赞、弘扬其精神,从而导致学生只注重行为,忽视内在的动机。
功利性道德观会导致学生做任何事时都会趋于功利性思考,在道德思维上形成自利倾向。为走出功利性道德观的误区,教师要奠基新生态伦理观,回归德性价值观,建构新时代道德观,从而形成正确、统一的道德观。
生态伦理观是指人类处理自身以及与周围的生物、大自然等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规范。“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伦理观。它认为人与自然万物都是生命现象的一部分,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现行《道德与法治》教材倡导“共生共在”“共存共荣”的新生态伦理观,与“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为了帮助学生奠基新生态伦理观,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生态伦理观的道德逻辑,让学生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不同空间维次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亲近自然、感恩自然,与自然中的美好生命共同成长的情感。
新生态伦理观是对人与自然的矛盾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其本质是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让共生现象最大化。
要让学生树立与自然共生共在的观点,首先要让学生克服与大自然的疏离,建立亲近感。
以一年级下册《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为例,教材通过“走,看花看草去”这一板块,号召学生去发现和感受植物的各种生命形态:或艳丽娇嫩,或高大茂盛,或发芽开花,或结果死亡。教学中,教师不能将目光停留在那些美丽的、引人注目的植物上,而要引导学生发现容易被忽视或轻视的生命:墙角边的车前草、水中的浮萍……虽然这些植物渺小、普通甚至丑陋,但它们与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个体,共同生长在自然界中,共同构成了美丽的世界,由此提升了学生与植物的共在感。
该课“爱护花和草”板块和“我和小树”副版绘本都是对学生爱护植物的行为进行辨析与引导,如采花、踩草地,给小树浇水、做支撑、冬季保暖、在树上挂书包等。其实学生能轻易对这些行为做出判断,但在阐述理由时也最容易走进功利性道德逻辑的误区。如踩草地会被批评、罚款,爱护小树是为了成材后可以制作家具等。这些想法都是站在植物对人类有用的价值逻辑,而非基于这些花草树木是与“我们”共在共生的生命。在这种自利倾向下,学生会产生选择性爱护植物的错误思想。因此,教师可创设拟人化情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花”,是“草”,是“小树”,体会人类的行为给植物生命带来的伤害或保护,如:“别踩我(小草),好疼啊!”“谢谢你帮我(小树)穿上冬衣,好温暖啊!”这时,学生明白了,每一种植物都是一个生命,爱护植物不是因为它对人类有用,而人和植物是相依相生的,尊重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就是爱自然的最好表现。去功利性的道德逻辑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不同空间维次的生物的关系,形成自觉爱护自然环境和保护生命的意识,激起对自然、对生命的道德感和责任感。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部分,人类的道德准则来源于自然,应遵循自然法则。
要让学生树立与人类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不是因为劳动者对我们有用,而是理解他们劳动的辛苦,所以生活离不开他们,要尊重他们,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以四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为例,教材通过“离不开他们的劳动”和“他们都是劳动者”这两个板块,学生知道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内容,以及他们的劳动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吃、穿、住、行离不开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各种职业间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引导学生关注劳动者带给我们的利益,而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由于无数人提供的服务,生活才会如此便利,社会才能有序运转,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只要坚守岗位、认真负责,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由此让学生从小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懂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该课“感谢他们的劳动”这一板块让学生了解劳动者工作的艰辛,认识到他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不简单,应当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成果。学生体验感受劳动者劳动的艰辛,阐述时容易走进功利性道德逻辑的误区。如尊重环卫工人是因为没有他们打扫卫生,环境就脏乱差,影响我们的生活;……这些想法带有功利性,并不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共荣。应引导学生感受到环卫工人值得尊重,是因为他们起早摸黑工作,承担着一家人的生活,赡养老人,培养孩子;尊重快递员是因为他们工作踏实认真,任劳任怨。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不是因为他们对我们有好处,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应去尊重他们。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石中英在《“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一文中提出,类似“狼来了”这样的道德故事在中国儿童道德教育中占大多数,其逻辑框架是“通过负面结果来劝诫儿童不采取不道德的行为(撒谎会受到惩罚)”,“通过正面结果鼓励儿童采取道德的行为(诚实会受到奖励)”。这一道德逻辑明显带有功利性取向,一旦学生没有因实施不道德行为而利益受损,或没有因践行道德行为而受到肯定和尊重,那么道德原则就不会被继续遵守。
以三年级下册《我很诚实》一课为例。教材通过“诚实和说谎”这一板块,引导学生懂得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如果教师直接请学生辨析“因忘记做作业而撒谎”行为,学生容易用“被发现说谎会受到批评、失去朋友”等观点来阐述,教师也很容易赞成并表扬学生的这些观点,注重说谎带来的损失或诚实带来的好处,以致走进功利性道德逻辑的误区。因此,教材提供了“明山宾卖牛”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走出功利性道德逻辑的误区。有学生认为明山宾太傻了,只要他不主动说,买牛的人也不会知道牛曾经生过病,还能卖个好价钱。所以诚实的人吃亏。教师请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后一致认为,明山宾卖牛时宁可利益受到损失,也要实话实说,这恰恰体现了诚实的高尚与可贵——诚实不是为了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利益,而是每个人应具备的优良品质和基本道德,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再出示了百年老店胡庆余堂悬挂的“戒欺”牌匾,请学生说说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前来买药的人看见了会有什么想法。通过思辨,学生懂得了诚实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非常重要,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和处世之道,因为人都愿意和诚实的人交往。这时,再让学生辨析教材第19 页的案例“用家长制作的花篮代替自己的作品参赛”,使学生意识到虚荣心也是一种功利心,要做到诚实就要克服虚荣心。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走出功利性道德观的误区,必须基于“义务伦理”,摒弃指向欲望满足的价值逻辑,从理性意志的视角重构道德逻辑,树立彰显德性的价值观。
道德观是指对道德的认识和观点,多是指对全部道德现象的认识和观点,人们总是站在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特定利益关系的立场上,去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道德。道德观包含特殊的道德论证,反映的并不只是行为的本身,而是包含着行为的品格和价值。功利主义道德观是指将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观点,其道德标准是功利的,如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社会利益只是一种抽象,它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
例如,某些人把参加公益活动、慈善事业作为提高知名度、影响力的手段。这种带有功利性取向的道德逻辑,导致人们的道德观出现偏差,在认可公益活动的同时,更多关注活动产生的效应,如捐赠数额、社会反响等,而不是内在动机。因此,要走出功利性道德逻辑的教学误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思辨,建构新时代道德观。
以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一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板块为例,教材通过阅读角栏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女爱国”的故事阐述爱国的含义——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由于这两则故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遥远,教师将材料替换成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教师提出了三个问题:“抗疫前线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去?现在国家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这是钟院士奔赴抗疫前线的动力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认为抗疫前线充满危险,钟院士以高龄奔赴前线毫无功利心,不是为了自身金钱,更不是为了荣誉,不是为了名气,他们背负着责任、使命,很纯粹地想为国家、为人民战胜疫情出力。接着,学生又从钟南山拓展到在一线抗疫的医生、护士、警察、社区干部,建造火神山、雷神山的工人,为医生、患者提供食品和服务的志愿者……在灾难面前,大家众志成城,克服困难,共渡难关。这样的教学,旨在通过深刻思辨,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传统美德,重构新时代的道德观。
教育的宗旨是立德树人,不能用功利的眼光、功利的思维看待世界,看待生活。因此,教师要通过奠基新生态伦理观、回归德性价值观、建构新时代道德观,努力走出道德与法治教学功利性道德观的误区,避免不同道德逻辑给学生造成道德选择的困惑。